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琼
内容摘要: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知识匮乏,母语文化意识淡薄,导致了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严重失衡,“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开始凸显,极大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里2000-2013年国内所发表的有关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的学术论文为数据样本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并提出了个人的想法。
关健词:英语教育 中国文化失语 现状及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语言与文化研究在外语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学者们认识到语言、文化、教学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80年代末,“文化导入”这一术语便在我国出现并对外语教学产生影响。语言教育专家们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测试环节等方面都对目的语文化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是,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知识匮乏,母语文化意识淡薄,导致了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严重失衡,“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开始凸显,极大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从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首次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这一概念后,研究者们对中国文化教育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并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主要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里2000-2013年国内所发表的有关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的学术论文为数据样本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研究成果综述
1.1研究数量分析
笔者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以“中国文化失语”为主题对2000年至2013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高级精确检索,发现国内与英语教育和中国文化失语相关的研究成果共有231篇,其中期刊为189篇,硕士论文40篇,博士论文1篇,重要报纸文章1篇(见表1)。
表1: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成果统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2000-2006年),缓慢发展阶段(2007-2010年)及快速成长阶段(2011-2013年)。南京大学从丛于2000年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育的缺陷”引起了外语界广大同仁的关注。2001年和2002年处于思考验证的阶段。此后,有关中国文化失语的文章不断涌现。在萌芽阶段,7年间只有9篇论文,而且都是阐述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现象,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指导教学实践,即在外语教学中由于缺乏中国文化教育的融入,逐渐发现在教学结果上产生的了一些问题。大多数论文只对这些问题进行描述,却没有研究出成套的理论方案来指导教学。2006年以前此项研究基本停滞不前。在缓慢发展阶段,论文数量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4年共63篇论文。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对国内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发展极为不平衡的现状更为关注,对中国文化教育应融入外语教学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做出诠释,并探索出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做法的雏形,研究主题更为鲜明深入。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到2013年为止仅3年间已经达到153篇,占所有论文的66.2%,将近论文总数的2/3,涉及面更深更广,教学策略研究得更为透彻,更具有指导性。
1.2研究方法分析
概括起来,这些论文根据涉及的主题内容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原因及后果的描述;对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育必要性及可行性的研究;在外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教育的方法策略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1.2.1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即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和从跨文化角度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探讨。崔刚从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了从政策引导、教学研究、教材编写、教学和课外活动、社会环境的创造等几个方面来改变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教学失衡的现状。李倩、孙晓从社会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树立学生文化意识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中渗透的必要性,探讨了通过对比中、西方两种文化来组织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师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方面来加强中国文化渗透。宋晓红则从分析原因入手,剖析了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的必要性,并且从培养平等文化意识、加强文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更新教学理念等方面探讨了其对策。刘莹、范伟主要从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症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1.2.2实证研究
在实证研究方面,研究者从不同层次对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张为民、朱红梅对清华大学12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通过答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使用英语转述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的调查,并且对受测者所用英语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了检看。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受测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述中国特色文化;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从教学的角度就大纲制订、教材编纂、课堂教学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肖龙福、肖笛等对山东省两所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171名四年级本科生和26名英语教师通过设计的测试卷、访谈及问卷对受试师生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及其英语表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通过对山东省内10所高校外语院/系的教学秘书或相关人员的电话访谈或面对面交流对中国文化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状况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59名受试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教学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分析了我国英语教育教学大纲中中国文化教学目标。文中指出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校英语教学大纲对中国文化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还缺乏更详细、明确的描述及规定。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作者建议最大限度地明确教学大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相关细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评估一体化,以落实好中国文化的教学,培养具有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能力的英语人才。于兰、王晓辉则对英语专业三个年级共169名学生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掌握情况分别做了调查和测试,通过对比发现,各年级学生对于英美文化表达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对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表达的掌握均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上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还对相关教材、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现有状况进行了分析,探究了解决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相应对策。
2.评论
总的来说,我国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学研究总数少,研究成果尚未形成体系和影响力,整体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研究内容横向范围涉及面有待进一步扩大。从以上研究成果的论述可以看出,理论研究仅停留在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剖析上,理论研究的深度还有待加强。实证研究方面目前绝大多数是有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调查研究,而对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相当匮乏,这方面的研究还需深入。可适当扩大研究范围,不能只局限于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还可以拓宽至中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应当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贯穿到各层次英语教学之中。
3.思考
国内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研究在广大教育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初显了进一步的研究实力和潜力,研究还有待更深入地去完善。但是,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外语教育中中国文化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3.1加大改革执行力度
尽管国内学者对于中国文化教学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十余年,但目前的教学现状说明这些呼吁已经引起了关注却还没有使大纲制定者的足够重视。在改革举措还未正式制定之前必将经历一个很长的研究验证的过程,调整须慎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应该明确中国文化教学的相关细则、给予中国文化教学合理的地位。目前对英语教育教学大纲中中国文化的教学目的、教科书编写、测试等核心问题关注不够,改革执行力度不够,进展缓慢,效果欠佳。
3.2克服困难和挑战
由于长期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难以从以培养纯语言技能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更难以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我们的外语教学。把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仅仅理解为语言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双向交流,忽视了英语教学的另一重要目标是要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另外,文化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匮乏,这是一个多学科合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学科包括那些加强学生本民族文化修养的课程,如大学语文、中国历史、跨文化交际学等。仅仅大学英语一门课程是无法完全改变现状的。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症”: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3]李倩,孙晓.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
[4]宋晓红.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9).
[5]刘莹,范伟.针对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策略研究--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
[6]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增1).
[7]肖龙福,肖笛,李岚等.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8]于兰,王晓辉.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9]黄秋畅.国内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研究现状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13(1).
基金项目: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立项项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失语现状与对策研究”(SJ201208)。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