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8 01:20:33宋冰洁赵朝阳鲁姗姗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宋冰洁 赵朝阳 鲁姗姗

摘要:语文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的思维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好、写作素材充足等,而部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本身就不足,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思维逻辑混乱、素材积累不足,因此在学习习作时非常吃力。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思维导图有效应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习作教学;应用策略

一、当前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上思维导图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法古板

首先,当前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与表达,很多小学生为了完成写作任务,在写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表达真情实感。这样就会导致小学生的作文出现一定的固定模式,小学生受到生活经验的限制很难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与认知。其次,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生活经验并不充足,有的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将一些优秀的作文进行课堂展示,并要求学生对其中的优秀词句进行背诵。但是在这个记忆的过程中教师却忽略了对优秀作文结构模式的介绍与训练,导致很多学生就只是对优秀范文进行死记硬背,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没有益处的。

(二)教师理解不足

尽管思维导图的写作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思维导图相关的课程整合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依旧有很多小学语言教师对其理论与应用的认知不足,导致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教师获取的相关理论较少,并不理解思维导图与写作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展教学实践会导致其难以落实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而产生对教学方法的质疑。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在完成每个单元的学习以后,都会有相关的习作练习,这种练习能检测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主要是用简单的文章表达自己对本单元内容的看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写作缺少素材,内容不够丰富。素材是写作的关键,这种情况限制了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手段就能解决。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将其与写作内容整合在一起,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文章内容[1]。例如,在习作《我的乐园》中,习作主要要求学生描绘自己的乐园。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将其作为基础写作。在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的潜在思维,让学生将日常的经历融入作文中,达到写作的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画一个圆代表自己,在圆圈周围画出分支,用提问的方式唤醒学生的记忆,挖掘有用的写作素材。学生将各种素材联系到一起,能丰富作文的内容,激发真实的写作情感。

(二)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丰富的想象力能为学生的作文增加更多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拓展中心思想,作文会更具感染力。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部分教师会指导学生在写作前打草稿。草稿形式过于单一,很容易限制学生的想象。在思维导图模式中学生可以随意更改设计,按照自己喜爱的模式对写作素材进行排版,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运用思维导图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情感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的生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为文章增加更多的内涵,表明主旨。小学生习作大多缺少情感延伸,导致习作可读性较低,废话比较多。运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对某一件事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其中的内涵,为学生习作过程注入情感,增加感触,明确中心思想,提高可读性。例如,在练习《轻叩诗歌大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选定某一种情感,如母爱、国家等,再为学生播放几段相关的视频片段。很多学生只会在脑海中停留片刻,对事物表面展开思考,无法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情感。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制作相应的思维导图,例如,喜欢秋天就将秋天的美好写在导图分支上。在学生画思维导图时,教师顺便提问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导图中看到自己的情感体验,将其融入文章,使文章主题更为明确。

(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点评

在小学语文习作中,点评很重要。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学习,完善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提高写作技能时,教师一定要提高对作文点评环节的重视程度,运用思维导图,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学生的文章,剖析文章的亮点与不足。点评作文要做到思路清晰,分析合理,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我变成了一棵树》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提炼文章的亮点,填充到思维导图中,在思维导图的分支写上文章用到的各种描写手法,对文章进行点评,形成一个清晰的文章结构,帮助学生掌握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五)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各个学科中应用非常普遍,在小学语文中,一般都是用于作文与阅读教学中。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良好,采用思维导图能对学生写作进行指导,解决学生作文素材匮乏、作文结构混乱的问题。在思维导图写作流程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作文技巧训练,能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语文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运用思维导图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思维导图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学生查看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构建一个清晰的写作思路,能培养创造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阅读习作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手段,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明确小学语文阅读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提高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模式的作用,并提升对学习写作方法、促进收集素材、增加想象空间、融入教学评价等策略的重视,才能保证可以将思维导图合理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习作教学,将其具备的价值与作用予以充分体现,持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冯少芳.研究思维導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5):140.

[2]林文婷.巧借导图,助力习作--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J].语文课内外,2020(11):156-177.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CJYB2102040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8:29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