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备受人们的关注。核心素养是指教育领域以“德育”为基础的目标,促进学生能力和品德的发展,并能使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公益、爱国主义等良好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逐渐从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状态转变,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初中历史具有较强的情感、价值、人文理念等。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师、学生、学校都面临较大挑战与新的教学要求,新课改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提高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对历史发展、历史素养等有全面认识。教师应意识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优化现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1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历史学科给我们一个纵览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机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宝贵的经验,从而变得更加睿智。通过历史学习,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文化,让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在对历史事件的学习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从而以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下的事物,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将历史问题置于具体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对史料要有求证能力与精神,在对历史的学习中要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历史价值观,而且要对历史事件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分析等。初中历史教学能够系统地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及集体主义教育,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尽最大的可能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中历史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1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习兴趣
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需要尽快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来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如果想要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要凸显出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接触并理解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通过初中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调整课程结构,以此来避免学生对历史课程产生厌烦情绪。例如,在教授《春秋争霸》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主题,带领学生共同搜集一些史料,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与学生共同观看与该课有关的影视视频,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多种方式来全方位地了解历史人物。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围绕某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每个学习小组要派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分享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相互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强化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让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2.2挖掘历史课本,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每个中华儿女与家国紧密联系的精神支柱。初中历史教材中隐藏着优秀的历史文化,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挖历史教材内容,在历史课堂中为学生传递除基础知识以外的优秀历史文化,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习到历史知识,还体会到更深刻的教育意义。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讲授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时,不能只是简单地搬运历史课本中的文字,还可以向学生详细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爱国意识。
2.3利用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也是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重点渗透的内容。家国情怀是指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人文追求,体现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应该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历史人物中最不缺乏的就是爱国人士,他们性格不同、生存的时代也不同,但是他们能够青史留名主要就是因为那一身凛然正气以及饱含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教师应该重点让学生感受的,教师可以借助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选择一些青史留名的爱国者和一些遗臭万年的叛国者,通过二者在后人眼中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爱国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借助历史事件,像是亡国后人民的遭遇,充分向学生解释为何要爱国,国家强大能够带给我们什么,让学生理解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大,在国家庇佑下人民才能幸福快乐地生活。也可以引导学生吸取经验教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单独拿出一个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造成这样的历史结果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说明可以从这个历史事件中学到哪些经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记忆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充分思考事件背后蕴含的哲理。家国情怀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只有具备这样的情感,学生才会作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才会更愿意积极努力学习,对未来充满期待,才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课程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为此,教师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让他们从正确的角度来理解和认知历史事件,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
参考文献:
[1]黄显.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初中历史人物图片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21(42):96-97.
[2]李新妹.巧用微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1(8):89-90.
[3]雷建兰.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11).
[4]张翠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歷史教学提升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76.
[5]赵秀玲.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