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真
摘要:目的:对精神病患者采用陪伴式情感护理的方式,并测量其具体的效果。方法:实验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60名在该实验时间内来我院进行登记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择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对常规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则采对患者采用陪伴情感护理模式,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采用陪伴式情感护理的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更有效果,两组数据比对差异巨大(p<0.05)。讨论:对精神分裂患者使用陪伴式情感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整体效果提升,值得投入临床使用。
关键词:陪伴式情感护理;精神分裂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同时患有该病的患者年龄跨度非常大,并且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与许多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中不良影响的刺激等[1]。伴随着社会高速、快节奏的发展,许许多多的人面临着压力过大和身上的担子过重的现状,心中产生了无尽的苦闷与烦恼,当我们内心的压力无处宣泄与诉说时,就很容易出现精神分裂[2]。因此,精神分裂症常常潜伏在我们的周边,并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让患者服用一等的药物进行控制和缓解相关的症状,但是由于该疾病具有潜伏期长、难以预防与掌控等特点,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与看护是十分必要的[3]。面对精神分裂患者,我们常常使用的是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对患者病情的治疗以及良好环境的维护等基本措施,该模式缺少一定的情感交流,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患者依从性差的结果[4]。因此,根据相关的特点和不足,近年来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诞生了,并逐渐得到了大家广泛的认可与推崇,该种护理模式就是我们所说的陪伴式情感护理。本文将针对该新型模式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参与实验的精神分裂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n=30),女性患者13名,男性患者17名,年龄20~41岁,均值(30.45±3.35)岁,患病时间为2~7年,平均患病时间为(4.23±2.52)年;实验组(n=30),女性患者19名,男性患者11名,年龄18~43岁,均值(31.25±3.56)岁,患病时间为3~8年,平均患病时间为(5.21±2.27)年。一般资料经对比后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临床上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标准;②患者的转台趋于稳定不会加重,可以参与本次实验;③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均为自愿,且服从性较强,愿意主动配合。
排除标准:①患者的病情并不符合对精神分裂的诊断标准;②患者的病情反反复复,甚至处于病情恶化并伴有其他的并发症的局面;③患者的服从性不高,不主动配合实验,甚至出现排斥与厌恶心理。
1.2方法
对常规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谨遵医嘱进行固定频率的服药、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和行动路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等。
针对实验组则采用陪伴式情感护理的模式,具体包括:①陪伴沟通:对患者进行陪伴与交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开导,如询问患者的压力来源和生病前具体的经历等,并对患者进行开导与鼓励。同时患者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并不可少的,家长要及时关注患者的病情、理解患者正处于低落与迷茫甚至是对生活感到茫然的状态,要对患者多鼓励、多陪伴,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支持。②开展讲座:由于精神分裂症延续时间长以及难以预料、反复性强的特点,大多数的患者并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患有该疾病,并对自己为什么会患有该疾病而感到疑惑,因此医院要针对患者和患者的家属进行该疾病的科普。使得患者和家属认识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不是难以开口甚至是羞耻的,要令患者积极配合,同时也要清楚该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当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过大的压力与打击时要如何宣泄。
1.3判定指标
记录对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后,两组患者各种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该模下的应用效果。评判治疗效果的标准:①显效:通过护理后,患者各种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如患者的情绪恢复正常等。②有效:患者在接受陪伴式情感护理后,各种症状的改善情况有所提升但并未完全消失,如患者依然长期处于忧郁的心理状态。③无效:对患者进行陪伴情感护理后各种症状并未发生变化,个别症状甚至更加严重,患者治疗效果大不如从前。各种症状消失时间评判标准:患者抑郁、社交不良、攻击行为的具体消失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各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卡方比对计量资料(%)率;t值比对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如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2.结果
2.1不同护理下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陪伴式情感护理的模式下为86.88%,明显大于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数据比对结果差异较大(p<0.05),见表1。
2.2不同护理下的症状消失时间
常规组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要长于实验组,二者差异差距较大(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患者常常伴有到抑郁、心情低落、对于社交的需求下降,甚至会出现一定的攻击性行为[5]。近年来随着人们压力的提升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使得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阻碍我们精神状态的一颗绊脚石[6]。由于该疾病发病潜伏期长、难以预防和发病原因的难以预测的特点,除了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与监督服药情况外,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研究显示陪伴式情感护理模式作为创新的一种模式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有着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陪伴式情感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来说,在治疗效果和症状消失时间上具有更大的优点,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杭光超,于静. 陪伴式情感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 饮食保健,2021(22):196.
[2]王绍利. 陪伴式情感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SAN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1):108-111.
[3]边丽丽. 陪伴式情感干预在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47-247,248.
[4]刘淑英,梁丽萍. 陪伴式情感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矫治的效果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15(4):366-367.
[5]薛春梅. 情感護理疗法在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9):13-14.
[6]曹允贞,陈泽群,黄菊娟,等. 情感护理疗法在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6):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