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荣,黄 桦,周继红,武文娟,耿 建,梅传忠
(蚌埠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00)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大家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出新的要求,“金课”“水课”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词。
1.1 金课的提出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第一次提出“金课”这一概念,强调要实现大学生的有效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真正做到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金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即“两性一度”的特性,强调金课建设要求能够将知识、能力、素质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新时代教育教学的特点相结合,能有力体现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力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有调查研究显示,89.7%的学生赞成淘汰大学“水课”,打造“金课”[1]。
高等教育正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2]。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意见》(简称《高教40条》)也指出本科教育教学要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3]。强调“金课”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素质和能力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丰富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同时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
1.2 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简介混合式教学在国外最早是指网络线上和线下的混合,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教学模式能集中传统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数字化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优势[4]。混合式教学能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既能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丰富化,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金课建设过程中,混合式教学法在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各地方高校开展的金课建设主要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主,适合的线上资源对混合式金课建设尤为重要。然而名校名师的MOOC,其教学内容并不能完全适合不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地方高校的教师无法实现对线上教学进行有效管理,无法评价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不能将线上线下真正实现混合,二者之间有明显的脱节现象,金课的两性一度成效不明显。
在混合式金课建设中,教师教学能力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5]。在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也要强调“教师为要”。高校金课建设能否有效推进,在根本上需要以授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为依托。授课教师的能力水平,构成了金课建设的核心变量,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也是学生对“金课、水课”认知的决定性因素[6]。在金课建设过程中,授课教师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掌握过程中,如何点拨、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创新等方面仍有不足,思政元素与课程的融合力度有待加强。
3.1 线上教学平台建设为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的优势,并与我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础上,2019年我院《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获批安徽省大规模在线课程项目建设。教学团队主要由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平台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不仅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课程公告等多种教学活动的必需资源,还包括讨论、作业、测试、考试等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资源构建时,充分考虑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教师团队认真对教学素材进行筛选,确保课程的设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3.2 线上教学的实施线上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提前进行相应的预习安排、相关习题的发布。预习则主要是以慕课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的视频为主,有些内容可通过线上视频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如在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相关内容学习时,对水平衡这部分内容,可以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在线下教学中,授课教师可通过发布习题的方式进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线上习题发布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置习题难度。课前发布的习题,可适当降低难度,避免因习题较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课堂教学后,可适当增加习题难度,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在习题发布时,教师也可采用两次答题模式,对做错的问题,学生可进行思考然后再答题,给学生探究错题的机会,以提高学习效果。题目设计中有一定的难度等级,一般要有大约20%的拔高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往上“跳一跳”来解决。挑战性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对激发同学的学习动力具有较好的作用。如在学习高脂血症时,已知APOE基因型与脂蛋白代谢受体的结合能力不同,可发布相关讨论话题,可启发学生探索不同基因与疾病的相关性。
线上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教学资源,在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过程中,及时补充其他院校的优秀教学资源以及相关网站资源,这些资源的不断丰富,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随着医学检验技术手段的发展,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加,及时增加与临床有关的教学资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金课的高阶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塑造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相关教学资源,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如在学习心血管损伤的生物化学检验内容时,可与临床结合强调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凸显检验医学的重要地位,体现对生命的敬畏之情;通过生化标志物的发展,引领学生探索新的标志物和新的检测方法;同时由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防可控,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社会宣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线上平台具有实时统计大量数据的优势,授课教师可根据后台数据,可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如在习题发布中,后台数据可对每位同学的预习时间、答题时间、答题准确度以及相关话题的讨论等情况进行记录。授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总体答题情况,调整授课时间和授课内容。对大部分同学都能解决的问题,则不在进行课堂教学;对大部分同学都不能掌握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需要再次讲解。对答题准确度较低和较高的同学,授课也能及时关注,并给予不同的课下关注:对准确度较低的同学,一方面关注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则需进行相关内容的单独讲解,避免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对于答题用时短,且正确率较高的同学,可适当进行拓展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3.3 线下课堂教学线下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这也是目前混合式金课建设的主要途径[7]。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由于无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完全翻转课堂模式,我院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翻转课堂的实施主要采用师生共同为主导的双主体模式,实施不同程度的翻转课堂模式;这种翻转课堂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同时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术心智的发展[8],在进行课堂翻转时,授课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拆解,既不破坏知识机构的整体性,又不至于内容过多对学生产生过大压力。如在学习骨代谢紊乱的检测内容时,可采用翻转课堂方式进行教学。事先将内容拆解,分成血钙调节、骨质疏松症、骨吸收标志物等多个模块,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模块开展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实施前,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某几位学生,根据线上的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制作课件,在线下课堂上由主讲人并向全体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学习心得体会,其他学生可对课件、教学内容等进行综合评价,如对课件的制作、翻转课堂主讲人的授课内容、语言组织表达等。不同模块翻转课堂可由不同的学生来完成,这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对其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
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体现金课的挑战度,这种挑战具有双向性,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体,但需要教师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焕发翻转课堂的生命力,如何设计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这是对教师的挑战。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资源整合、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是金课打造中对学生的挑战,也是翻转课堂得以实施的关键因素,是实现金课“两性一度”的基本保障,翻转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又进一步促进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线下教学时根据内容的难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简单的内容通过线上完成,以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考量,中等难度的问题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由学生通过相关资料的查找完成教学目标,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可采用课堂讲解的方式,也可根据学生翻转课堂的整体情况,对该部分内容再加以阐释,确保完成教学目标。
3.4 构建混合式金课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中,注重各种指标的量化,确保能通过各指标的变化,实现对教学进行客观评价。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授课教师对评价体现在通过学生线上学习的学习任务的点、作业、随堂测试、讨论话题的参与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参与度、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进行评价。学生对混合式金课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和小组成员间的互评,更能真实有效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评价应具有及时性,可根据教学内容,分阶段地进行及时评价。如在每次翻转课堂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及时评价每位成员在此过程中的表现,客观真实的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可形成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增加同伴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在问题面前,可激发学生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实现金课的两性一度。
4.1 师德师风是打造混合式金课的首要条件“师者,所以传道授课解惑也”。作为教师的师德师风是决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课程思政的前提条件。师风师德无法量化或客观地形象化表现出来,但其确实存在,是学生对“金课”的认知标准之一。授课教师内修师德,外塑形象,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教学态度、教学风格、自身经历、丰富学识等多种方式,将课程内容展示出来,吸引学生兴趣,甚至深刻影响学生的学术发展,能展示出良好师风师德的课程,往往被学生认定为是“金课”[9]。
4.2 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是打造混合式金课的重要支撑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目前各高校普遍开展的教学模式。在混合式教学中,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基础,如何选择或建设适合本校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源且能与网络平台的建设整合起来是授课教师的一个难题。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还需要将信息素养与网络课程之间进行有效整合。
4.3 教师的全局意识是打造混合式金课的有力保障线下教学的开展,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需要授课教师能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需要授课教师具有全局意识。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对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等教学资源具有整体的把控能力,同时加强教学的监控力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对教学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教师需加大个人的情感投入,确保混合式金课能被每位学生所接受。
4.4 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培养是打造混合式金课的重要抓手教学是高校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职能,教师的学术水平是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具有高超的授课水平,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体现出教师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与水平,并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培养质量上。要实现金课的两性一度、课程与思政的结合,就要加强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教学学术能力提升,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努力。创新教师评价制度也是提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大学教育是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密切联系的,金课建设要充分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混合式金课建设过程中,将思政内容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确保正确的价值引领作用,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这对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