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 李红
当今的高中生出生并成长在信息化时代,电视与网络等现代媒体是他们理解和获取社会知识的重要途径,其物质生活条件相比过去也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各方面物质与信息的冲击下,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宝藏却很少得到学生深刻理解。因此,每位教师都有责任通过古诗词教学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自信。
青少年是国家社会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含着文化的复兴,而这一重任就在青少年这些未来的生力军身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学生被动画、电视和电影中的西方文化深刻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却少人问津的情况,亟待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就要让他们亲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建立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有着强烈的信心。这样他们才能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才能完成文化复兴发展的重任。
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发展成绩,对全世界的思想意识产生强烈影响和强大的吸引力,也是因为其文化自信。在现在这个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中国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成果,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共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重视树立起人民群众特别是学生群体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自信,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正如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代表着古代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这种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即使在当今社会也是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的,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由此,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成了高中生建立起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经过信息时代的熏陶,当代高中生的眼光是比较开阔的;但如果没有重点,只是胡乱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会失去独特性。高中生应该充分吸取世界各地文明的营养,但是如果认识不到本国文化的优秀之处,不能建立起文化自信,中国文明的内核也就失去了根基,今后其个人与国家社会的进步都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脱离脚下这片土地的现实特征。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正是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都清楚,中国古代的很多诗词都是可以演唱出来的,因此经常可以读出一种韵律美,这就是其属于一种艺术形式的有力证明。而通过朗诵引导学生去感悟古诗文的艺术美,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中国古诗文的独特之处。这一点恰恰是以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忽略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加以调整。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朗诵《短歌行》的时候,要注意朗诵时的节奏与句读,让学生产生对其韵律的感受。为了避免反复朗诵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教师可以搭配上一些带有古风的音乐,带给学生更加充实的朗诵体验。针对高中生好胜心比较强的特点,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朗诵比赛,推动学生主动去研究古诗文的内涵,思考怎样朗诵能够充分体现出古诗文的韵味。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古诗文,文化自信也会逐渐建立起来。
文化与情感是相通的。正因为中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精神,在面对国家出现的问题时,人们才能涌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希望能够为国家、为百姓出力。这些精神和感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如果能够与之产生共情,学生就能够明白中国文化意味着什么、是怎样影响人们的、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又有什么样的价值。而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例子,教师应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想办法引发学生强烈的感情。
例如《阿房宫赋》,这篇古文看似是在对秦朝的兴衰抒发感慨,其实是在对当时的统治者进行警告,表达了作者内心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在很多高中生的心中,唐朝是中国古代的发展高峰之一,似乎没有抒发这种感情的必要。为了引发他们的共情,教师就要向学生补充更多的背景,比如杜牧写作的时候唐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普通人民群众又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让学生意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是鼓励人们在这时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学习古诗文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古代的字词含义与语法用法与现代白话文都有一定的区别。通过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涌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了太多自己难以独立解决的难点,对他们就会造成极大的打击,学习动力很可能会逐渐下降。为了避免类似情况,教师应该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技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有更大的动力去理解中国文化并建立文化自信。
例如,在学生理解古文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感情时,必然要先在头脑中将其转译为白话文。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古文与现代白话文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大多是一字一词,而后者则是两字一词。在转译的时候,可以结合语感和上下文,对古文进行“扩充”,理解起来效率和准确度都会高得多。比如“某人谓某人”,就可以转译为“某人对某人说”,“谓”实际上就可以扩充为两个字。学生的学习更顺畅,理解更深刻,文化自信也就能更快地建立起来。
总之,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增强的过程,不是只片面浅显地谈一谈中国文化优秀就可以的,要依靠学生自己的体会。而高中的古诗文教学就是学生进行积累体会的绝佳途径,能够成为教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切入点。只要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加强教学中的研究实践,必然能够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创造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