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为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持久的思维品质与技能,尤其是时间与空间相关的概念、历史认识、批判思维、经验证据、正确的历史观。这就要求教师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与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核心素养
新时代对人才的个人修养要求日益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其教学中的关键一点。“读史使人明智。”初中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启蒙阶段,历史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知识学习方面,更重要的是起着传承文化、培养人文情怀的作用。在历史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塑造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将为历史教学模式指明新方向。因此,文章将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从培养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开始,对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方式进行探究。
一、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领域的教育观念逐渐改变,对学生的基础教育给予了更高的关注。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很多中小学都把培养基本素养作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基础,截止到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考查优化中学历史教育,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学历史教育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历史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蕴含着民族的荣誉感。藉由这些历史资料,学生不仅能增进对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了解,还能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和充实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儿童和青年历史教育中培养关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传统上,教师一直是主导型教师,学生则是忠实听众。但在实践中,情况正好相反: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起从属作用。历史能力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基本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历史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把课程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学生只要掌握好基础,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跟上教师的思想,在放学后主动复习、回顾,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历史事件来提醒自己将来的发展。
培养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当今教育最重要的任务,而这与历史教育息息相关。民主、富强、文明、和谐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社会主义进程的实现离不开教育人员的培训和支持,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与国家发展的核心目标密切相关。《少年史》从文化、经济和政治的角度简要介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是历史的遗产和见证。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观念。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是要求学生在历史研究中具备历史证据和时空概念,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待和理解历史发展过程,打破了历史教学脱离社会现实的现状,实现了历史教学“教”与“学”的统一。这样,历史上的“教学”和“教育”就有可能结合起来。
表达、理解和感知能力是历史学习的先决条件。表达能力是指整合不同来源的历史信息,发展历史信息处理技能和历史观念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通过叙事和其他媒体进行历史表达。这就要求学生熟悉历史信息的呈现方式,培养历史阅读技能,解读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和广阔的视角解读和理解事件和时代。感知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通过捕捉历史人物和实践来反映和理解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使他们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认知思维系统化,正确理解历史发展的顺序、时间和过程。
三、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优化
(一)加强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在初中的历史课堂和课本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平铺直叙地进行讲解,对学生而言难免有些枯燥,这就导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趣味性,难以对学生产生较高的吸引力,从而降低了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应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要达到这一目的,可加强情境教学的运用。例如,教师根据话题的主要内容从网络等渠道收集有关事件的资料,设计剧本,并组织学生参与表演该剧。演出结束后,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并作总结。这样,学生直接参与到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事件的认识,而且能了解事件成败的原因及其對现代社会发展的借鉴意义。
(二)时空观念与史料的融合
在历史课程中所涉及的事件大多发生在很久以前,这就意味着学生对这些事件并不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课教学的效果。为了提高中学历史教育的有效性,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必要把时空概念和史学材料有效地结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时绘制一个与下一节课或下一单元内容相关的时间轴,并以此为导引,让学生反思和了解自己对历史发展的看法,对哪些历史事件不太了解,对哪些历史事件更感兴趣。当学生把信息提交给教师后,教师就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课程。举例来说,如果学生已经学习完部编版七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那么学生就可以在第二单元学习开始前进行预习,建立一个从五代十国到元朝结束的时间轴。学生会发现他们对与辽、西夏、金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相关史实所知甚少。最终,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后,可以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来收集有关这个时代的信息,并在课堂上将这些信息呈现给学生,以增进他们对这一时代的了解。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要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在教学中主动与学生互动,还要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内容。换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内容,同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效率。以“民族团结”课为例,教师根据课程要求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同时根据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给每一组分配相应的收集任务。每组都有一个任务,根据教师的指示收集信息。每组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向全班展示收集的信息。学生的观点由课堂讨论和学生讨论决定。教师总结和修正学生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提升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感知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但在小学,历史知识只是简单的介绍,对历史事件背景的讲述较少,这意味着学生不能真正了解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为此,教师在开展历史课程时应更多地关注历史背景,并根据每个历史事件的实际情况,添加相应的历史材料,以进一步充实和保障历史课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拿宋朝来说,教师可以读陆游、杨万里、苏轼、辛弃疾等的诗作。比如,通过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选择“东南形胜,三吴都城,钱塘自古繁华”等诗句,来阐释北宋的繁荣。举例来说,如果要解释南宋王朝走向衰亡的表现,可以通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选择“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一诗句。该诗通过对“山河破碎”的描写,展现了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风在飘动,生命在漂浮和下沉,雨在击打着生命。通过诗句,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到南宋末年的衰亡景象。
(五)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一节历史课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解释每个时代的历史事件,以提高他们对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了解。很难详细描述历史过程,因为教科书普遍都是挑重点去讲,不是很全面,这使得学生很难理解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应关注历史事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收集文化史料进行教学,并将其有效地融入教材中,以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例如,在关于隋唐灿烂文化的课程中,教师可以收集有关敦煌佛像和莫高窟的信息,并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这些材料。由于这些材料是中国著名旅游景点的一部分,因此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学生可以研究和探索它们,了解隋唐时期的宗教文化。
(六)小组探究,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小组活动是新课程推荐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可以鼓励学生交流某些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加强对历史资料的查找和分析,从而展示他们搜索历史资料的能力,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在某些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利用小组活动,在课堂上营造积极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例如,在“百家争鸣”中,有许多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因此学生可以分组工作,并根据自己的总结进行交流。其中包括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理念是“仁”,他有自己的治国和教育理念;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庄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韩非子,法家学派的创始人等。学生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各个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和思想,包括《论语》《墨子》和《庄子》等。每个学生编制一张表格,列出自己的研究和总结,然后在小组分享,以提高对“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现象的理解。当学生意识到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和话语已经被记录在文字中,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时,他们就会对先人的著作、对历史产生一种敬畏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查阅书籍和材料的习惯,从而形成一定的历史知识。
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优化的注意事项
初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应注意一些重要问题。
(一)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立体目标,在此基础上,科学训练确定目标,把科学的目标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可进一步提高应用上述優化方法的价值,不断提高初中生核心竞争力。
(二)教师应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学,既要运用旧的教学方法,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核心素养的人。
(三)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只重视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努力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中学历史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教师应该运用其他的评价指标,如教学表现、回答问题、合作交流等。根据最终的成绩评价结果,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师在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利用资讯科技,多收集中学历史教育内容的资料,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历史发展有更好的认识,为迅速提高中学历史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 结语
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对初中历史课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影响了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核心素养,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将时空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的养成有效地纳入历史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曾超.立足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19):68-70.
[2]冯大谦.立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21(15):141-142.
[3]刘星星.试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年教育与教师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2.
[4]陈梅霞.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以初中历史(部编版)教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9):168-170.
[5]黄娜.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专制下的启蒙》一课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71-72.
作者简介:
赵璞,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