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矿井火灾防治双语教学探索与思考

2021-12-03 12:48太原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唐一博
亚太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双语矿井

太原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 唐一博

一、矿井火灾防治双语教学开展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国家及地区之间联系愈发密切,相应的高端双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倡导设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也特别指出,要“面向世界”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旨在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实情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双语人才培养道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高校各专业的双语教育蓬勃发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仅需要突出外语特色,还需要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内涵,对教学方法与技巧提出更高要求。怎样依托双语教学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一直是高等教育从业者关心的热点之一。作为安全工程的特色专业课程,矿井火灾防治技术是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必选的主干专业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和掌握矿井火灾防治的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运用矿井火灾防治的技术能力,为进一步独立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实践问题,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创新奠定基础。同时,矿井火灾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灾害,困扰着世界范围内主要产煤国的煤炭开采、运输、储存。如何借鉴矿井火灾防治技术在国家领域内先进的前沿技术?如何就复杂安全工程问题在跨文化、跨学科以及不同学历层次的背景下,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并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这些问题都是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太原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在学生的培养上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矿井火灾防治技术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的实践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笔者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对矿井火灾防治双语教学改革与探索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二、矿井火灾防治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对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的生源不同、英语掌握的程度不同、接受的能力不同,适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应探究符合学生不同思维特点和不同水平程度的双语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工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难点。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有效手段降低双语教学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接受或喜欢这种教学手段,也是需要改善的重点。英语和汉语使用的比重问题(纯英语授课、以英语为主或以汉语为主),由于学生普遍缺乏英语的语言使用环境,部分学生英语阅读的水平相对比较高,而用于日常交流的听说水平比较差,双语教学实际承担着专业教育和语言教育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英语学习和表达能力,同时兼顾专业知识的获取是教学中需要平衡的重点。适用于矿井火灾防治技术双语教学的配套中英文教材在国内外专业教学方面尚属空白,现有的英文教材和国内中文教材的体系差异较大,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配合要求。中文教材的特点是重视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在知识点的分析上细致深入,学生的学习效率高,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点信息,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但是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存在不足。用作双语教学的外文讲义要难度适中,条理清楚,逻辑性较强,内容安排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先进性,语言规范、简明易懂。因此,对讲课内容进行归纳,编撰合适的双语讲义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一个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系统地研究并形成自己特色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且循序渐进地、不同层次搭配地稳步开展双语教学工作,以引导学生逐步地适应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并且保证矿井火灾防治技术双语教学课程长期稳定地开设,以获得优异的教学效果,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围绕强化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融专业知识传授、外语能力培养、教书育人、素质教育于一体,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抓好课堂内外各个教学环节,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保障体系,是矿井火灾防治技术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

三、矿井火灾防治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编写简明双语教学讲义。针对国内外教材的特点与不同侧重,总结归纳形成简洁凝练的矿井火灾防治双语教学讲义。结合课程核心知识点,将主题内容划分为 Mine Fire Introduction、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Mine Fire Prevention、Mine Fire Control、Sealing and Recovery、Emergency and Rescue六个部分,穿插补充知识,同时结合专业背景开展双语教学。以往的教学经验表面,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缺乏对所学知识的代入感。因此,在课堂上需要结合实际的案例来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为了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帮助学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就业的实际需求,结合专业背景以实际的矿井火灾调研报告结合视频资料作为案例,进行了双语拓展教学。以报告《Analysis of Mine Fires for All U.S. Underground and Surface Coal Mining Categories: 1990—1999》为例,从第一手数据深入剖析了美国矿井火灾事故发生的经验总结,对中美矿井事故调查中不同的侧重点进行阐述,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对常见的矿井开采方式及安全应急装备的英文表述非常模糊,缺乏基本的了解,翻译过程中惯用中式英语的僵化思维,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错误。例如,讲述地下煤炭矿井常用的“安全帽”这一专业词汇时,解释了英文中为什么惯用“safety helmet”和“hard hat”,明确中外语言习惯差异,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辅以专业案例的双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接触了国外矿井生产的一些专业表达,丰富了专业知识储备,巩固了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同时还提高了专业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持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运用科研背景拓展学生思维是探索过程中的亮点。在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矿井火灾学课程前沿知识的兴趣,是双语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另一个探索。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对课程相关的科学前沿充满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以科研论文《Status and prospects of the coal fire research: a review》为例,对近年来关于煤炭矿井火灾防治工作中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了介绍。在讲授教材固有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前沿的拓展,学生不仅掌握了科研过程中常用的专业词汇与表达方式,还从矿井火灾发生机制、矿井火灾预报、矿井火灾探测、防灭火材料等多个方面全面梳理了课程知识点,强调了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词汇与固定搭配,加深学生对矿井火灾防治技术的全面理解。例如,以煤炭自燃常用表述“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中自发性这一词汇源自拉丁文为例,介绍了学术英文写作中的一些惯例。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为学生本科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开展科研工作提供铺垫。

四、总结与体会

双语教学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已成为一种趋势。合理的双语教学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汉语和英语为授课语言,以实际案例与前言科学作为引导,加深学生的沉浸式教学体验,丰富学生的语言环境,在循序渐染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外语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外语能力,不仅善于阅读,还要善于通过口语与写作开展无障碍交流。以一门双语课程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思想,善于吸收国外的先进工程技术理念,真正实现国际一流的工程教育。同时,双语教学也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术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双语矿井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
临时主要通风机在基建矿井中的研究与应用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