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刘扬青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发起并牵头,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有关行业组织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大赛紧密对接行业最新标准和技术,是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驱动器和催化剂,推动着专业改革不断迈向新台阶。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成果已然成为各项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实现竞赛成绩的突破,在具备学校制度和经费保障的基础上,备赛策略的研究地位凸显。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于2011年开始举办,是一项综合考评参赛选手职业技能的团队赛项。赛项设置凸显岗位要求,评价标准对接行业标准,规程设置紧跟行业发展。大赛采用“中教畅想电子商务”竞赛平台,4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店直播、网店开设与装修、网店推广、网店客户服务等四项典型工作任务,竞赛侧重于考核选手直通车、钻展、SEO优化等推广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能力。
竞赛的备赛工作千头万绪,结合具体的工作以及任务,在开展过程中主要遇到以下问题。
不少中职学校是在接到比赛通知后临时挑选技能优秀的学生组建竞赛团队,希望通过短时间集训的方式快速提升选手的竞赛能力。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备赛基础,临时组建竞赛团队容易出现选手技术能力断层、竞赛团队竞争力不足等情况。
为了追求竞赛成绩,不少教师在竞赛指导过程中一味强调竞赛技巧的传授,忽略了对选手本身实际岗位能力的培养,导致备赛选手对指导教师过于依赖,缺乏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内容滞后,无法跟上电商高速发展的步伐。同时,课程评价标准脱离实际岗位要求、赛教分离,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对选手岗位技能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面对职业教育生源的不断增长,竞赛指导教师的课务压力较大,很难全身心投入竞赛集训工作中。赛前集训的内容、目标、标准等不够明确,集训过程缺乏科学性和有效的管理,导致集训效率低下、选手能力提升缓慢。
笔者所在学校的电子商务竞赛团队在近5年累计取得教育部门主办的电商技能大赛全国奖项1项、省级奖项5项、地市级奖项7项,行业类电子商务赛项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8项。通过对学校优秀竞赛团队的调研和笔者十余年竞赛辅导工作的跟踪研究,从竞赛团队组建、竞赛选手培养模式、赛前集训、梯队建设等方面对备赛进行设计与探究。
通过扩大宣传,塑造学生对技能大赛的认同感,调动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在保证选手备选池充足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多元化方式开展后备选手选拔。
1.学生自荐。学生根据学校公布的竞赛团队报名条件进行自评,满足条件的可自主报名参加团队选拔。自主报名的学生普遍自信心较强,参赛意愿强烈,在后续的学习和训练中表现出的积极性也较强。
2.专业教师举荐。电商技能大赛中的网店装修、网店推广、客户服务模块分别对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网络营销、网店客服三门电商专业核心课程。在了解大赛规程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考虑,往往能精准地推荐适合参赛的选手。
3.开展校内选拔。在学生自荐、专业课教师举荐这两种方式并行互相补充的基础上,同步开展校内选拔赛。通过笔试初选基础知识,面试再选基本素养,实操考核三选专业素养,终选综合素养,四次筛选出最佳备赛选手,进而打造一支最佳竞赛团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紧密对接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国际国内技能标准、对接行业企业先进技术为赛项设计理念。大赛的产教结合导向机制,对参赛选手的技能水平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和中职电商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构建了“双轨三阶式”竞赛选手培养模式。“双轨”是指竞赛选手的培养采用“校内实训+企业实战”双轨并行机制,实现校企人才共育。“三阶”是指选手培养的岗位认知、技能提升、岗位胜任力提升三个阶段。
在选手岗位认知、技能提升培养阶段,以学校技能竞赛小组常规活动为依托,将电商技能大赛对选手的技能要求融入对选手的日常教学和训练当中,将赛项内容嵌入训练课程当中,定制实训任务、明确技能要求、制定评价标准。根据电商技能大赛的具体工作任务,分模块进行项目化教学,构建一套赛训融合的项目式模块化课程体系,使“赛”“教”“学”“做”融为一体。在岗位胜任力提升阶段,借助校企合作的有利契机,共建校企人才共育基地。对选手按照直播、客服、美工、运营推广等具体竞赛任务进行分工,分别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训,由企业师傅带领,参与企业真实的工作项目。通过真实的项目训练,让选手掌握岗位实际工作流程,了解岗位技能要求,提升岗位胜任力,从而为技能大赛打下坚实的技能操作基础。通过“双轨三阶式”竞赛选手培养模式,使选手最终成长为集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综合能力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
赛前集训是在日常备赛训练的基础上,提升参赛选手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保证集训效果,实现精准备赛,需要对集训流程进行统一合理的设计。下面以网店装修模块为例,阐述四段进阶式赛前集训具体实施内容。
1.第一阶段“研读竞赛文件,定制参赛模板”
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在仔细研读竞赛文件和评分细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适合比赛的美工模板。模板要求涵盖所有的采分点,并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视觉营销效果,为期1周左右。
2.第二阶段“熟练模板操作流程,提升操作速度”
在确定美工模板之后,组织选手进行操作速度的训练。这一阶段让选手重复进行参赛模板的制作训练,以选手能在比赛规定时间提前20分钟完成所有操作任务为准,为期1周左右。
3.第三阶段“模拟真实竞赛流程,提升应变能力”
选手熟练掌握模板相关操作之后进入应变能力提升训练,通过模拟真实竞赛流程,随机抽取竞赛内容进行“制版、套版、改版”训练,提升应变能力。该阶段要重点解决参赛模板的应用问题,培养选手根据实际参赛素材套用、调整、修改美工模板的能力,为期3周左右。
4.第四阶段“赛前模拟对抗拉练,提升心理素质”
在赛前两周,组织参赛选手进行模拟对抗拉练赛,通过校内陪练、邀请省内外兄弟学校竞赛团队拉练等方式提高选手竞赛意识和心理素质,使各选手赛前达到最佳的竞赛状态。
为保证参赛团队的可延续性,梯队建设是关键要素。竞赛团队一般由1个即将参加技能大赛的“备赛团队”、1个历年省赛或国赛获奖的“小导师团队”、2个新进的“新手团队”组成。通过4个团队全程一起参与市赛、省赛、国赛的集训备赛,发挥老队员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后备选手的备份和工作岗位的备份。
技能大赛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技能竞赛成果在职业教育改革各项评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引领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备赛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与持续性将直接影响竞赛的成果。通过对竞赛团队组建、参赛选手培养、赛前集训策略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对实施过程进行精密的组织与管理,实现竞赛成绩的突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