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宝 ,张 鑫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新时代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劳动教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教育不仅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还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对于树立、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壮大社会人才资源队伍贡献人力资源。随着新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由学术型向应用型、技能型转变,高校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中层次较高的群体,其劳动观念和技能水平关系到社会发展水平,为了进一步彰显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新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需要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重要路径的劳动,也是获得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必经之路。在当今,高校将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学习,深入基层,亲临一线,感受生活,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品质。”[1]首先,劳动是全面教育的内生动力。这进一步表明,劳动教育具有指向性,体现“为了劳动而教育”的思想。其次,劳动教育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在这里,劳动则成为教育的手段,体现“通过劳动而教育”。再次,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并不仅仅指传统意识中的生产劳动,而是有着更广泛的范围,包括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因此,从劳动教育的形式来说,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偏重于理论学习的劳动教育课程,二是倾向于实际锻炼的劳动实践活动。
从劳动教育实施的主体来看,《意见》中关于劳动教育内涵的论述,涵盖大中小学。这就是说,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劳动教育既是推进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2]。同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确定劳动教育的范围并选取适当的劳动形式。简而言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劳动教育,即根据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结合地方教育发展和院校培养模式,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课程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必然要成为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将成为学校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以及劳动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度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不但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最终目标,也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坚守的最重要底线,要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落实到学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体系中。劳动是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凝结着劳动者的智慧和才干,是劳动者应用其体力和智力,通过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并以其内在尺度去衡量客观世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劳动育人价值的体现。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意义上来说,劳动教育就是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且创造社会价值的身心体验活动,具备劳动技能、劳动素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是应用型高校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保障课时充足。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劳动观,具备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和精神,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高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而劳动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多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以致用让教学真正实现与社会接轨[3]。
知行合一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劳动过程是“知”与“行”相结合的纽带,借助劳动,学生实现了从“知”的理性认识到“行”的实践飞跃,进而通过“行”的实践深化对“知”的认识。劳动过程,不仅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其爱劳动、会劳动。“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总方针,为高校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由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决定的。新时代条件下,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具体形态必然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劳动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更是人自身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这一意义和价值并没有改变。劳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高校综合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科学系统地推进劳动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使劳动教育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打造劳动教育特色样板,形成一批符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能复制推广的教育模式,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重点探索的课题之一。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
现阶段,大多数学生认为单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是低学历的人,且普遍认为做体力劳动太辛苦,不体面也没有地位,在职业选择中更倾向于白领与管理岗位,在日常生活中劳动意识也较为淡薄,尽量逃避甚至不屑于劳动,忽视了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在观念层面,将劳动视为低层次的社会需要。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度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受传统观念影响,智育教育一直受到重视,虽然许多高校也开设了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但是形同虚设。表现为:一方面,劳动教育的应占比重很低。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在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特别是课程设置中缺乏劳动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其教学资源的分配也较少,劳动教育很难真正达成育人目标,导致其脱离了综合育人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并没有专门制定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没有专职教师任教,也没有系统的学分规定、课时要求、考核办法,劳动教育仅仅在学生的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表层活动上有所体现。教育内容缺乏教育性和思想性,主要集中在缺乏标准的简单体力劳动上[4]。
受教学时间、空间及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制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为单一。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支配者,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取决于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强弱,不利于学生走向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提高。目前教师理念跟不上课程改革的发展,原来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经不适应课程改革的推进,加上课程改革的工作量大、难度高,使得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5]。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门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文件,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宣讲也不强,高校的劳动教育长期存在着教育观念偏差,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和大学生自身未能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所在等方面。
劳动教育对于树立、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壮大社会人才资源队伍,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为此,高校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目标,全面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知识,增强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劳动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如社会调查、勤工俭学、义务劳动、科技活动等,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技术,锻炼技能,进而提升技能水平,并且能够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为个人梦的顺利实现奠定素质基础[6]。在逐步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可以巧妙借助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发展,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有意识地植入劳动精神,使“劳动实践课程”成为劳动教育理论育人的重要方式,打破劳动教育“孤岛效应”[7]。高校要想弘扬劳动精神,需要强化劳动教育、深化劳动精神,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实现思想教育先行,促进劳动教育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劳动教育专业构建,开辟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真正理解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立志肩负起“劳动托起中国梦”的时代重任。切实加强劳动实践锻炼,精心组织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引导大学生在广阔的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大熔炉中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8]。
纵观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窄化。这折射出劳动教育目的“偏离化”,教育观念“固有化”,教育方式“单向化”,教育途径“去身体化”等价值困境。当前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全面教育的根本要求,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只有通过认知新时代劳动的“变”与“不变”,践行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融合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关系,把握劳动课程开发的时代性,体系化、协同化、原则化,以课程编制的“四段论”为基本,才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的课程目标,丰富劳动资源的课程内容,优化劳动配置的课程实施,提升劳动效果的课程评价,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构建。除设定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灵活地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并鼓励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除了开设新课程外,要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情况,推动劳动教育与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有机结合。
健全开放共享的劳动教育资源体制机制,构建劳动教育资源统筹优化配置的协同育人劳动教育格局。学校要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职业四大关键能力,加大劳动价值观培育,加大劳动操作和劳动技能、实验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中有机融入劳动实践教育内容。统筹各类社会优质资源,鼓励学校利用社会大课堂,给学生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服务等劳动实践,建立“农业+”“工业+”“旅游+”“商业+”等各行业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因地制宜,建设一个规模适度、运行规范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对个体现有思想道德的知识和观念进行检测、验证和反馈的作用。”劳动实践是大学生从课堂走向职场过程中最好的中转站和加油站,大学生活的实践经历和收获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未来的价值取向和职业发展。同时,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生活素养的培育都不是仅仅依靠言语就能传达的,更多的是需要大学生通过实践去品味、去体会。大学生不能是只做劳动的旁观者,必须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相融既有利于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又能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的时代特征,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培育社会发展所需的有担当、有能力的创造性劳动者。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成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而进行的理念更新与模式变革,二者在结构上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性。从同构共生的系统思维看,二者具有在教育目标上的互利性、教育内容上的关联性、方式方法上的共通性、师资队伍上的互借性[10]。因此,可以通过“进阶式”教育目标设计,“呼应式”课程体系设置,“贯通性”实践体验训练,“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二者紧密结合,双向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