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石鼓中心小学 苏清燕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接触数学的时间较短,因此对于数学计算能力的掌握处于初级阶段,加之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在出现计算错误时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出现厌学情绪,这只会助长计算错误率的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出错的原因进行探究分析,寻找出错的根源所在,并进行针对性的提升。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出现的计算错误,大部分都是由于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清晰。为此,教师需要对算理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学生的错误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如,在学习“解方程”时,对于刚接触方程知识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的知识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因此在计算过程中常出现很多错误。比如在解方程“2x=1”时会出现这样的错误:“x=2÷1,x=2”。对于这样的错误,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这个方程中,x是作为什么数计算的?”学生:“是作为因数。”教师:“那么x作为因数应该怎么去求解呢?”学生:“应该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在教师的详细讲解中,学生一步步地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出错以及应该怎样去正确计算类似的式子。除此之外,小学数学课程中包含大量的概念、公式、性质、法则等基础性知识,在刚接触时,学生可能无法正确领悟,教师需要在题目的讲解中寻找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然后才能深刻地记住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个错误。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学生最开始接触的便是口算,到最后的笔算也是在熟练口算的基础上才能逐渐掌握。但是调查发现,教师在进行口算教学时常常忽视对学生的教导,认为只要熟练地记忆乘法口诀就可以了。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口算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教师应该重视口算教学,锻炼学生的口算习惯和口算意识,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反应速度。
例如,在进行口算教学或者训练时,要让学生形成下意识的口算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口算,而不是被动地运用口算技巧。比如对于20以内的加减,进位、退位的口算和相应的乘除法等进行深入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两两一组进行训练,一个同学说,一个同学计算,看是否能够高效地说出正确的答案。在课堂上,每天选择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训练口算,并有效融合课本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学生口算正确率更高,口算速度更快。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向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熟练掌握这些口算技巧以及日常的口算训练,会让学生形成反射式记忆,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在后续的考试过程中,学生会高效口算,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提升了计算的正确率。
小学数学除了简单的计算题,还有大量的应用题,而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很多的错误。为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端正学生的做题态度,以此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审题错误。
例如,在学习“加减运算”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训练。教师创设购买零食的场景,然后标明价格,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参与进来,开展售卖员与顾客之间的趣味游戏,比如将学生分成几人一组,让他们自主分配,组员之间进行零食售卖,如方便面4.5元一包,口香糖1元一个,糖果0.8元两个……让顾客进行选购,看哪位同学能用最快的时间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种类的“商品”。这样的题目需要“顾客”进行逻辑上的考量和计算,也需要“售货员”进行最终的核算,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很大的考验。通过这样的趣味活动,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技能便是计算,在计算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数学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出错点并对症下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引导学生发现计算中的快乐,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