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哲学省思

2021-12-06 04:10梁日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0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双减初中

梁日炎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的发展。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减轻他们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国家提出了双减政策。2021年9月1日双减政策正式开始实施。面对新的教育政策的背景,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整合的问题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双减;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初中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力量。在双减背景下,许多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在课堂教学方面需要匹配新的教育政策,在课本知识方面,也需要对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促进每一位学生长远的发展。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双减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课堂教學与校本课程开发起到积极作用。

一、信息技术支持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误区剖析

许多初中课程中,依靠信息技术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信息技术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体现,比如一下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各异的课本教材以及课后读物等等。但是关于信息技术支持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之间仍然还存在这一些误区。

首先,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中存在单纯技术性倾向的理解,“美国哲学家卡尔米切姆认为现代技术是一种通过机器、工具理性等对工业社会进行解构的技术设计,将不同国家地域、文化传统、社会组例谈信息技术与织以及经济形态等重新整合重构的技术设计。”这个误区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为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开发,不惜使用高端技术手段进行校本的开发,而忽略了教材校本本身的教书育人的功能性。

其次,由于利用信息技术选择课程的途径过于单一,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存在着内容过于肤浅、知识面过于狭窄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中小学的课堂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深度,更要注重知识面的宽度。单纯通过信息技术对校本课程开发,很容易限制学生获取知识面的宽度,使校本课程包含的知识变成了狭窄的日常生活指导的理论。

二、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信息技术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重要的支持,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避开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整合的误区,首先应该清楚正确的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接下来将从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课程开发形式与实质内容的契合、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课程开发学理性与审美性的一致这三个方面简要谈一谈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一)道器相统: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道”与“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哲学范畴,将这两种中国传统的哲学理论放在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这两个命题当中,可以理解成为,“道”既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要遵循教育中的原则和理念,“器”则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正确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一在教育中。“道的变质,失去了做人的理性;器的失传,失去了做事的智慧。”只有“道”“器”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支持开发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每所中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理念,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教育理念以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校内进行开放性的校本课程研究与探讨,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融入在校本课程开发当中,再利用信息技术将其呈现,这就是将目的与手段合理的统一起来,以完善一个既融合了教育理念又具有实用性的校本课程。

(二)表里相谐: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课程开发形式与实质内容的契合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表里如一”也就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形式与实质内容的相契合。形式与内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重要的一对辩证关系,二者对立,但又相互依存。信息技术拓展了校本课程的形式,虽然校本课程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但是也不能忽略校本课程的内容建设,真正做到形式服务内容。

比如,信息技术给校本课程开发带来的形式可以基于视频,可以基于音频,也可以基于文字。在学习文言文《邹忌讽秦王纳谏》这一节课时,学生可以在进行课文的阅读理解之后,分组进行原文内容的排练,并将排练内容拍摄为一部短片,最后将几组同学的短片在班级中进行展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还能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理趣相合: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课程开发学理性与审美性的一致

“理”和“趣”也是中国古代就有的传统的审美追求,后来也升华为一种哲学倾向,不仅存在于精神层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指导者人的行为。而在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上,也应该达到“理”与“趣”的一致性。“理”指的就是理性,“趣”指的就是审美性。信息技术作为科技的产物,是充满了理性的象征,但是单纯谈理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仅追求理性,更要注重理性与审美性、趣味性的结合。

就比如,信息技术的运用一定要遵循人性与伦理的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尽量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用浅显的、寻常可见的真实事件教授学生深刻的道理。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内课程效率的提高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具有深刻意义的命题。紧随时代的步伐,运用信息技术,认真剖析双减政策背后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考信息技术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不仅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完美结合,还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中学生的良好发展以及丰富、高效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宋雪莲.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雷吉红.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双减初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