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刚
(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南通 226001)
脊柱结核患者在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中的占比较高。近年来,抗结核药常被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治疗中。部分脊柱结核患者的椎体严重受损,导致其发生脊柱后凸畸形[1]。病情严重的脊柱结核患者可发生神经损伤,使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不佳[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5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41 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41 例患者中,有男26 例,女15 例;其年龄为34 ~76岁,平均年龄为(56.60±11.27)岁;其红细胞沉降率为26 ~120 mm/h,平均红细胞沉降率为(67.24±14.09)mm/h;其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为22 ~118 mg/L,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为(59.35±10.78)mg/L;其平均Cobb’s 角为(26.56±5.06)°;其椎间隙的平均高度为(10.96±2.40)mm;其VAS 的平均评分为(6.25±1.09)分;其中,病灶位于胸椎的患者有18 例,位于胸腰椎的患者有2 例,位于腰椎的患者有21 例;单椎体受累的患者有6 例,双椎体受累的患者有25 例,受累的椎体数>3 个的患者有10 例,其受累的平均椎体数为(2.78±0.23)个。入院前,有低热、盗汗症状的患者有22 例,发生椎旁脓肿的患者有26 例。
术前,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对患者进行4 周以上的抗结核治疗。对部分炎症控制缓慢的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营养支持。在B 超或CT 的引导下对有严重脓肿的患者进行穿刺治疗,并为其留置引流管。使用头孢菌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对其进行保肝治疗。当患者血红蛋白的水平>100 g/L 及红细胞沉降率<50 mm/h 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对这41 例患者均进行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患者取俯卧位。以病变椎体为中心,采用后入路在正中位置做一个手术切口。充分显露患者的病变位置至椎节段的上下关节突。为患者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其病变节段间隙的上下椎体,恢复其脊柱的生理曲度及椎间隙高度。对存在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使用连接棒适当撑开其椎体,对脊柱后凸的部位进行固定矫形。充分显露患者的病灶,清理脓液、坏死骨组织及结核肉芽肿,直至暴露出健康椎体及新鲜渗血。对存在脊髓压迫的患者进行椎管减压,清理其椎管内的肉芽组织。用生理盐水和异烟肼的混合药液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将未被污染的减压骨块、人工骨及利福平粉放置到患者病变的椎间隙内,为其留置1 ~2 根引流管。术后第4 周,对患者进行腰背及四肢肌功能锻炼指导。术后第6 ~8 周,对患者进行负重站立训练指导。术后,对患者进行12 ~18 个月的常规抗结核治疗。
观察这些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的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Cobb’s 角及椎间隙的高度。
对这41 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为205~335 min,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66.26±24.15)min ;其术中的出血量为390 ~1240 mL,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763.09±60.26)mL。术后1 年对这41 例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这些患者均未发生血管损伤、器官损伤、脊髓损伤、内固定物脱落或松动等并发症,其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达到骨融合的平均时间为(149.02±2.90)d,其病情均未复发。接受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红细胞沉降率为(67.24±14.09)mm/h,其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为(59.35±10.78)mg/L,其平均Cobb’s 角为(26.56±5.06)°,其VAS 的平均评分为(6.25±1.09) 分,其椎间隙的平均高度为(10.96±2.40)mm。接受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红细胞沉降率为(25.90±4.90)mm/h,其C 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为(14.03±3.37)mg/L,其平均Cobb’s 角为(15.22±2.09)°,其VAS 的平均评分为(2.09±0.45) 分,其椎间隙的平均高度为(18.20±4.06)mm。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更低,t=15.986,P<0.05 ;其C 反应蛋白的水平更低,t=18.348,P<0.05 ;其Cobb’s角更小,t=8.309,P<0.05;其VAS 的评分更低,t=19.034,P<0.05 ;其椎间隙的高度更高,t=6.208,P<0.05。
脊柱结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关节结核。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低热、盗汗、消瘦、腰背疼痛等。脊柱结核为继发病,其原发病为肺结核、消化道结核或淋巴结核等。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感染结核杆菌可导致其罹患脊柱结核[3]。脊柱结核患者可发生残疾,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尽早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进而改善其预后[4]。脊柱结核患者的椎体组织受损、出现脓肿,可使其脊柱丧失稳定性,易导致其出现脊柱后凸畸形的情况,进而增加治疗的难度[5]。对大部分脊柱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对存在神经损伤、脊柱后凸畸形、椎体受损等情况的脊柱结核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不佳,需对其进行手术治疗[6]。结核病灶清除术常被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治疗中。根据入路方式不同,结核病灶清除术可分为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术和后路结核病灶清除术[7]。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术的优势在于可通过胸腔或腹腔清除病灶,且对椎弓根的完整度无要求,但该术式对患者的损伤较大,经胸腔进行手术操作可损伤心、肺及胸腔内的血管等组织,经腹进行手术操作可损伤肠道或污染腹腔,进而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后路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操作较为简便,可对结核病灶进行环形清除,进而可保障手术的疗效[9]。在本研究中,对41 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较好,术中对其损伤较小。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在保证其脊柱稳定的基础上,全面清除其坏死组织,彻底清除病灶,有利于纠正脊柱畸形。在清除脊柱结核患者的病灶后,用自体骨及人工骨对其进行植骨内固定,可缩短其骨融合的时间,加强其脊柱的稳定性,促进其术后康复,进而缩短其术后住院的时间[10]。对接受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可促进其术后康复,改善其预后。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其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