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航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1620)
根据国家老龄办发布最新老龄人口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接近2.5亿人[1],同时,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逐年增加,已经达到77 岁。人数众多的老年人口的养老和慢性病管理成为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医养结合成为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新途径,2013 年颁布《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加快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局面,持续推动医养结合,加快人口老龄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高度重视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按照“9073 养老格局”,我国有90%的老龄人口选择居家养老,而绝大多数老龄人口选择居家养老,产生了大量老年人口的医护需求,而由于人口政策,现阶段“421”的家庭结构成为主流,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与老年人口的医护需求处于长期不匹配状态。加之专业从事老年医护的职业人员供给出现大量缺口,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局面不容乐观,而随着互联网和5G 技术的成熟,医养结合信息化是必然趋势人[2],互联网的先天优势可以极大的缓解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不足而带来得一系列问题,同时,医养结合信息化可以实时采集信息,形成大数据,有助于医养结合精细化管理。基于互联网的优势,我国也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人[3],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包括《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等,从政策层面鼓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涉及多部门,需要在医与在养之间达成信息共享,本研究的切入点为在当前医养结合实践中,农村地区的医与养之间由于条件限制,仍未做到很好的衔接,而农村医养结合信息化可以有效消除这一障碍。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的服务质量,为老龄人口提供更好的医养服务,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相比传统医养结合,医养结合信息化不光有助于医养结合深入推广,同时信息化可以实现大数据宏观分析,分析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或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治疗提出更适宜的医护方案,在当前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更加合理高效地分配资源,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
有数据显示,我国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半数有至少一项慢性病,使得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具有长期性、不稳定性,而病历信息的及时更新有助于医护方案的及时调整[4]。
为实现健康、安全养老,老年人需要优质养老服务的同时,更需要高质量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然而,有限的医疗卫生、养老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使得医、养长期分离,医养结合信息化可以使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结合,实现老人健康信息在医院与养老机构间实现共享。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同时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限,如何合理高效分配医养资源是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医养结合信息化可以使得老人的医疗需求与养老需求通过综合管理平台统筹分配,将闲置资源与需求充分结合,实现资源使用最大化效用。
医养结合实行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在“医”,对于老年人来说,慢性病通常需要经常使用医保卡购买药品,由于各个机构系统相互不连通,导致医保费用报销十分繁琐,医养结合信息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人[5],打通系统之间隔阂,实现医保信息一体化,费用报销流程简单方便,有助于医养结合进一步下推到基层医疗机构。
1.2.1 依托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基于老年人基础信息建立个人健康信息档案,进入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信息数据库,同时,利用老年人信息结合医疗资源与照护资源分布,绘制养老资源分布分配地图,做到医疗与照护资源合理调配。同时对于失能老人应在掌握老人基本健康信息的基础上,还应将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即时反馈给医生与家人,同时通过可穿戴智能设备采集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上传到大数据库中,通过即时的比对信息,若发现异常,数据处理中心会将异常信息通知给医生与老人家属,及时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1.2.2 线上医疗服务平台
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与智能设备的普及,通过线上视频远程与医生沟通病情已经不是天方夜谭,去医院看病,特别是患有慢病性的老人,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去医院看病,对于大部分的老人十分的不方便,线上医疗服务平台,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与医生“面对面”交流。
1.2.3 智能化线上居家养老平台
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因此智能化居家养老平台宜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用户终端、APP 等途径收集老人医护需求,精准化面向老人提供高效准确的服务,例如医护需求、便捷帮助和精神慰藉等。
相比于城市,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进度相对落后,部分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尚未覆盖,因此,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同时,信息化建设中不应忽略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医养结合信息化最需要重视的问题。当前,由于网络而导致的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医养结合信息化首先要重视信息安全,目前不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将会使得老人的健康信息遭不合法使用。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 年,我国的网民人数达到7.8 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超5 成。然而,网民中老龄人口只占不到5%,大多数有使用需求的老人不会使用互联网成了医养结合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障碍”,尽管老人可以在子女的帮助下使用,但是大多数的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无法做到独立使用智能化互联网平台。同时,现阶段我国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农村空巢化等问题,也进一步导致农村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成本增加。因此,如何帮助老人尽可能独立方便便捷的使用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平台仍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医养结合信息化发展,首要的是信息安全与信息的管理机制。保障信息安全是医养结合信息化的基础,政府应尽快建立养老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机制,推动医养结合信息化的发展。同时,对于大数据信息库应建立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切实提高信息防泄漏水平,严格保护养老用户的个人隐私,严格规范相应信息收集流程与范围,奠定医养结合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基础。
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医养结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农村地区通过大数据采集,电子健康档案汇总以及云平台存储技术建立“互联网+”大数据库,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医养集合服务,同时还有助于解决当前医疗和养老数据信息未联通所带来的“痛点”,合理有效的分配医养资源。而且,基于互联网实现身体健康信息上传,实现健康档案即时更新,农村老年人的家人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得知老人的身体的最新情况。对于一些交通不便或需要线上就诊的农村老年人来说,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库可以在就诊时帮助医生尽快的了解的老人的既往病史及治疗信息,进而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互联网+”是医养结合信息化实现的“硬件”,医养结合信息化发展要想取得成就,还应做好软件部分。虽然智能手机现在已经十分普及,但是现阶段老年人对于网络的认知十分的有限,甚至有一些的老年人对于互联网还处于“零”认知阶段。因此,医养结合信息化的用户终端模式无论是使用还是交互方式都应该从老年人的使用场景入手,开发更加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终端设备,以及更加便捷的应用界面。同时,在家中或养老院中安装感应器,记录老人的起居习惯,分析数据,并且可以在突发情况下做到及时报警,以避免突发状况而导致的生命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