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传慧
(中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事业也随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凸显了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在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推动乡村教育改革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1]。乡村教师是乡村儿童和少年成长的领路人,要让广大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2]。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提升成为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因此研究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3]。本文深入剖析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思考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看法和建议,以期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4]。
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研究起源于2003年,学者们在起步探索阶段关注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模式建构、本土化的实践等内容。此后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递增,学者们的研究重点转向乡村教师本土化的定向培养、补充机制、专业发展等。2015年以后,我国出台了许多支持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政策,为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学者们从理念阐释、时代价值等视角关注时代变迁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乡村全科教师、乡村卓越教师的培养等内容。但是从本土化的视角,专门对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不多,还需要进一步升华拓展。
2019年7月到2021年2月,《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政策研究》课题组多次到贵州铜仁地区(2019年7月)、贵州千户苗寨(2019年8月)、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2021年1月)、湖南沅江县(2021年2月)等民族地区深入调研、收集资料,撰写了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政策研究调研报告,同时也是本文写作的思路来源。
经过新中国成立至今70多年的奋斗,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人数持续增加、队伍不断扩大;乡村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乡村学校生师比不断下降;民族地区代课教师的比例逐年下降、教师结构呈现积极变化等成效[5]。然而,民族地区一般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同城市学校或其它地区的乡村学校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表现为贤才难招、现才难留、英才难育等不少问题。正是由于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导致民族地区乡村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一是“下不去”“留不住”。表现为职业供给力不足导致贤才难招、职业保障力薄弱导致现才难留、职业发展力欠缺导致英才难育。民族地区很难吸引高素质的青年教师,尤其是熟悉民族文化、具有乡土情怀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一般都毕业于繁华的大都市,在如今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时代,他们工作和生活对信息、网络等非常依赖,渴求工作和生活圈子有很多高素质的年轻人。很多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即使是已经招聘进来的青年教师,他们心理落差大、教师队伍不稳定,青年教师很难安心留下来。
二是“教不好”。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增加教育投入,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已改善不少。但改善的是校舍的“硬件”,民族地区的教育环境“软件”却有所滞后。有的偏远民族地区,由于就业市场狭窄,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受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不少家长认为节衣缩食供养出一个大学生的时间太长、回报太少,学生厌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为了让学生留下来读书,不辞辛苦去家访,挨家挨户地去做家长和学生思想工作、动员学生来上学,教师家访的压力比较大。有的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乡村教师需要扮演多个角色。除了日常教学,还要负责监管学生的饮食、住宿,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教师工作不安心。
三是“发展空间有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家庭教育跟不上导致乡村教师无法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有的民族地区,很多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程度低,不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很多比较贫困的家庭,家长自顾不暇、为生计奔波,没有精力来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没有很好地配合学校帮助学生进步。有的家长期望学校教师全权负责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校教师的压力增大。有的学生不服学校教师管教,教师又无法取得家长的配合,导致教师身心疲惫、工作信心不足。再加上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收入不高、职称评审困难等因素,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
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重点在于建设一支胸怀乡土、勇于坚守的稳定队伍[6]。2020年7月31日,为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第5部分第11条指出:“各地要加强面向乡村学校的师范生委托培养院校建设,高校和政府、学生签订三方协议,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等方式,精准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7],可见《意见》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路径和方向。思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如何在观念、制度、机制方面实现突围和重建,还需要结合社会、学校、职能部门进行全方位地探索和分析,乡村教师队伍本土化培养已成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那么,如何理解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内涵呢?综合相关研究成果来看,乡村教师是指县政府驻地之外的镇、村学校教师。这些乡村教师基于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具有共同的地域认同和身份认同。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通过职前、在职和职后一体化本土培养模式,旨在为新时代乡村教育培养数以千计“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全科型教师。
对于新时代的民族地区来说,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有助于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为构建富有民族特色、稳定的教师队伍奠定基础。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也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基于本土化培养的乡村教师需要具有民族地区乡土情感、乡土文化、乡土知识和乡土能力,需要具备地方性知识和跨文化知识。为了更快、更好地胜任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角色,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最好熟悉民族语言、懂得民族风土人情、了解村民的生活习惯。愿意和当地村民深度融合、扎根乡村、服务乡村。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培养并不是限制教师的正常流动,而是旨在保持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通过多方举措来减少乡村教师向城市流动,保持乡村教师的适度平衡。
(一)实行定向培养的模式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可通过招收本地生源、和高校合作进行定向培养、定向分配到村点学校的本土培养计划,来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很多民族地区招生比较困难,可充分利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招生,例如国家的特岗计划和免费师范生政策,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本土化培养出来的乡村教师具备许多优秀的潜质:如他们懂得民族语言,可以和学生、家长用民族语言沟通无障碍;他们熟悉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很快就可以融入当地的社会,这是外援教师短期内无法比拟的。
(二)优化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保证“下得去”的教师还要“留得住”。特别是对于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是乡村教师中队伍稳定的关键,既要考虑其工资、编制、住房等迫切的现实性问题,还要想办法解决其个人家庭、子女就读、职称评审等发展性问题;完善师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资收入。特别是对于长期坚守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教师,应增拨专项经费扩大补助范围和提高补助标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在考虑工资收入等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学校和周围环境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等因素。让青年教师找到作为乡村教师的归属感,让他们安心、暖心,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乡村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健康稳定发展。
(三)改善教学环境,对于“留得住”的乡村教师,要保证其“教得好、有发展”。一直以来,优秀乡村教师离职率居高不下,对于成熟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很多城市的学校给出优厚的待遇挖走乡村优秀教师。如果乡村教师感觉职业有发展、未来有盼头,即使收入少一点,可能也不会跳槽到城市。相反如果乡村教师感觉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一眼可以看见退休,在如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乡村教师难免会流向条件更好的城市。如何破解乡村学校留住优秀教师的难题,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必须社会、相关职能部门、学校共同携手,既要治标、还要治本。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教师普遍参加业务培训意愿高,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职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继续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8]。想办法为乡村教师提供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提高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发展环境。让乡村教师“教得好、有发展”,实行一系列奖励机制,对工作在一线的优秀教师予以工资奖励、职称评审政策倾斜,确保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后继有人。
(四)全科化培养。从以往民族地区的探索和经验来看,稳定教师队伍的途径除了本土化培养,还需要全科教师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全科教学能力、安心于教学,保证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目前能胜任“小班化”“包班制”教学模式的全科教师是乡村学校的稀缺资源[9],全科教师的培养可有效缓解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问题,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振兴乡村教育要依靠乡村教师,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0]。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本土化培养,对民族地区的乡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需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熟练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灵活地使用各种线上、线下的信息资源,跟上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步伐。推进在线教学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促进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民族地区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于乡村教育振兴具有积极而独特的时代价值,对于提高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持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