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现实困境与效能提升策略

2021-12-03 06:32宁波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陈军科
亚太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教养青少年家庭

宁波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陈军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的“三家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9年,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的通知,将家庭教育提升到了重要的教育站位。2020年1月起实施的《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指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服务,指导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教育生态学、全景教育学、共同责任理论等理论研究的兴起,为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提供了新的实践依据和研究视角。

一、青少年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内涵特质

(一)基本内涵

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传授生活常识、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开展劳动素养、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育。

(二)价值要素

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专业化建设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所需,满足家长、青少年、家庭和社会的各方需求。首先,解决家长对孩子的教养需求。针对家长的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帮助家长在孩子教养过程中减轻无助和困惑。其次,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通过“生活融入式”的支持服务,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建立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最后,助力孩子的成长需求。让青少年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他们在公共参与中收获自我实现的价值,展现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

二、青少年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现实困境

本文通过对鄞州区德培小学、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等十余所学校502名学生家长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青少年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组织管理粗放、指导团队匮乏、课程体系缺失、参与不主动、经费保障不均等问题。

(一)组织管理:职责不明,管理粗放

有65.03%的居民认为,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孩子所在的学校,其次是书本和杂志等纸质媒介、互联网学习及个人经验,仅有13.66%的居民认为来源于社区的指导。由于当前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协调机构涉及妇联、教育局、文明办、卫生局、民政局、关工委等多个部门,存在“牵头”单位多、领导体系中的角色和职责分工不够明确、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管理形态粗放、规范性和系统性缺乏等问题。

(二)指导团队:专业匮乏,配备不足

从所在社区是否配备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人员来看,有22.68%的家长表示所在社区没有配备,64.21%的家长表示没去关注、不清楚是否配备专业人员,仅有13.11%的家长表示所在社区配备了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当前,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人员的构成虽然呈多元趋势,但主要以社区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和社区家长代表为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以零散的、无计划的方式呈现比较普遍,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业发展缺少系统的规划和培训,缺乏家庭教育指导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三)课程体系:体系缺乏,实践单一

从所在社区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这项调查统计来看,开展指导服务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集中在亲子活动指导、家庭关系处理、子女教养、家庭保健等方面。从开展服务指导的组织形式来看,情境体验和专家讲座等传统的方式占主流。总体来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课程体系尚不完善,个性化、实用性和专业性的服务内容开发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不够深入,指导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

(四)参与程度:供需不畅,主动不够

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居民所需的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前三位,分别是对孩子的学业指导、如何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和自身教养能力的提升。调查显示,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业问题。从居民更希望参与哪一类(组织主体)的家庭教育指导这项数据来看,显示出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的高度认同,正好反映了当前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参与度低的原因。

(五)经费保障:配置不均,造血不足

虽然居民对资金问题的关注度不高,但调研数据显示,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资金绝大部分源于政府。开支成本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支持,市场所占份额极小,争取社会赞助、公益创投等资金渠道短缺,特别是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创生更多的项目化“产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及运营管理能力、从单一的“输血”向“造血”模式转变,还需要持续发力。

三、提升青少年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效能的对策

(一)聚焦对象:精准设计支持服务的框架体系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人类发展四大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社区成员发展的理论,本文从家长、青少年和家庭三个层面的需求出发,认为社区需提供基础建设、联动机制、组织管理和保障机制四大领域的支持和保障。例如,满足家长层面在教养孩子知识和能力、青少年成长知识、教养效能等方面的需求,培育建立良好的教养理念和教养方式,对家庭而言意味着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亲师关系;满足青少年层面在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引导促进青少年正向发展;满足家庭层面在资源管理、伦理道德、法律与公共政策及家庭结构等方面的需求,强调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看待家庭发展问题,确立家庭不是孤立与自我封闭系统的观念。

(二)聚焦需求:动态更新支持服务的课程内容

在借鉴国内外家庭生活教育知识内涵规划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当前家庭需求的社区家庭教育课程架构体系。比如,针对青少年归属与爱的需求可以设置“青少年时期爱的教育”系列课程,包括家长沟通与情感表达、个人形象管理、人际关系与处理技巧、家务劳动和志愿活动资源建设等;针对家庭伦理道德可以设置“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系列课程,内容包括多元家庭中的家人沟通与情感表达、家庭冲突处理、和谐的工作与生活关系等。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支持服务工作落地。

(三)聚焦运行:整合有效支持服务的体制机制

家庭教育资源一度散布在妇联、教育局、文明办、民政局、关工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机构中,存在“多头治水”的弊端。社区层面要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育人的有效性,亟须在体制和机制层面进行探索和完善。社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定位自身功能,构建系列适合区情、民情的管理运行机制。比如推行项目引领,组团推进支持服务研究;开展梯度培训,实现指导团队螺旋式成长;注重专业支持,提升服务内涵和质量,尤其在“管理、研究、内容、培训、指导”五大领域实现专业化、系统化建设,不断创新和提炼服务提供模式,以适应社会变迁下居民日益多元的家庭教育需求。

(四)聚焦保障:全力应对支持服务的市场调控

由于公共产品和公共需求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难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面对大量的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能提供专业化、多元化、个别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团队和组织捉襟见肘。虽然大多数家庭普遍期望有公办的、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但随着家庭教育指导需求的日益高涨,与社区的有效供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居民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他们更注重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质量和有效性,越来越多的居民能接受与指导效能匹配合理的公益费用,社区可以在市场化运作环境下开辟新的思路,提升自身的项目产品开发、产品营销、服务过程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五)聚集评价:科学建构支持服务的指标体系

由于当前尚无较为成熟的青少年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国外项目经验、国内研究文献,初拟了青少年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初拟的指标进行修订,访谈由16名教育界家庭教育专家和社区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咨询小组,通过三轮修订形成由5个一级指标(基础建设、联动机制、组织管理、保障机制和支持效果)、12个二级指标(规划设计、环境治理、外部联动、内部联动、资源整合、载体建设、活动文化、档案建设、资金保障、人员配备、居民体验、社会影响)和25个三级指标测评点构成的青少年社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评价体系,为科学评估与监测支持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教养青少年家庭
青少年发明家
家庭“煮”夫
教养方程式
恋练有词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