刘兮凌
(作者单位:武汉工商学院)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在质量和教育效果方面的改革被更多的高校所重视,许多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西方文化有别于东方文化的独特属性,使得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十分重视,反而忽略了中国文化的传达,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继承,而另一方面,这也十分不利于高校学生长期发展。
在当前我国教育整体环境下,为了不断与国际进行接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对英语的教学都十分注重,英语成为了我国教育行业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与此同时,为更好促进英语教学发展,教育部也在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高校开展英语教育,应当不断融入中国文化教育,这是深化英语教学工作、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与国际文化更好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大部分高等学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出于教学目的及教学任务的需要,部分教师无法很好执行教育大纲的总体要求,这使得当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华文化失语”现象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开展英语表达交流过程中,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表达能力相对缺乏,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呈现出了单方面接收国外文化输入,而没有开展中国文化输出的突出现象。具体来看,许多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及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能力都十分欠缺,是造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强化中华文化知识的讲授,不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持续增强高等学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向国外输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力措施,但在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无法融入中国文化,导致了英语教学质量相对低下,英语教学效果没有达到真实需求,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不能得到充分实现。由于学生在高校接受英语教育时,仅仅停留在学习英语知识、英语文化的初级阶段,对于中国文化的吸收理解相对较少,许多学生不具备利用英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这些情况就体现出当前高校教育中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刻融入,在教学层次也难以实现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而由于学生个人意识的淡薄,也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逐渐加深。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中存在大量深奥或生僻的知识,高校教师在开展中国文化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利用个人的英语知识进行正确恰当的翻译,也无法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整体环境影响,教师和学生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思维,往往以英语学习资料等书籍作为学习英语的主要依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相对较少,这也是造成当前我国高校中华文化失语现象逐渐加深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中国文化的相关意识,因此其在参与社会工作时,也无法进行中国文化的继承、传播工作。这导致了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影响已经十分深刻,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继承极为不利,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高校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高校英语教育不同于其他各阶段的英语教育,在高等学校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不应当仅仅停留在使学生应付期末以及英语等级等各种考试,也要为学生英语素养及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作出积极贡献。基于这一原因,在高校英语教育过程中,英语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将英语文化交流作为开展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然而在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学生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交流学习,通常能够拥有较为丰富的外语知识和沟通交流的能力,然而在中文与英文互相转化的实际情况中,教师与学生将语言本意的传达作为重点,而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的渗透,这就造成了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在这一现象中,不难发现,高校英语教育没有将学生双重文化的培养作为一项基本的培养目标,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在利用英语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在表达自身想法意见的时候,学生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现象也造成了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沟通交流的严重阻碍。中国文化失语的问题普遍存在于高校学生群体之中,学生在利用英语过程中,对中华文化内涵的融入不够充分,而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对相关文化知识的翻译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有效转化并不明显。这体现了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为了改变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突出现状,高校英语教师要结合我国发展历史、人民风俗习惯、我国传统文化等各个方面,对高校学生展开深刻的教育,通过对学生知识面与文化内涵两方面的培养,综合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高等学校在英语教育过程中,对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教育重视不足,是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主要因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在传达西方文化及英语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将中国文化的传承教育忽视,同时,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导致了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难度。与此同时,高校英语教师往往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要帮助学生通过期末考试以及其他相关的英语等级考试,这也是使得高校英语教师精力不足,只能将英语知识、语法词汇的教育作为英语教育的重点,没有将中西方文化结合教育作为教育重点,这是导致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的重要因素。
造成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分析认知并不充分。高校必须认识到,在高等教育中进行英语教育,其主要目的并非仅仅是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更是要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过程中,帮助学生利用英语或外语与西方人士开展文化交流,这才是高校开展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然而当前高校与英语教师对这一教学目的的认识并不充分,在教学日常中往往将英语知识自身的学习作为学习重点,这也就很难实现中西方文化的有效结合,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也愈加深刻。
为解决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突出问题,高校首先要针对英语教育的定位进行重新明确,使高校英语教师与学生深刻认识到高校英语教育的教学目的,以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英语沟通交流能力与利用英语传承中华文化等各种能力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从而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继承发展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利用英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学校必须重视中西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将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讲述及其他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深入改革,重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起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高校英语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的英语素养,使学生能够应对在传承中国文化过程中的各项问题。高校英语教师要就自身教育观念进行深入改革,完善利用英语传承中华文化的基本能力,强化中华文化教育认知,在高校英语教育的日常工作中,不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从而促使在课堂教育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掌握中西方文化转换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跨文化交流奠定良好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在解决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应对措施中,学校首先要发挥充分作用,教师要将中华文化作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不断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革新英语教学方式。同时,在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中,高校和英语教师要主动强化责任意识,为消除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作出积极贡献。
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应当就传统的教学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在创新教学体系上作出新的贡献。高校应当对传统英语教学中的优秀方式进行适当保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出全新的英语教学体系,为培养国际化且具有民族归属感的英语外交人才作出积极贡献。在工作实践中,这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实际中,要深入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文化,使之贯穿于课堂教学全程。教师要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价值,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不断完善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之中不断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打开国门走向国际的现实目标。对于高校而言,要进一步认识到改革英语文化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上,高校有必要就中国传统文化赏析、历史文化教育等开设相关英语课程,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改善以往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突出现象。高校有必要利用奖励措施,并建立起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学水平突出、自身能力较强的英语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彰显模范作用,从而引领更多的高校英语教师参与到中国文化的传播教育中来。学校有必要就英语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展开大力宣传,从而在学生群体中不断加强文化认知,使学生不断增强民族归属感,持续引导学生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课堂可以融入中国传统的经典作品,利用英文翻译,强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拓展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的认知。同时,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在英语课堂上的融入,将极大丰富英语课堂活动,也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素养与英语能力。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中,应当发挥主要作用,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探索发现中西方文化有效融合的良好办法,要凸显个性化特征,使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中国文化具有独特魅力,从而起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积极作用。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及个人思想将得到极大提升,对于学生整体生涯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在掌握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征,构建起丰富有内涵的教学环境,有效解决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突出现象。
为了有效解决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突出现状,高校必须要构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前提之下,将英语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学校要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解读,在求同存异的原则指导下构建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吸引广大学生群体参与到相关活动中来,从而充分解决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突出问题。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高校要立足于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课外活动的有效时间,组织起不同种类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活动,使广大学生群体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明确深入地了解。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高校要结合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征,不断改进英语教学方式,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切实加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高校英语教师要重视起中文与英语之间融会贯通的教育,不断加强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之中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具体内容的西方文化背景进行重点介绍,对一些独特的西方文化名词教师可以做单独讲解,而对于其中所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名词,教师也有必要进行重点介绍,从而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的意识。
在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高校英语教师同样要加强重视,要结合语言现象与文化背景两个方面,就中国文化语言特征与西方词汇语法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讲解,从而实现学生融会贯通中西方语言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社会礼仪以及风俗文化可以作为重点介绍的具体项目,教师可以针对中西方不同的社交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仿交流,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包容性,为跨文化交流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有效解决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的突出现状。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不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与独特魅力,持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在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利用英语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十分突出,这显然不利于跨语言文化交流,也不利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为解决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突出问题,高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责任担当,创新英语教学体系,为学生构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使高校学生成为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