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青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观念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学校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那么就能够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出正确、积极的步伐,在拥有良好成绩的同时,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是我国各阶段性德育的思想重心,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才能确保学生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才能保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小学教育应该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德育,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家长普遍较为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小就会让孩子去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学习简单的古诗词、数学知识等。近些年,家长也开始重视智力教育,让孩子参与到各种思维训练班中。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治理教育,不够重视德育教育,忽视个性教育。而这就导致很多孩子不够礼貌,接人待物往往表现得较为无礼。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缺少责任心、自私娇气、感情冷漠等问题。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缺少德育教育,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现阶段,很多德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仍旧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借助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这就会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学生难以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也就无法紧随教师的教学步伐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师也未能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无法保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同步开展。教师在教学时也缺少较强的针对性,德育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影响到实际教育教学效果。
(三)德育教育难度较大
首先,德育教育主要是依靠道德与法治课堂展开教育。如果道德与法治教师不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不够了解学生,那么将无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也无法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德育教育活动;其次,很多学校都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副课,学校和教师都未能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最后,要想开展不同类型的德育教育活动,就需要教师、学校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具有较高的实行难度,也无法取得较为明显的教育效果。以上问题的存在都会严重影响到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德育教育优化策略
(一)进行思想渗透,认识德育作用
受到以往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和领导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依然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没有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从而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工作效果。因此,学校应开展从上到下的德育意识渗透,使各个层级的教师和领导都能够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主动在日常工作中进行落实,将“立德树人”的思想渗透到每一名教师的心中。例如,在学校召开一些会议的时候,应对德育教育的基本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和介绍,并且时刻对教师进行提醒,使教师都能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部分教师会认为,过多的德育教育会缩短教学的时间,从而影响了教学工作的进度。学校领导和教师應共同对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进行协调,使二者进行良好的融合,在保证教学时间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熏陶。学校还应让教师认识到“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并且用自己的行为来对学生进行影响。
(二)融入各科教学,渗透品德教育
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应该与学校的各科教学相融合,共同发挥作用。因此,在开展各科教学的时候,学校应鼓励教师发现学科与德育教育的联系,主动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时候,都能够受到思想上的启发,实现品质上的进一步提升,使德育教育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各个年级、各个学科都要深刻探索学科与德育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予以落实。例如,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作者的思想进行认识,学习作者的优秀思想,实现精神境界的升华。在数学学科学习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让他们能够主动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发现,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美术、体育、音乐等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体素养,让他们具备更加坚毅的精神品质,使学生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推行家庭和学校合作教育方式
例如,教师以家长会的形式,将家长邀请到学校,在开展会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家长坐在自家学生的位置上,学生则需要站在教室后排旁听。然后,教师向家长分别介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直接对学生提出批评,以免伤到学生的自尊心。在完成介绍后,教师可以让家长讲一下自己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如,生活中是否过度溺爱、是否对学生的话言听计从、是否满足学生的一切要求等。当家长讲完自己的教育方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家长的看法,如家长是如何关系自己的学习的、家长在生活中是如何照顾自己的等。家长、教师和学生,三者思想得到交流,可以使三者之间得到更深的认识,如,有的学生认为家长对自己的照顾过于细致,甚至达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地步,有的学生则认为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等。最后,教师在对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做出总结,以此让家长重视学生的德育,如,提倡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减少对学生的干涉,以此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和实效性,就必须对教育方式做出合理科学的创新。学校和教师也要不断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小学六年的时光中,吸收优秀思想,投入到丰富的实践中,实现全面、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傅阳.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2]徐崔.新时代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延安大学,2020.
[3]李巧莉.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