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旭
(延边教育出版社,吉林 延吉 133000)
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中双语教学成果较显著的民族之一。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一直以来都是由延边教育出版社汉语教材编辑室编著。下面笔者将通过内容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对2006—2016版本的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的选文组合方式进行介绍,并探究其优化配置的可行性。
在选文数量上,前4册教材各分为6个单元,每单元4篇课文,每册共24篇课文;3年级用“现代文阅读”部分共8个单元,每单元4篇课文,“古诗文阅读”部分有4篇课文,共计36篇课文。其中,篇目前标有*号的为课内自读课文,标有△号的为课外阅读课文,其余为课内讲读课文。第1册的前5个单元中,每单元各有3篇讲读课文和1篇课内自读课文,第六单元为4篇课内自读课文;第2册和第3册的编排与第1册相同;第4册的前5个单元中,每单元各有2篇讲读课文、1篇课内自读课文和1篇课外阅读课文,第六单元为4篇课内自读课文;3年级用“现代文阅读”的8个单元与第4册的前5个单元编排情况相同,“古诗文阅读”则为4篇课外阅读课文。具体数量见表1。
表1 各册各课型选文数量
教材选文数量是否合适,主要是看其是否适用于教学实践。吉林省教育厅办公室《课程、课时与学分安排指导表(试行)》(2007)中规定:“汉语的1个模块教学时间为54课时,相当于1学分;汉语不分必修、选修。”每周3课时,每学期共18周上课时间。高中三年共需要修满6学分,每学期1学分,即相当于在每学期54课内完成一册书的学习。以第3册教材为例,写作、口语交际板块8项内容需要8课时,课内自读有9课需要9课时,还剩下37课时学习讲读课文,平均每课2.47课时。应该说无论是和过去的高中教材比,还是和语文教材比,朝鲜族高中教材的选文总量都是比较适当的,讲读与自读比例也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从第4册开始,课内自读及课外阅读的比重逐渐增加,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够坚持讲读与自读的严格区分,应该说,完成教学任务还是不足为虑的。
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选文系统以“阅读”板块的形式呈现,其中第1册至第4册为“阅读”板块,3年级用则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两个部分。在板块内部,选文按单元编排,各单元课文的组合主要考虑文体类型,基本按照文学文体“散文—传记—小说—戏剧—诗歌”和实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的顺序进行编排。比如,在文学体裁方面,教材的第一单元通常为散文单元,传记类文章安排在散文之后,而小说和戏剧则通常在第四、五单元,诗歌作品则从第4册开始编排;从实用文体上看,记叙文(包括叙事散文、传记等)往往先行安排,之后是说明文和应用文单元,而议论文单元则从第2册开始设置。这种模式不仅注重汉语能力培养的阶梯性,而且也使教材整体结构清晰、内容规整,为培养学生了解不同体裁作品的语言特点和审美要求奠定了基础。此外,这些文体相互间隔,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占一定权重,保证了体例和呈现方式的灵活多样及各方面语言材料有较高的复现率。按文体类型组合的阅读板块见表2。
表2 各册选文单元组合列表
在主要根据文体类型进行单元划分的同时,部分单元也结合了具体题材设置了单元主题,比如第2册第四单元是以“根”的主题进行编排的,第4册第五单元是以“个体生命的成长轨迹和意义”为线索进行编排的。这些主题的设置主要是考虑到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的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初步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册教材最后一单元都安排了4篇古文。由于新课标对古诗文学习的要求非常低,因此教材中的古代选文作品非常有限,古诗文的安排也就无法按照预先设计按体裁进行整合,不过编者也尽量在每册的一个古文单元里,安排2至3篇体裁相同或相仿的文章。比如第1册古文单元包含2篇先秦散文,第2册包含3篇“记”,第3册安排了3篇“史著”,第4册安排2篇“论说文”,3年级用的4篇都是“词”。
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的选文依照“文体观”的理念进行编排,主要是考虑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朝鲜族学生的实际情况。
汉语课程标准强调对表达方式和体裁的了解,提出了体裁要多样化的要求。首先,“文体观”能够避开主题的限制,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上更为灵活,因而更有利于保证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现象有足够的再现率;其次,不同的文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类作品在语言和思想方面的层次和深度,能够更加系统地进行体裁的逐步过渡;再次,按体裁进行分类,能够形成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方式的分类学习,对于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学习汉语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有利;最后,学生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按“主题”设置单元的模式已经驾轻就熟,并在初中学段开始向按“文体”设置单元的模式进行过渡,到高中阶段完全可以将“文体观”的编排方式体现得更加突出,以利于学生汉语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新课标高中汉语教材正是依据这种理念对选文进行编排,并按照选文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的双轨模式进行分类的。即,实用文体“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一些固定程式的应用文”;文学文体“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以及寓言、童话、曲艺、民间故事等”。同时,把常归入记叙文的消息、通讯、随笔、小说、人物传记、回忆录等分别划入更接近其体裁属性的应用文、散文、小说之中,散文体传记和回忆录因其具有纪实性和文学性双重特点,我们将其单独设为“传记”类。这些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各自独立组成单元,分布在每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每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则集中编排了古代作品。古代作品的编排着重考虑其可读性和典范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文体,相对来讲规律性和阶段性体现得并不十分明显。编排的古诗文主要包括先秦散文、游记、历史和神话故事、论说文、诗词等。
依据以上理念,新编高中汉语教材主要以文体类型整合单元课文,同时通过单元中的具体学习活动强化人文精神。统计发现,整套高中教材共33个单元中,仅有2个单元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人文主题单元,相对来讲略显单薄。尽管小学和初中教材已经通过大量的主题单元模式关注到了对学生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但高中教材选文的整体难度却有了大幅提升,其内涵更加深厚,境界更加高远,意味更加深长,依然需要对一些主题思想相近的选文进行相对集中的阅读体验和品鉴,以帮助学生实现对个体、家庭、自然,乃至社会、国家、世界的更深层的领悟。尤其是在已经处于汉语素质培养阶梯序列高层的基础上,在文体相互间隔较紧密的阶段(比如3年级用,出现了3个散文单元和2个传记单元),是可以打破这种文体的循环,在其中设置一两个人文主题单元的。对此,我们将在新一版教材的编写方案研讨过程中进行进一步论证。
古代作品的选编对其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有一定要求,一方面要使学生能够了解大概内容,在“适量”和“适度”上做文章,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传统文明和文化的传承。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符的。在未来的选编过程中,可以在选文难易程度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阶梯性方面再做一些努力,以使古代作品的整体结构更加清晰明朗。
下面我们将分别统计分析古代作品和现当代作品按体裁分类的情况,其中外国作品由于均为现代汉语译作,在此也将其列入现当代作品进行统计。
从表3所列统计数字来看,新课标高中汉语教科书中古代作品选文按体裁分类最多的是散文。主要分为两个重要时期,即先秦散文和唐宋散文。15篇散文作品中,先秦散文有9篇(其中有3篇汉晋散文,这3篇均为托古之作或内容上属于记录先秦历史,风格上与先秦散文更接近,所以在此暂将其计为先秦散文),东晋散文1篇,唐宋散文4篇,清代散文1篇。韵文作品一共有5篇,包括唐代歌行体诗1首和宋词4首。此外,还有白话小说和京剧剧目各1部。
表3 古代作品按体裁分类统计情况
教科书阅读板块的古代作品中,散文作品最多,其次是宋词作品,其他韵文作品、白话小说及戏剧作品比较少。古代作品体裁中较重要的“元曲”则体现在“诵读积累”板块。此外,还有一些属于该朝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或体裁却没有被选入,比如“诗经”“楚辞”“汉赋”等。教科书古代选文所涵盖的体裁之所以会出现不均衡的情况,与新课标学习要求、教学实际情况、各体裁文章的发展特点及文学的正统观念均有一定关系。
在选文体裁的优化配置方面,可以将诗歌类型的古代作品全部纳入“诵读积累”板块,作为课文的“古诗文阅读”只选编“古文”作品。同时,在“诵读积累”板块,努力权衡诗歌作品的各种体裁。“文”的方面,在保持散文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权衡时代分布,使先秦、唐宋及其他朝代的作品有一个更合适的配置。在小说、戏剧方面,为进一步培养阅读兴趣,应考虑增加一到两篇文章。
如表4所示,全套高中教科书中各类体裁作品均有体现,在体裁的多样性方面基本达到要求。110课现当代作品选文中,实用文体有40课,文学文体有70课,两者比例为4∶7。如果将文学文体中的传记和叙事散文归为“记叙文”一类的话,实用文体篇数则达到了61篇,占总课文数的55%。从这一比例来看,高中教科书整体上是非常重视实用文体阅读要求的,同时对于文学文体的呈现也比较到位,基本做到了二者的平衡,有利于培养学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汉语素养。从各种体裁数量对比来看,实用文体的记叙文(传记和叙事散文)篇数最多,达到21篇,其次是议论文和说明文,应用文则最少。这一比例也是比较合适的。文学文体中,散文的比重最大,这是因为散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写实生活,展现人格,在汉语教育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最为直接的作用。同初中选文相比,高中选文增加了戏剧作品,传记类文章数量大幅增加,同时童话、寓言、神话传说类作品没有入选,这体现了新课标在体裁方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要求。
表4 现当代作品按体裁分类统计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发现朝鲜族高中汉语教材在选文组合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的环节。比如,在坚持“文体观”单元组合模式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增加一两个人文主题单元;要对单元体裁的循环搭配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更加均衡;古代作品应在有限的选题数量内使各种体裁有一个更恰当的配置等;现代文作品要更注意创新性和典范性,对于有特殊教育功能的文体要进一步进行整合归类。
希望本文的简要介绍能为日后的教材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