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中的特色词汇德语翻译策略研究

2021-12-03 22:49王小琼
蚌埠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德语时政译者

朱 越 ,王小琼

(合肥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014年,人民日报创建人民网德文版,面向德语国家网民,翻译有关中国时政、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2016年,党中央提出“支持央媒走出去”战略,为新闻外宣注入新的动力。在新闻外宣工作中,时政新闻涉及国际、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涵盖丰富的时政信息。词汇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梳理时政新闻中的特色词汇、规划翻译策略,是译前准备的第一步。时政新闻报道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1],人民网德文版时政新闻取材人民网,选取德语国家密切关注的国际大事、中国事件、领导人互访等新闻向德语国家传播。在时政新闻报道的汉德翻译中,第一步是解决词汇问题,词汇翻译关系时政新闻的语言表达,影响时政新闻在海外的接受度。特别是隐喻词语、四字结构词语、高语境词,具有时代性、政治性、富含文化信息等特征,为翻译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德国翻译学家库斯茅尔在《理解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环境让词汇焕发生机[2]。时政新闻词汇植根时政新闻这一语言环境,与时俱进,时代性强。例如,2020年6 月7 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相关报道中的“阻击战”“保卫战”“人民战争”等词语,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意义。时政新闻词汇及其翻译关乎中国的国家形象,时政新闻词语同时也富含文化信息,例如,“各国应为人类发展计、为子孙后代谋”“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展现了中国主张。

在2018年中国国家形象海外调查中,海外受访者被问及平时不太接触中国媒体的原因,19%的人表示新闻翻译的语言表达不地道[3]。从调查结果来看,译者的语言表达是中国媒体在海外传播的影响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处理词汇问题,其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新闻在海外的接受度。周领顺在《译者行为批评: 路径探索》中探究时政新闻编译;吴昊龙从功能翻译理论探讨汉语新闻德译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4]; 张瑞玲、陈正华对中国日报新闻热点词汇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梳理研究[5]; 关熔珍、罗薇薇围绕如何更好地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和文化尊严,探究时政热词英译策略[6]。然而,有关中文特色词汇如何译入德语的研究不多,这其中,李维和钱叶萍论证了中国特色词汇德语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 董琦举例说明翻译策略的应用,对比英译策略和德译策略的不同之处[8]。然而,结合时政新闻语境梳理出汉语特色词汇的相关研究尚显空缺,针对不同类别的特色词汇缺乏比较明晰的、可供运用的翻译策略。新闻语料不断更新,特色词汇也与时俱进、层出不穷。梳理出隐喻词语、四字结构短语、高语境词等特色词汇,结合实例论证归纳其翻译策略,为翻译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对提高外宣新闻在海外的接受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时政新闻中的特色词汇

无论哪国语言,时政新闻词汇皆具有时代性、政治性、文化性的特征,同一性构成了翻译的可能性。翻译的第一步就是解决词的问题,两种语言间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很少[9],在两种语言词义间的对等关系上,科勒在《翻译学导论》中划分为五种情况,即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一对无、一对部分[10]。总而言之,在语际转换中,当源语语篇的翻译单元不能通过一对一的译语译码重现,词汇、语法、修辞功能发生改变时,则构成了翻译的难点。

德国翻译学家高利希探究由语言差异、交际场景转换及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难点[11]69-75。笔者从三个维度出发,认为有三类特色词语为翻译带来挑战,即隐喻词语、四字结构词语和高语境词。第一个翻译难点即两种语言之间特有的翻译问题,源自语言系统结构的差异,语言之间字面上保持对应,实际上内涵意义不对应的词语问题常常存在,例如:若把报道脱贫攻坚相关内容中的“摘帽”一词译作“den Hut wegnehmen”(脱去帽子),则忽视了隐喻这一修辞手段。诸如此类的还有“米袋子”“菜篮子”“饭碗”“钱用在刀刃上”等词语,如何让隐喻词语的翻译通俗易懂,同时也不失源文特色,这就增加了翻译的难度。第二个难点即由于交际场景转换带来的翻译困难。在汉语中,中国作者喜好大量使用四字结构词语或排比、重复等修辞手段。而德国人认为,重复、排比,不断复现同样的语篇成分使篇章单调乏味。因此,提高译语语篇在德语国家的接受度,也是译者面对的挑战。第三个翻译难点即两种文化之间特有的翻译困难,汉语新闻报道叙述方式较为含蓄,译者同时介入两种文化,遣词造句也具有挑战性。

1.1 隐喻词语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将具有相同特点的不同事物通过隐喻串联起来,使得表达更加形象丰富[12]。新现象和新事物催生新的隐喻词语,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有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阻击战”形象描绘了疫情防控任务之艰巨,意在动员激励中国人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由“人类命运共同体”衍生而来,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大局意识,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风雨同舟、守望相助”赞扬了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团结一致。近年来被多次提及的“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侧重点也有所转移,之前代表的是食品短缺,现在国家更多地关注于物价稳定。

源语和译语并非同时兼备隐喻这一修辞手段,故而部分隐喻词语在德语中表现为词义空缺,即科勒提出的“一对无”的情况。例如,“摘帽”一词常见于中文表述,常见的搭配为摘帽指标、摘帽标准、摘帽程序等,意味着脱贫成功,脱贫攻坚显现成效。这种隐喻在德文语境里并不存在,“摘帽”一词会让德国人联想到社交场合的脱帽礼,这样的理解很难把握该隐喻背后的内涵。

1.2 四字结构词语

汉语四字词组的运用让语句表达言简意赅、形式整齐划一[1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为ABCB 结构的叠词词语,“收、治、检、隔”等四个一连串的动词精准概括了中国的防疫措施。在报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时代背景的新闻中,“久久为功”为AABC 结构的叠词词语,凸显我国的长远打算,坚定海南自贸港建设。与德语不同的是,汉语具有意合性,在语素组合成词时,较少地受到语法的约束,故而译入德语中,翻译需要完善德语译文中的语法框架。

1.3 高语境词

霍尔认为,文化是处于高低语境两端的一个连续体,高语境文化的人在交际时偏向间接的交流方式,绝大部分信息受制于交际的情景和环境,语言所负载的清晰的信息相对较少。低语境文化的人在交际中将语言赋予大量清晰的信息,偏向直接的交流方式。译者在汉德翻译时,是一个从高语境向低语境转换的过程[14]。比如:中国外长王毅于2020年7月9 日的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的致辞中,呼吁“中美双方不另起炉灶,更不强行脱钩”表达了中方对双方合作的理解,“不同制度及文明和平共处之道”体现了中国人崇尚和谐的理念。在译文中,译者的任务是挖掘源文中的信息,并传递出来。

2 特色词汇的德语翻译策略

在运用翻译策略前,译者首先应该明确译文的翻译目的,翻译目的会影响段落、句子和词汇的翻译。在有关国际事件、国内事件、中德关系、中欧关系的报道中,信息内容的传递为第一要务。在有关表明中国主张、中国态度的新闻及评论中,翻译关乎国家形象的塑造,旨在明确态度,让国外受众更好地听到中国声音。

2.1 把握隐喻的语言内涵,结合直译与意译

直译指翻译时尽量保持源文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语言手段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15]。意译区别于直译,指译者更侧重译出读起来自然的目标文本,而不是完整保留源文措辞[16]。古往今来,学者从直译与意译的角度探讨佛经、圣经等诸多典籍的外译。就时政新闻词汇而言,直译与意译的综合使用对于隐喻词语的处理有颇多启示。借用翻译学者库斯茅尔的话,翻译同时参加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且时政新闻翻译面向德语国家,为了照顾受众的接受能力和阅读兴趣,译者有时需要采取意译法,寻找源语与译语同时兼备的隐喻。例如:

例1: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

译文: Alle Chinesen gingen gemeinsam durch dick und dünn,halfen einander

例2:贫困县全部摘帽

译文:alle armen Kreise dieses Etikett abstreifen例3:“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译文: der Provinzgouverneur tr gt die Verantwortung für die“Reiss cke”,also für die Getreideversorgung

以上实例均出自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若拘泥于原文,直接取汉语的形象译入德语则不够贴切。例1 中的“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为并列短语,在德语中有一个对应的熟语:durch dick und dünn gehen,原义为陪同某人穿过一片树木茂盛的区域,引申义指同甘共苦,运用意译法再现了源文语境中的隐喻内涵。例2 中的“摘帽”这样的汉语词没有对应的德语词,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将其意译为“所有贫困县撕掉贫困标签”,既清楚又形象。“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是国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出台的一项制度。在汉语这一高语境文化里,一些不言而喻的成分被省略,但译入德语时不能省略。译者对“米袋子”有必要做进一步阐释,即粮食供应。

例4:疫情防控阻击战

译文:einen Krieg zur Vorbeugung und Bek mpfung der Epidemie

例5: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译文:eine Gemeinschaft für Gesundheit der Menschheit

例4 中直接将汉语的“战争”一词译为Krieg,体现了疫情防控任务的艰巨性,此处加上介宾短语进行修饰,解释说明战役有关疫情防控阻击,译法更为生动。例5 中的“卫生健康”为联合词组,两个词语的意义相近,故而译为: Gesundheit。译者在上述的词语翻译中,运用直译法忠实再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传递中国理念。

2.2 考虑四字词语的交际场景,适时增删信息

译者需要考虑交际场景的切换,汉语中高度凝练的四字词组有些以叠词词语呈现,在汉语中可以作为强调的手段,而德语国家读者觉得陌生、单调,译者可隐含部分字词。除了叠词词语之外,还有一些独立使用的四字词语,由于词义高度凝练,则需要扩展意义[17]。

汉德翻译家高利希在其著作《笔译与口译教学法手册》中指出,由于源文和译文表达习惯的差异,译者可扩展或压缩源文中的一些内容[11]93-95。中国翻译家黄忠廉将这种翻译策略定义为增译法与减译法。由此可见,德国、中国翻译学者均提倡适度地增删信息。详见以下实例:

例6: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

译文: alle sollen am m glichsten aufgenommen,behandelt,getestet und isoliert werden

例7:降准降息

译文: Instrumente wie die Senkung der Mindestreserves tze und Zinss tze

例8:敢于斗争、敢于负责

译文:der Kampfgeist und Verantwortungsbewusstsein

例6、例7 展现了ABCB 结构的叠词词语,原文里反复出现的动词起到增强气势的作用。在例6中,译者避免在短短的译文中出现重复的语言现象,故而把中国的防疫措施凝炼为一句口号,体现“收、治、检、隔”等四大行动,且补充了该短语中缺失的主语。

在例7 中,央行在疫情时期推出的举措也反映了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切,“降”是重复的动词,在译文中化为动名词词组,并扩展显化“准”和“息”的定义,让读者了解指的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清楚中国政策。例8 展现了排比形式的四字词语,按照字面意思的翻译会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故而在翻译时,译者进行词类转换,将“敢于斗争”凝练为“斗志”,“敢于负责”凝练为“责任心”。汉语中的动词词组转换为德语语篇中的动名词结构,符合德语国家读者的阅读习惯。

2.3 揣摩高语境词,必要时采取解释性翻译

翻译学家库斯茅尔指出,相比英、德两国之间,中国与德国的文化重合处较少。在汉语这一高语境文化中,有许多内敛、含蓄的词语,德语受众通过表面文字很难体会其蕴含的信息。柯坦分析语言转换,并指出译者在将高语境语言译入低语境语言时,应寻求信息、突出信息[18]。在翻译实践中,解释性翻译倡导为了实现译文的功能和目的,在译语语篇之中给予某些辅助理解的“解释”[19]。详见实例:

例9:中美双方不另起炉灶,更不强行脱钩

译文: Die Entwicklung der bilateralen Beziehungen betreffe nicht nur die Interessen des chinesischen und amerikanischen Volkes,sondern sei auch für die Zukunft der Welt und der Menschheit von gro er Bedeutung

例10:不同制度及文明和平共处之道

译文: Wir hoffen,dass die USA ein objektiveres und umsichtigeres Verst ndnis von China aufbauen und eine rationalere und pragmatischere China-Politik formulieren k nnen

例11:隐瞒没有出路,“甩锅”不是前途

译文: Was verstecken die Vereinigten Staaten noch? Wie viele weitere Menschenleben werden verloren gehen,wenn die Regierung nicht angemessen auf das Coronavirus reagiert?

例9 体现中方对于中美关系的正确态度,考虑到了中美双边关系不仅影响两国人民,而且对于世界和人类有重大意义。译者有必要阐述这些信息,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中国的大局意识。例10 中有关“和平共处之道”是基于中美关系紧张的事实,德国读者在了解状况后,译者补充阐明中方立场,即希望美国加深对中国的理解,减少误解,对华政策有必要进一步理性化。例11 出自新闻评论,评论员立足美国政府疫情期间不作为的新闻事实,在译文中,译者运用反问句,增强语气,“如果美国政府应对疫情不及时行动,还会有多少人丧生”,激发思考,展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坚定立场。

应对三类特色词汇,思考、归纳其相应的翻译策略,为翻译实践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然而,三类特色词汇仅仅是翻译困难中的冰山一角,而翻译策略也并非局限于上述几类。当代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荷尼西把译者的工作比作西西弗斯推石头,往复循环,从译文的目的出发,把握源语词汇、语句的特色,再拟写出合适的译文。在新闻外宣工作中,除了毅力,译者也需要有反思意识和责任意识,为提高译文的接受度不断努力。

3 结论

新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时政新闻词语具有时代性、政治性和文化性。德国翻译学家高利希为翻译难点分析搭建理论框架,本研究发现译者在语言、交际场景、文化方面遇到的三类特色词汇富有挑战性,即隐喻词语、四字结构词语及高语境词。实例解读译者在隐喻词语中采取的两种翻译策略——直译与意译。在面对汉语交际场景下的四字词语时,适时增删信息。在高语境向低语境转换时,译者在必要时需要运用解释性翻译策略。希望笔者对特色词汇的解读及翻译策略的使用可以吸引更多翻译工作者关注时政新闻词语的外译,优化非通用语种的翻译实践工作。

猜你喜欢
德语时政译者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时政要闻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时政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