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述鸿
摘 要:残障儿童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相反,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让他们感觉到世界充满了爱,发现这个世界是饱含善意的,这样有助于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拥有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因此,针对残障儿童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这项工作不仅能体现人性美,还能提高残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水平,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
关键词: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思考
送教上门是基于残障儿童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到学校接受教育,为了帮助他们汲取知识而制定的一项工作内容。部分残障儿童由于在身体或心理方面的某些缺陷,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国家十分重视对这类特殊人群的教育工作,期待能够通过一定程度上的教育教学来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帮助他们读书识字,增长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使他们懂得善用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一、送教上门工作概述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长不重视、身体不方便等多种因素,使一些残障儿童无法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导致其错过了最佳受教育期。而所謂的送教上门,则是教师进入到残障儿童家中对其进行教育。就实际情况来看,送教上门是义务教育的一种特殊模式。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时,教师要对残障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如身体缺陷情况、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确保送教上门工作的效果。
残障儿童属于弱势群体,大部分残障儿童都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缺乏良好的照顾,甚至在长大后也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但是他们也是社会中独立的个体,享有受教育权,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同时也应该尽力帮助他们。基于此,送教上门这项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送教上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家访,帮助残障儿童正常、健康的成长;其二,通过到残障儿童家中为其义务授课,对其进行教育,提升他们的生存发展能力。
二、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有效措施
1. 完善送教上门工作机制
如果想有效开展针对残障儿童的送教上门工作,学校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基于此,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残障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小组,并且要由校长领导,同时还要选择具有丰富的特殊教育经验的骨干教师,然后则要针对残障儿童的具体教学情况,以及送教上门的实际需求,建立相应的辅导模式,如“多对一”,即可以由多名教师轮流上门,对残障儿童进行有效的辅导教育。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送教上门评价标准,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以此对教师进行评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 做好摸底调查工作
在针对残障儿童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时,学校应该要求送教上门工作小组成员到残障儿童家中进行摸底调查,这样便于制定出更加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送教上门教学方案。学校除了进行送教上门,还要对家长进行指导,使其能够积极配合送教上门这项工作。另外,针对不同程度的残障儿童,可以分别设立合适的送教上门教育实践,如适当延长重度残障儿童的教学时间,或者是增加教学频率,促使更多的残障儿童能够受到良好的教学引导。
3. 做好家校联合工作
为了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进程,当地政府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相关实施力度。例如,可以依据现实情况将村里的残障儿童聚集在一起,方便教师进行集中教学。部分家长由于身处环境原因,不清楚残障儿童接受教育的优势,对于这项工作并不重视,教师要从其心理上打破这种错误观念,让家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基于此,学校也可以对家长进行一定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加了解残障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方便更好地配合送教上门工作的教师,以此来提高送教上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
由于送教上门工作针对的群体比较特殊,对于教师的相关要求也更加严格。因为残障儿童的心理较为脆弱,承受的外界压力也较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无意间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这就需要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专业素养。因此,政府或者教育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教师接受与残障儿童语言沟通方面的相关培训,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抗压能力。乡村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师更要坚守自己的职业素养,提高残障儿童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残障儿童虽然不同于正常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对他们产生歧视,而应该以仁爱之心去帮助、关心他们,让他们拥有和正常人一样接受教育的权利。送教上门这项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师资源给残障儿童输送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这项工作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身为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这一特殊群体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特殊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景玉. 对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工作的几点思考[J]. 华夏教师,2018(33).
[2]陈会云,曹晓君.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特殊教育,2017(24).
[3]桑俊杰. 送教上门的实践探索问题研究综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7(8).
[4]朱玲珠. 关于开展“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J]. 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2).
[5]陆灵俊. 为“送教上门”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J]. 现代特殊教育,2018(3).
[6]葛明丽. 家校沟通——送教上门工作的支撑点[J]. 新课程(小学),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