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周 琦
中外合作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因其“中外合作”的特点,各种文化之间的交织碰撞更为凸显。因此,系统分析中外合作大学的多元文化背景,科学研究其对思政工作的影响,对于中外合作大学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中外合作大学的生源以中方学生为主,中国文化的基因早已深植其心中。同时,由于中外合作大学特殊的办学模式,其师资队伍中外籍教师的占比较高,这些外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和与学生的接触中无疑会体现其母国文化的特质。这一状况,使得中外合作大学中“本土的”中国文化和“外来的”西方文化都得以鲜明而有力地存在,相互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见的。
身处快速发展与变革的时代,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如何在文化上进行调适已成为当代中国人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这一点在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一方面,这些学生在其成长阶段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他们都是在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尤其是其中的儒家文化内核,如“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更是构成了他们心中基本的道德信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产生了许多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新文化。但是在中外合作大学中,带有西方工业文化典型特质的“原生态”文化,还是会伴随着西式教学体系对身处其中的中国学生产生持续而强烈的影响,也就愈发彰显这些学生身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由此可见,一个社会中的主流文化是表现国家主流思想意识的文化,它在社会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起到主要的影响,并具有广泛认同性。毫无疑问,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亚文化是指某些群体所持有的文化观念,相较于主流文化所具有的承载国家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巨大作用,亚文化只能是一种局部、小众的文化现象。
由此可见,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必然要成为主流文化的学习传承者和践行者。然而中外合作大学中“全球化”样态的凸显以及媒体技术的变革,使得来自国内外的各种亚文化在校内获得一定的认同和传播,成为不少学生借以表达自我、获得身份认同、化解现实困境和宣泄内心情绪的途径。
文化的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全球化背景下的现状,多元文化思维方式在文化交流、个性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在价值取向上也会出现各种碰撞和冲突。中外合作大学作为多元文化的凸显地,多元文化的环境在学生思政教育中也产生了双面的影响。
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政教育中,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和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一方面,多元文化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互相理解、交流提供了基础,能够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多元文化利于思政教师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思路。在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优秀文化,并将其融入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新的教学体验,让思政教育更具启发性、更有亲和力,也易于被广大学生主动接受、认同。此外,多元文化也丰富了思政教育的语言库,吸纳多元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将其补充为教学语言中的一部分,能够形成更加宽泛、更有新意的教学话语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多元文化在交流、融合的同时,必然发生碰撞与竞争。除了有些传统文化、亚文化的消极部分带来的碰撞外,在中外合作大学中主要的差异和冲突还是来自西方文化。
一方面,产生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上的影响。这主要是一些西方大国推行强硬的文化攻势,在文化传播中夹带着浓厚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意图和社会主义文化争夺意识形态阵地。中外合作大学教师队伍以外籍教师为主,本身不免带有其本国的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倾向性,一些社会思潮很容易通过外籍教师的言行影响到学生。如何在这些冲击之下守得牢底线、稳得住立场,这是中外合作大学的思政教育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
另一方面,产生了文化自信上的影响。“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中外合作大学多元文化环境中,一些学生对西方的语言、表达习惯、生活方式等产生了盲目崇尚,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自信心不断削弱,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是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又一个挑战。
当前,任何社会的价值立场难以做到绝对单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加强教育引导,将价值立场统一于当代中国精神以及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这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应秉持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出发点,既承载了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民在探寻求索国家的发展中确立的理想信念,也承续着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它能够起到过滤落后腐朽的文化、整合纷繁多元的价值观念的作用,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指针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精神脊梁的作用。
因此,中外合作大学必须牢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一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不断夯实理想信念之基,使学生在各种文化现象、社会思潮中坚守政治立场、永葆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加深远持久的力量,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
就我国而言,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而鲜明的标识,是我们的“根之所在”和“魂之所依”,也是构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底蕴。对于中外合作大学来说,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文化自信,能够站在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理性地分析、审视外来文化。
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文化交融的时代,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看到并尊重世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以文化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推动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大理论命题,这一理念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承。这一理念超越了多元文化时代下文化间差异的局限,充分反映出我们开放进取的精神与和合包容的气度。
中外合作大学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合作的产物,更应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此,思政教育中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引导学生既坚持弘扬本国文化,又立足全球视野,以广阔的胸襟汲取他者精华,求同存异、兼容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