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雪
(内蒙古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3)
2013年,国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战略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硬实力,也涉及政策、文化、人才等软实力。[1]内蒙古面临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问题,这对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提出新标准,也促使内蒙古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体现承接“一带一路”下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即ISEC(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针对国内本科院校提供的系列教育国际化支持方案的启动项目,已被纳入国家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计划,学制四年。ISEC项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人才需求,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值得研究的启示和经验。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体现生本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特征。[2]内蒙古民族大学ISEC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创新改革,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其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
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3]“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沿线地区的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同时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教育改革带来了契机。“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面临着缺乏国际化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问题。通过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重构,可以更好地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为“一带一路”培养和输送人才。内蒙古民族大学ISEC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于地方民族特色并借鉴其他院校的ISEC项目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ISEC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为基于学习成果的教学设计,重视明辨性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采用过程性学习评价为主的评估方式。[4]ISEC项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是提升学生国际化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ISEC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将其成功教学理念和经验借鉴到其他本科专业,解决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以输送人才为基础,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有利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内蒙古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ISEC项目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经验推广的过程,这对促进民族高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数量和培养规模的逐步扩大,导致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化,国际竞争压力也在加大。大学教育是摆脱贫困、促进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加强国际化实践能力,培养国际化的拔尖人才,提高人才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大学专业建设,缓解就业压力。以教学模式改革为起点,推进高等教育全面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内蒙古民族大学作为内蒙古东部唯一一所综合大学,在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承接“一带一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肩负的使命更加任重道远。通过对国际贸易ISEC专业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可以使内蒙古更好地培养“一带一路”需要的人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ISEC项目通过引入国际化课程体系,深入落实OBE培养理念,使课程及人才培养体系有鲜明的国际化特点,有利于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并且能够助推持续深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改革。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该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生。2014年9月起学校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建设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简称ISEC)。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立足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全国,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状况,把握国内外经贸发展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具有全球化视野、完备的知识体系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几年的建设发展中,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条主线,在国际化视野下,以“创新活动”为着力点、以ISEC项目为支撑点,通过“国际与国内、校内与校外、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训练与竞赛”相结合,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点,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专业。
在夯实专业课教学的同时,强化通识教育。作为ISEC项目专业,增加国际化课程的学习,突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培养能够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学生为主体,将国际化教学理念融入整个专业培养体系,以国际化课程、专业讲座、专业特色课为依托,构建开放立体的课程体系。将具有专业特色的社团活动助力思政教育等融入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理想信念、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为推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教育,学院制定了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个课堂以及“专业实践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三个平台的作用,构建了“一方案二课堂三平台”实践育人模式。以“立人”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构建“创新文化体系—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学科竞赛平台”为目标,制定学院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方案,编制了创新能力培养指南。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四位于一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与此同时,为学生搭建了三大实践平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一是搭建专业实践平台。通过探索创新的专业实践模式,建设虚拟实验室、搭建学科研究基地,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二是搭建社会服务平台。组织师生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涉及红色教育、政策宣讲、教育帮扶、经济普查、民意调查等,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社会。三是为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及学院每年暑期安排国际经济贸易ISEC项目学生到境外项目合作的高校进行短期的交流学习实践。
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基本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化学习,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及国际经济领域都有所了解。课程新大纲以OBE教学理念为基础,融入国际化的教学元素、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习成果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性考核评价,为实现培养目标提供基础和保障。同时,健全创新教育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通修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验证体系”(课程验证平台、综合验证平台、综合实训平台)和“创新体系”三大板块构成的综合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师课堂教学主体责任,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学习过程管理,逐步推行课堂延伸五环节,强调对课前预习、平时作业、课外阅读、课下讨论和期中考试环节的考评。严把毕业出口关,重视毕业论文质量。同时考虑到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较强的学习、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以ISEC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国际化特色课程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尤其重视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启动示范课教师、教学名师等培养项目,引进能够中英双语授课的高学历人才,派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学习交流。同时,积极探索教师到企业培训、挂职的新模式。根据教师自身的学术专长和兴趣组建一定数量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团队,形成鼓励创新、争创一流、开放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和制度环境。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助推国际经贸专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探讨与企业合作路径,深入探索合作框架协议,共享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开展学生创业服务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基地。聘请合作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社会优秀企业家担任校外导师,通过指导实践课程、提供实践平台、专题讲座、指导学位论文等方式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在学生实习期间,分配行业导师,精准指导学生专业实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ISEC项目要求加强创新教育,结合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及面向“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实施专业建设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对教师身份的定位也提出了新的转变要求。传统课堂,将教师身份与学生身份分离开来,教师往往缺乏与学生平等条件下的沟通。但是,ISEC教学理念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课堂不是老师单方面的灌输知识,更多的是交换对知识的不同理解以及对学生问题的解答,旨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教师更应该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沉淀,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对学生答疑解惑。
ISEC项目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有一定的EMI(English Media Instruction即英文媒体教学)能力和明辨性思维能力,这为教师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与国际接轨,要求教师在教案中使用英文进行关键概念及理论的阐述,对学生进行考核也要体现英文的使用及表达能力。明辨性思维是老师和学生进行创新的基础,要求老师们更加深入体会明辨性思维的精髓,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上要进行探索和改革,提高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
ISEC项目为了开拓视野,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全球化的趋势,在原有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体系下,要求增加国际性课程,其中包括公民教育课与学生发展指导课。这种开放式全面素质教育能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并帮助他们取得多领域的文化知识和实际技能。但是在课程体系的选择和建设方面,要求既要与国际化接轨,还要基于学校的需求和特点。这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选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ISEC项目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更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需要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应用,且比较认同基于小班授课的模式。一些高校在提供高端教学资源、数据库、硬件设施方面存在供给短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效果。此外,具有ISEC资质的教师欠缺更多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影响,多数海外交流学习仅限于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自身应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沉淀,坚持终身学习,持续改进,能够很好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现教师和学生平等条件下的交流沟通。一是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去海外进行交流深造,提高ISEC师资队伍整体学历水平和学术水平;二是鼓励教师访学或进修,加大在此期间的补贴力度,资助现有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三是优化人才引进奖励政策,确保引进后的高层次人才能够切实稳定地为本专业学科建设服务,并且能够获得一定的学术成果;四是完善教学科研成果奖励政策,鼓励教师“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以科研促教学;五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企业资源,为教师、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入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改进教学体系。一是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将学生的差异看成教育资源;二是从片面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更关注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三是从重教转变到重学、重法的研究和学习策略的研究。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简介”,抓住制定2019版培养方案的契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优化改革,以突出专业特色、加强理论基础和拓宽研究视野为指导精神,“强基础、重实践”,增加一部分反映现代经济发展新趋势、提高学生数理推演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并将创新创业等实践课程贯穿整个教学体系。
在教学模式上,从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师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阅读自学,“将课堂还给学生”。例如使用“任务(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先提出问题,使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完成学习任务;以“学长制”为模式,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作用,达到共同提高。在教学方法上综合使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动手操作、统计调查、师生共探等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大力推荐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率。在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方面,追踪国内外现代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新动向,借鉴新思想、吸收新元素,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经济学知识。完善经济学专业的教材选定,以“马工程”教材为基础,优化大纲和教案,针对本专业学生特点推荐适合的教材及课外读物。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而应重视与学生的充分互动交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若一味专注于课堂教学的讲解而忽略与学生的交流会导致知识的被动输入,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也培养不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加强实验室和资料室的利用率,购入权威经济学类研究数据库,为专业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料参考。争取与沿海发达地区公司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建立校企合作专门实验实训室,加强学校和企业的互动、联动,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与就业相辅相成的资源条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应用,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的辅助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注重课堂之外的学习环节,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思和反馈。通过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行互相听课评课等方式跟踪和反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高校ISEC项目专业应在已有的建设基础上,抓住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需求,进一步深化专业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条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