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心理学对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学科学习动机激发的实践研究

2021-12-03 12:48集美工业学校傅贝颖
亚太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潜意识归因学习动机

集美工业学校 傅贝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下文简称“学考”)是根据中职学校课程标准,用于衡量中职校学生达到专业学习要求程度的一种新型考核方式,是学生完成中职教育后首次面临的竞争与选拔。如何有效帮助学生迎战学考,关键在于从内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方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运用潜意识心理学于实际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一次创新的大胆尝试。根据统计,学习动机激发的研究已非常成熟,但从潜意识心理学的角度激发学习动机的研究却少见。该领域的研究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为学业水平考试的英语教学提供创新角度,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优化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变学生的学习动因,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英语成绩。

一、理论探析

(一)学习动机

我们可将学习动机定义为引起个体的学习行为,并维持这种学习行为,是这种学习行为朝向某一学习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对个体的学习行为进行强化,其行为背后的动机也会同时得到强化,根据学生需要科学运用奖励和惩罚能达到强化学习动机的效果。学习动机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在行为之后对自己行为成败的解释会影响后续行为动机的强弱。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或运气不好等不稳定因素,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行为的保持。学习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它能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能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其形成的因素有个人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状态、情境状态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寻找榜样、基于事实基础的言语引导、设置合理的任务难度和学习期望、营造和谐学习氛围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在中职学校中多数存在着低趋高避型(逃避失败者)、低趋低避型(失败接受者)学生。前者更看重逃避失败而非期望成功,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受高度的焦虑和紧张;后者则自我放弃,不接受任何有关能力的挑战。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二)潜意识心理学

潜意识心理学概念是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的,首次由莱布尼茨以“次要知觉”的概念提出。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建精神分析学派,以此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从此形成一门以研究潜意识心理为主的科学心理学。若能利用潜意识心理学中的某些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笔者在参阅潜意识心理学相关文献中了解到几个重要概念,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尤其是学考英语教学中,相信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发挥作用。

1.圆桌效应

人们把围坐圆桌开会所产生的平等、亲切、和谐感觉的心理效应称为“圆桌效应”。

2.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就像登门槛时要一级一级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3.角色效应

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

4.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5.蚂蚁效应

蚂蚁效应强调团队的力量,即个体的力量是弱小的、有限的,但当个体组成一个团结合作、配合默契的团队时,其力量就是无穷的。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潜意识心理学对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学科学习动机激发的实践探索

(一)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学科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的“学”

笔者将作为实验组的4个班级作为问卷调查对象,从学习动机调查结果分析得出,超过半数的学生对学考考好归因为运气好,对学考考不好归因为努力不够、英语基础薄弱。因此,根据学习动机的归因理论,大多学生倾向于积极归因,这很有利于其保持积极正向的学习动机。对于教师教学的期待,学生表示切实的目标、适当的策略、轻松的氛围、教师的认可、及时的反馈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教”

笔者同样将作为实验组的4个班级作为问卷调查对象,通过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分析得出,英语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做到了通过鼓励认可学生、良性的沟通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二)潜意识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对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学科教学的现状分析,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干预,笔者尝试采用以下潜意识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对教学策略进行改良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1.圆桌效应——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改变学生座位分布,尝试以小组为单位围圈而坐,营造类似圆桌开会的和谐氛围,教师也可在讨论中加入圆桌,与学生面对面近距离沟通,给予学生亲切感。备战学测已有压迫感,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多使用激励性、幽默性的语言,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于学习困难的焦虑逐渐缓解,更有利于其理解掌握知识点,主动学习自然发生。

2.门槛效应——设立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

因材施教,为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对于职校学生而言,英语基础普遍较弱,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考虑到其自尊心脆弱、容易自卑的心态,教师应该在一开始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设立容易完成的目标,以培养其信心为首要前提。在对学生学习动态监控观察的基础上,适时再做调整,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增强自信和自我效能感,维持学习动力。

3.角色效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虽然学测课型多偏向语言点阐述与试题讲评,较基础英语课缺少趣味性,教师仍应该注重教学策略,避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风格,适度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转“被动学”为“主动学”。例如,让学生轮流以小组为单位,以当堂课学习的知识点为内容,编制一份简易的测试卷用于下堂课的课前小测。角色的转换让学生多了一份责任感和荣誉感,无论是低趋低避型还是低趋高避型学生,自我价值感得以提升,也更愿意主动用心学习。

4.暗示效应——正面暗示调控学生思想情绪

通过奖励策略不断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保持学习积极性。其中,对于在课堂提问或阶段考试中表现进步的学生都应适当给予表扬,奖励应以精神方面为主。对于表现失利的学生,课上与课下应加以言语劝导,引导其将失利归因于努力不够或运气不佳等不稳定因素,维持学生自信与学习积极性。

5.蚂蚁效应——营造团队合作氛围

按照自愿原则,合理组建团队,每组平均分配高、低水平学生。例如,高水平学生可以通过向低水平学生复述所学来巩固知识点,低水平学生也可以向高水平学生及时求教,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增强复习效果。再如,在课堂教学英文写作训练环节,小组成员提出各自观点,分享探讨,在思想交流和碰撞中提升写作水平。通过蚂蚁效应的运用,学生在团队合作互助中逐渐增强自我效能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

通过对实验班级长达一学年的实验和观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普通对照班有了明显提高,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有所消除,其学考英语阶段性考试成绩逐步提升,并在同年级中始终保持领先。由于无法完全排除其他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干扰因素,因此实验效果的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总体而论,潜意识心理学的相关概念运用在学考英语学科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

运用潜意识心理学相关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给课堂注入活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复习效果,并帮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缓解应试焦虑,养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在理论意义上,为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学科教学策略提供了创新思路;在实践意义上,也为其他学科的复习提供了借鉴参考。该教学策略的尝试在短期内收效甚微,需要一线教师长期坚持,付出耐心与恒心,助力学生在学考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潜意识归因学习动机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