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 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础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2021-12-06 16:05陈永胜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

陈永胜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43)

民族认同意识是指一些民族成员之间都相互认为属于相同的民族共同体的族性意识。在民族认同意识的作用下,民族内部具有向心力、内聚力和互助性。[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2]属于民族共同体的族性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4]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深刻理解、深入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的深刻内涵,不断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基础,以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高等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更好地承担历史使命。

一、深刻把握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蕴

(一)新时代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国教育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不仅是新时代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更是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牢牢盯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5]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域,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6]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这就要求高校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牢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方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办学治校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扎实的实践推动各民族师生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二)主动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维护我国核心利益和发展利益面临更复杂的挑战。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7]在这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意识形态的斗争必将成为关键领域,而高校作为青年和各类人才的汇聚地,处于社会思潮的前沿,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政治警觉,必须遏制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对青年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侵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抵御和防范西方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渗透的有效途径。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就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学生心灵深处。高校要专门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体制、机制,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将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牢牢掌握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坚决捍卫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三)科学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内在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这就要求高校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地位,从世界大势和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传承好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促使广大青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情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二、充分认清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使命

(一)立足培根铸魂,培育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千千万万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一初心和使命在高等教育事业上的体现就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实现民族复兴输送大批卓越人才。民族高校着眼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大批干部和专业人才,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始终是党和国家的深切期待和重要要求。同时,也是民族高校肩负的特殊办学使命和育人责任。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年学生思想进行“西化”“分化”的企图进一步加剧。我们要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培养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扎根民族地区、热爱民族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我们要教育引导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最高利益、神圣职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方向,贯彻到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之中。

(二)加强科学研究,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支撑

高校汇聚了大批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广大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在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同时,更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研究的领跑者,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方向、价值取向和鲜明导向,探索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多学科聚力、协同攻关的新型学术组织。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等基础理论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教育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要发挥人才库、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努力构建新时代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育体系,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研究,切实产出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成果,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撑。

(三)强化文化认同,勇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价值引领

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基固本、行稳致远的重要作用。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4]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价值引领、心灵浸润和文化塑造功能,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当今的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以流量博眼球的文化碎片不断侵袭青年的思想,更需要高校在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承担起抢占网络舆论高地、坚持引导式发声、扼杀不良文化思想侵袭的责任。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各族师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要切实增强各族师生自觉抵御和反对各种错误观点的能力,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大学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各族师生的文化自信。

三、坚决夯实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

高校以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为根本指向,要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际出发,立足高校工作的现实要求,加强各族师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文化基础。

(一)夯实政治基础: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民族高校要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擦亮政治底色,坚持政治立校,把牢办学治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全面准确把握好贯穿其中的根本政治要求,牢记“国之大者”;要坚持政治引领,强化党对民族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增强民族高校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

(二)夯实思想基础:进一步强化各族师生的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机制。情感认同是高校师生确认中华民族共同身份、对中华民族形成认同意识的关键,能够产生最深层、最核心、最持久的作用。高校要夯实情感发生基础,促进情感认同生成,进一步强化师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知教育,通过对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分析,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历史学习,强化师生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强化师生的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丰富情感体验内容,促进情感认同深化,进一步引导师生在实践中体验世情国情民情,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感悟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要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好形式多样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教育、学业互助帮扶等活动,让师生在实践活动中拉紧情感纽带,促进情感共鸣;要打造育人共同体,聚合育人资源,实施“大思政”育人工程,推动“两课”建设,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环节、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入脑入心入行,由情感认同逐渐实现全方位认同。

(三)夯实文化基础:进一步推进各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与缩小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建立各民族共享的物质田园同样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团结所体现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共享,而且需要精神生活的认同。[8]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重要的在于建设各民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民族师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从因果关系来说,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牢固认同。

高校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即对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的中华文化的所有“要素和动力”的认同;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基固本;要进一步扩大中华优秀文化精神产品、民族理论创新成果的传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的育人元素,使互联网成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要积极树立典型人物与弘扬经典符号,从而在“人”的层面与“物”的层面,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双重指引。[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置身于新时代,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民族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时刻以新举措对标新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奋力开创民族高等教育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