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2021-12-03 06:32南京体育学院邵玉涛
亚太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适应期防控管理工作

南京体育学院 邵玉涛

新冠肺炎疫情由于其极强的危害性及传染性,在暴发期对学生的生活及学业造成了极大影响,但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学校紧跟国家防控工作步伐,采取了相应措施,以降低疫情防控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影响。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线上教学、调整入学时间并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学生隔离工作,行之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人身安全。由于在疫情暴发之前,高校以学生学习为核心,而在疫情防控期间,核心转移至师生安全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组织体系所面临的挑战更为复杂,一方面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紧跟疫情防控进度,合理调整入学时间,并做好相应公共卫生管理,从而保证学生安全,这期间需要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及健康管理。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管理工作现状

2021年,一个新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是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的时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经历过最初的暴发期后,学校组织体系进行了相应整改,目前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但相比之前有了飞跃性进展,学校管理工作也进入了调整恢复期。学生在适应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管理模式后,对于管理措施的整改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因此,学校在这方面采取了逐步缓慢改进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后疫情时代学校的管理模式。此外,疫情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控制情况仍存在地域性差异,不少地区仍有新病例出现。对此,学校方面必须跟进疫情防控进展,并做好应急预案,以便个别病例扩散危害学生人身安全。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学生思想负担及心理压力

目前疫情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个别病例在一些城市出现,同时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对学生学业的影响,尤其是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四学生,其社会实践及实习皆受到影响,如缺少了“实习”这一重要环节,学生心理压力会更大。此外,疫情防控原本对学生思想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这场疫情战漫长而艰辛,这期间学生心理也受到冲击,更重要的是,疫情防控对社会经济有所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在重重困难之下,学校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为复杂化,学生的心理教育及健康教育这两方面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二)管理模式调整需要适应期

疫情防控期间,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发生了转变。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学校需要对疫情防控期间积压的相关事件进行处理,新的问题层出不穷,管理模式也发生了一定转变。管理措施的落实必然要经过一段适应期,而在这期间,部分工作仍然受到疫情防控期间的影响,举步维艰。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需要兼顾学生安全保卫工作与学生学习进度,因此在复学后对学生进行隔离及限行等措施,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抗心理。这种反抗心理的延续,会导致师生沟通难度增加,同时师生之间立场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这一问题在疫情暴发之前便已存在,在突发事件的催化下,这种沟通障碍会被放大。在多重因素之下,管理模式调整的适应期需要相应延长。

(三)管理方式单一

目前,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赖于辅导员,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配比仍有待优化,一名辅导员需要管理的学生数量过多,导致难以兼顾学生个体性需求。后疫情时代,部分辅导员管理方式过于单一,过度强调权威性,在落实学校下达的指示时,效果难以保障,再加上后疫情时代工作压力增加,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上难免有力不从心之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

三、后疫情时代学生管理措施

(一)化危机为转机,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后疫情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得到了最充分的应用,在线“云教育”的兴起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便捷。在危机之中激发了学校教职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最大潜能,同时也为管理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此,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可以拓展学生电子信息库的应用范围并最大化地开发线上资源,加强学生个体化研究。在疫情暴发之前,部分高校的电子图书馆利用率并不高,电子资源的覆盖率也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而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学生安全,以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浅显地讲便是在供需关系的催化之下,催生了许多线上资源服务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线上资源的种类,促进了线上资源的多元化发展,转机由此而生。学校方面可以对电子图书馆加以整合优化,让更多学生注意到这一学术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在网络屏障之下,部分学生发言踊跃度也有所提高,直播教学在社会中有所应用,网课也在逐步推广之中。高校可以应用这一点,加强校际交流,进行异校联合直播教学,即创建课堂直播间,邀请各学校讲师进入直播间进行教学交流,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从而为教学工作管理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二)思想教育与健康教育并行,优化管理模式

学校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对学生心理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发生了一定转变的关键时期,思想教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视。在思想教育时,学校方面可以使用“共情法”,通过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总结和回顾,激发学生同理心,强化学生对民族凝聚力的认知,并提升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为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民族情,可以选取战疫典型人物,通过榜样引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疫情已然有渐止之势,但并不代表不会有新的危机出现,因此思想教育至关重要,同时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疫情的暴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疾病对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威胁,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健康教育会更加深刻,必须抓住时机深化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并提升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应对能力。

(三)转化观念,以人为本

疾病面前,人类既伟大又渺小;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教育管理工作上也应如此。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切忌过度重视管理人员的权威性。在社会时代背景影响之下,高校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加强,平等观念也逐渐扎根于其信念之中,如仍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法,可能事与愿违。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当致力于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及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缓慢调整各项制度,持续性改进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每项管理制度的实行都应掌握好节奏。例如,晨检制度及请销假制度,疫情防控期间在这方面极为严格。在后疫情时代,这两项工作仍然不能忽视,如出现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做好传染源隔离工作。学生的请销假制度可以有所调整,但不能松懈,防止学生在请假期间接触传染源。此外,在管理制度落实的适应期,也应根据学生反应及应用效果对措施进行持续性改进,并实时跟进疫情防控进度,优化管理措施。

相对于中小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为复杂。首先,高校生源具有多元复杂化特征,学生地域分布较为广。其次,高校学生自主意识更加强烈,其思想工作及健康管理难度更大。最后,高校学生需要面临的社会问题更为复杂,尤其是即将毕业进入社会的学生,如管理方式不当,容易对学生造成更大的思想压力。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疫情之后,挑战仍然存在。在管理工作上,需要立足于学生心理,坚持以人为本,摒弃传统观念,并抓准时间强化思想教育及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危急事件处理能力,发挥学校管理工作应有的价值,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适应期防控管理工作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如何应对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实习适应期当中存在的问题
零适应期教育模式对双语师资培养的启示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