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勇超
(1.南京中医药大学 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物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脱离不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在分析研究事物时,往往注重的是时间、历史,而忽略了空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骤然转型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正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从现实空间向网络虚拟空间的转向,这些成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间背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纳入全新的空间视角,积极探寻一种全新的空间思维方式,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之举。
与20世纪哲学家柏格森、科学家爱因斯坦等把时间作为研究的基础不同,在20世纪后半叶,空间则越来越受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米歇尔·福柯在1967年就曾指出,19世纪令人着魔的是时间或历史,“而当今的时代或许应是空间的纪元”[1]。在某种程度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区分之一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地位。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就曾指出:“后现代主义是关于空间的,现代主义是关于时间的。”[2]这种观点正确与否我们在此不多作讨论,空间理论被凸显出来,这就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开启了研究的创新点。推动空间转向的理论家主要有福柯、列斐伏尔、哈维、詹姆逊、苏贾等,他们在对空间的观念上既有差异也有共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空间,如福柯从权力视角、列斐伏尔从生产视角、詹姆逊从文化视角、哈维和苏贾从地理学视角等。共性则表现在他们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空间下人类如何生存与发展。本文对空间的理解采用的是列斐伏尔对空间的界定。他从社会(生产)的视角出发,指出“(社会)空间是(社会的)产物”[3],是“指向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成为浓缩和表征当代社会重大问题的砝码”[4]。空间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又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重新结合和转化。
空间具有实践性、社会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特征。首先,空间具有实践性。马克思语境中的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而这一物质性活动必定要在空间中进行。“在新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社会实践(也就是作为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场所和中介,空间标示出了这种实践的范围。”[5]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活动或实践)都会生产出某类主题的核心价值观活动空间,但这种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须在空间中才可以转化成实践性的现实。其次,空间具有社会性。列氏认为社会关系以空间的方式存在或者说空间是一种社会关系。空间的社会性,一方面强调生产者所处的空间,另一方面强调(生产出来的)物的空间。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空间转向”,不是列氏所批判的传统空间,而是去揭示核心价值观建设空间的产生,以及所存在的社会关系。最后,空间具有意识形态性。“空间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它是一种完全充斥着意识形态的表现。空间的意识形态是存在的。”[5]空间由某些政治团体所控制,占有空间就是为了管理、利用它,为了更好地控制空间,其必然会渗透着反映某些政治团体利益的意识形态,因此空间是被政治化的空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一方面要对社会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行论证、解释,从而在观念中反映出来;另一方面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精神引领,以达到在一定时空中的现实生活不断得以完善。这就体现了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空间本质,即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的空间生产。
从空间理论来思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文简称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不是主观臆想,而是基于空间发展及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做出的理论回答,是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高校这一空间的现状和发展做出的深刻性反思。
社会现实中的空间转向包括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空间凸显与网络技术引发的虚拟空间凸显。社会空间的凸显,加上西方价值观渗透,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而网络虚拟空间的信息表达方式正消解着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经济上由计划向市场转变,政治上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变,文化上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的空间变化,使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而这种演变在中国则是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用较长时间所完成的转变,这就注定了在空间上所经历的内容、幅度更加空前,更加广泛。时空压缩会导致人们不可能有相对稳定的心态面对社会巨变。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上升到哲学层面表现为空间转向,社会空间由比较封闭转变为全面开放,加上西方价值观(普世价值、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的渗透,我国价值观呈现一元与多元并存的状态。高校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空间,市场经济衍生出的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正在解构着核心价值观这一“崇高”地位,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
多元价值观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多元价值观冲击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加之经济结构、利益关系等的复杂性,社会中暂时出现的一些矛盾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致使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权力拜物教等思想在校园突显,使部分本应该坚信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新时代接班人转向对其他思潮的追逐,从而消解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2)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倾向。多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张扬个性的价值需求,但也给其价值观正确的培养造成了一定困难。第一,个人主义价值观泛滥。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是辩证统一的,在坚持社会价值前提下兼顾个人价值,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的原子化,使得个体意识逐渐在超越社会整体,甚至出现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第二,功利主义盛行。市场经济衍生出的利益原则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但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以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价值标准。部分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思想行为上均出现功利的倾向,如在入党动机上存在着为将来择业增加筹码的态度。第三,理想信念庸俗化。市场经济的资本与社会生活中的权力合谋滋生腐败,而这种不良现象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强烈冲击。绝大部分大学生在面对这种恶习时表现出抵制态度,而个别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则受到侵蚀,产生了对资本与权力的追逐,沉浸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之中,从而放弃了崇高的社会理想,使自己的理想信念庸俗化。面对多元化价值观的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保持住自身的主导地位,并引领多元化价值观,是当下需要反思的问题。
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与迅猛发展,使物理空间的广度得以扩展。互联网使得原来碎片化的空间具有可见性,人与人在现实中的交往转向“虚拟”、不可见的网络空间,让人们在这一空间中感受到陌生人、他者的价值。它也改变着人们对价值、信仰、意义等的接受方式。互联网是大学生吸收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微博、微信、淘宝、QQ等网络空间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其沉迷于虚拟空间而不能自拔。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时间不断被挤压,心理不断受到网络空间的影响,以至于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吸收,只重形式(标题)不重内容,而网络信息娱乐化更是在侵蚀着他们的核心价值观。
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多元化、海量化等特征,给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了一定挑战。第一,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多元化在解构着核心价值观。网络空间的海量信息只能使个体的注意力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游走,而碎片化思维不可能使个体进入深度的思考。作为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势必会遭到碎片化解读,再加上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解构,很容易消解核心价值观的统治力。第二,网络空间的“去中心化”解构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地位。在“人人皆为自媒体”的网络空间时代,每个人在网络空间都有一定的话语权,这就在消解着社会现实中核心价值观的中心权威,从而对其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第三,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现实中的个体在社会中受到法律、道德等规范的约束,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则会激发人性之中的消极方面,弱化个体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从而弱化核心价值观对人类思想行为的价值引领。长期在这种环境影响下会导致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是非不分,甚至会消解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如个别网民对狼牙山五壮士事迹的肆意恶搞,甚至有的人对“跳崖”这一细节进行辨析,用不同的材料来论证“溜”下去而不是“跳”下去更贴近日常生活。这种恶搞、歪曲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点击率、阅读量,但是却在解构崇高,引发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危机。
社会转型、网络技术给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的教育带来多方面的危机,多元价值观在现实空间中交融、交锋,传统培育方式面临着网络空间的挑战。从空间理论视角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往往是在一定空间中进行的。脱离开空间的社会性这一特征,仅仅把空间视为“容器”,则必然会引发问题。首先,教育空间存在单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往往是在固定的空间中进行的,比如教室、图书馆、会议室、广播站等,往往采用的是从上往下灌输宣讲的传达方式。在明确核心价值观主题的空间后,大学生基本上是被动进入,有的甚至是出于应付或者是带有强烈功利性色彩的参与。虽然高校一直都在强调,要坚守意识形态的空间阵地,提升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效,但是在单一化教育空间内收效不大。其次,教育空间存在抽象化。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空间,如果把空间中的社会关系抽掉,空间就会变成抽象空间。马克思曾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6]精神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而一旦把空间中存在的现实关系维度抽去,然后把它固定为一成不变的观念生产的场所,这就是所谓的绝对空间。以此推导,高校中的报告厅、会议室、图书馆等正逐渐沦为这种绝对的空间或抽象的空间。最后,教育空间的碎片化。思政课是高校宣传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空间,除了思政教师在课堂这一空间通过四门课程宣讲核心价值观,还包括在高校中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的讲座,到实践基地进行调研、考察等。然而,在其他课程中,如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新闻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却大量充斥着西方学术思潮和话语,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构着核心价值观,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碎片化。
意识形态性是空间特征之一,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空间是主体的存在方式,如果意识形态不能转化为实践中大学生的精神追求,也就是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缺席,那么必定会有其他意识形态来占领这一空间。列斐伏尔指出,空间不是中立的、客观的,不存在所谓的“真空地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不占领高校这一空间,也必定会有西方价值观来占领高校这一空间。长期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建设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其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脱节,从而使核心价值观建设日益远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空间。意识形态(包括核心价值观)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对日常生活现实的理论抽象。就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说,空间是异质的,大学生的空间可以划分为日常与非日常、现实与虚拟、公共与私人等,但不论大学生处于何种空间,空间总是带有意识形态性的,一旦核心价值观在现实层面丧失,便会引发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脱节。
空间理论认为空间具有实践性、社会性,网络空间虽然作为一种虚拟空间但也不例外具有以上特征。网络空间是高校网络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场域,它本质上是主体通过实践产生的,主体在这一空间活动实质就是主体之间的一种生产与再生产。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网络空间的建设实质就是高校通过网络空间的生产不断建构自己话语体系、地位和权力,并创建适合自身的知识形态和运行机制,从而通过网络空间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技术使碎片化的空间得以彰显,它极大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人际关系。在网络空间里充斥着非理性、多样性、自由性、开放性等各类价值观,多元价值观的过度传播干扰了大学生的价值抉择,消解着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另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技术的优势对中国输出多元价值观及其优越的生活方式,来试图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近些年来涌入国门的自由主义、消费主义、女权主义等。西方国家妄图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各种空间特别是网络空间,使之转化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十八大以来,各高校根据国家出台的网络空间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为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网络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但是秩序建构依然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如当下的抖音、网络直播等深受大学生的追捧,使“两微一端”核心价值观传播平台受到冲击。再加上一些媒体、商户也没有形成秩序观念,使网络空间过分自由,导致高校网络空间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统治地位的缺失。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高校空间的危机已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核心价值观建设层面上,高校是核心价值观生产与再生产的空间,这一空间至关重要绝不能丢掉,这是底线。在高校这一空间中,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旗帜鲜明且唯一。核心价值观的争夺与战争不同,在战争中敌我双方分明,而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空间的争夺则是比较复杂的,如何占据这一主导空间,这就需要强化空间意识,要摈弃以往直观、平面的空间观。面对社会急剧转型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必须要在坚持根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转换方式以应对复杂的空间格局。为此,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来展开核心价值价值观建设的空间策略,即强化空间意识整合大学生教育空间,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空间,占领并规范网络虚拟空间。
强化空间意识,改变过去那种直观、单一的空间思维,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空间进行整合。针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维度的弱化,以核心价值观建设为中心,对高校、社会、家庭等空间进行整合,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全方位现实空间格局。核心价值观建设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协调好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关系,才可以破除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这一空间的单一性。空间整合,就是在高校、家庭、社会诸种空间形式进行核心价值观建设,破除敌对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在教育空间建立核心价值观的统治地位。
对于高校空间来说,要积极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空间。首先,积极推进“大思政”空间核心价值观教育。所谓“大思政”空间,就是把思政课与思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例如把思政教学中的实践教育与思政工作中的学生社团活动、暑期下乡实践、公益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辅导员纳入到思政实践教学环节,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共同指导实践教学,从而拓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间。“大思政”空间可以有效破除核心价值观教育仅仅局限在教室、会议室等学校固定空间。其次,积极整合学科空间。面对价值观多元化,单纯依靠思政课教学来引导学生价值观是不现实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因此,要积极拓展学科空间,坚持“学科德育”的教学理念,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思政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重点突出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的引领;在通识素养课程中注入理想信念的教育;在专业课程传授知识过程中注重价值观对学生的引领。最后,转变话语策略,破除教育空间的绝对化。文件话语、文本话语、意识形态话语往往是枯燥的、缺乏感染力的,这就容易使大学生出现认知疲劳,要将其转化为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学术话语、通俗话语、非意识形态话语,才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才能够使核心价值观具有更大的空间适应性。
对于社会空间来说,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要做好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政府机关要切实履行公共职责,正确引导舆论,凝聚人心:一方面要制定、完善与核心价值观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做好舆论上的引导,从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为其提供思想文化上的引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企事业单位组织在谋求资本利益的同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要为大学生就业和发展提供机会,另一方面要从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上进行价值引领。社会公益组织要积极给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通过公益活动来对大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进行引领。
对于家庭空间来说,父母要重视家庭空间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影响。父母在给大学生提供基本物质条件的同时,也要给大学生在言语、行为和价值等方面提供引导,树立榜样。在家庭空间中,父母要培育优良的家风,让核心价值观进入家庭,不断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入活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的建设面临着理论与现实(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脱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空间中。核心价值观要回归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够有效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就是将这一主题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转化为学生的‘日用常行’,使其沉浸在这一主题中自在而不自觉”[7]。第一,教育内容要符合大学生的日常认知。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要兼顾到大学生日常认知的特征,将抽象转化为大学生经常遇到的具体形态,不能脱离开大学生的日常认知,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如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公益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感知核心价值观。第二,使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化。高校要让核心价值观渗透到规章制度中,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告诉大学生日常做什么、如何做,如高校经常举行升旗仪式,让大学生在这一仪式中来体味爱国主义的情怀。第三,要兼顾大学生的正当利益诉求。大学生对于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活动、事件、实践往往是比较关心的,如入党、奖助贷、考研就业等,把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大学生的正当利益挂钩,能够有效调动他们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的建设只有扎根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有效调动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这样,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空间属性在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得以展开,同时,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在拓展着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知的空间范围。
“(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权,即指统治阶级通过在市民社会领域传播他们特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进而达到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使被统治阶级心甘情愿地赞同和认可统治阶级的统治。”[8]核心价值是意识形态的最本质体现,高校要有效提升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必须要主动占领网络虚拟空间并规范秩序,才能够占据意识形态高地,从而控制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1)运用“两微一端”传播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空间并引导网络舆论。所谓“两微一端”,指的是微博、微信与新闻客户端。意识形态斗争的剧烈性,使其斗争的阵地由社会现实延伸到网络空间,因此,必须通过“两微一端”来抢占意识形态的制高点,积极传播核心价值观。“文化的交锋是一种对立的竞争,当一种文化思想占据上风时,必然有一种文化思想走向衰落。”[9]文化竞争的本质就是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如果在文化竞争中,不去占据有利的地位,就必然会处于下风。因此,面对网络空间中的多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要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空间的制高点,使核心价值观在与多元价值观的交锋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高校在通过“两微一端”不断传递正能量、主旋律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方式来占领网络空间这一阵地。转换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方式与传播方式,使其随着网络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变革。借鉴生动形象的话语方式,运用互联网新媒介工具,使核心价值观建设“活”起来。只有将核心价值观中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大学生的日常认知,把网络虚拟空间引入到现实可感知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够实现核心价值观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话语权。
(2)治理网络空间,规范网络秩序。高校一方面要从学校的规章制度、技术、道德等层面来对网络空间进行约束,落实高校主体责任机制、大学生网络学号实名机制、校园网准入机制等,推行大学生谁生产、传播谁负责,从而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限制与规范;另一方面,要对校园网络空间进行审查,对一些校园网络空间文化进行严格监查,一旦出现有危害的不良文化要及时做出反应,对于一些不当、不实、恶意诋毁国家等言论、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
(3)强化高校主体网络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尤其是思政教师,不能仅仅注重教学和科研,还应该具备舆情分析的能力,及时关注网络舆情及社会热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惑和答疑。对于大学生来说,要树立正确的用网观,在网络空间要有道德、责任等意识,除了不生产、接收、传播不良的信息外,还要提升在网络空间的选择、辨别能力,从而做网络空间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