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素质教务管理团队建设研究
——以云南开放大学为例

2021-11-30 20:03李方云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

李方云

(云南开放大学 教务处,云南 昆明 650500)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背景

云南开放大学是信息技术为支撑,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双模式”发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终身学习服务的省属公办新型高等学校。学校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秉承“开放办学、服务终身”的理念,坚持开放、灵活、全纳、终身、优质等终身学习思想,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学分银行”建设,通过建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学分的累积、转换制度,探索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探索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学校开设有开放教育本科专业、专科专业,高职教育专科专业,成人教育本科专业,专科专业等多种类型学习层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教学的主导方向,也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高素质的教务管理团队,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可以充分展示云南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研究的方法与对象

本次研究是基于云南开放大学教务处教学实践,与其他高校教务管理进行对比,重点调查研究云南开放大学教务管理队伍建设的情况。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问卷(电子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文献收集和数据分析,对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素质教务管理团队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的目的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要实现科学的、高效的、创新的教学教务管理,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教务管理人员正是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务管理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教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保障教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高校应重视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教务管理人员也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并创造性地开展教务工作。在此基础上打造教务管理团队,是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助力和保障。

云南开放大学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双模式”办学的特点,已决定其教学方式及教务管理工作与其他普通高校截然不同,要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教务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务管理团队就是这至关重要作用的执行者。目前,教学管理团队无论从建设要求方面,还是在深度运用信息化技术方面,与当下教学质量要求标准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加强教务管理团队的建设,要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加强教务管理的专业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水平。

二、教务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云南开放大学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多样性,决定了学校教务管理工作性质特点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也决定了对教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不同于其他的一般管理人员。教务管理人员既要具有教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也要具备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务管理能力;既要熟悉一般的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有关教学管理的文件精神,也要熟悉本校的学科专业情况以及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教学运行的基本规律;既要熟悉一般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也要熟悉开放教育的教学特性。除此之外,特别是还要具备教学管理规律的研究能力,对学校未来发展规划的前瞻性思维,这样才能以研究性姿态开展本职岗位的工作。与这些要求相比,目前教务管理队伍远不能适应这些要求,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教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教学工作,是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关键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表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长期以来,高校突出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高校只有教师和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而教务管理工作只是为教学打杂的,谁都能干,殊不知教务管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有的教师而言,教务管理工作只需要为师生做好服务工作足矣,其他教学方面的工作不需要教务管理人员来“指手划脚”,认为教务管理人员根本不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太清楚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实质及内涵,在他们的认知里,教务管理只是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服务工作,比如管理学籍、安排教室和教学检查等。他们岂知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仅只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这么简单,没有教务管理工作参与其中,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对于教务管理人员自身而言,不要简单地认为教务管理工作只有服务功能。诚然,教务管理部门是要为师生提供服务,但除此之外,它的核心应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领头羊、指挥棒,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它肩负着学校教学管理顶层设计规划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它担负着引领、指导师生们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创新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来引导教学的开展,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教务管理工作承担行政工作较多

云南开放大学因学校办学形式的多样性,与地方合作办学面较广,导致教务管理工作繁重、复杂、琐碎,致使教务管理工作过多陷于日常教务管理工作。无论对上对下,处理行政工作事务较多,无过多精力去调研、构想、设计学校教务管理的顶层规划,没有科学合理地理顺教学管理机制,没有建立健全适合学校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机制体制,没有最大限度发挥教务管理工作的作用。高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务管理,如果教务管理工作重心偏移,未立足于教学改革、发展和创新,这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无疑是一种阻碍。教务管理工作只有全心全力落实于教学管理工作,积极发挥教务管理工作的能动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教务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

云南开放大学办学形式和办学层次多样复杂,教务管理人员要面对的不仅是本校的师生,同时还要面对地州分校、教学点和学习中心的师生,承担的工作任务量大且相当繁杂,这是其他普通高校无法比拟的。从学校教务处人员数量上看,横向比,学校的教务管理人员人数多于其他高校的人数,但纵向比,现有人数比例是不足以支撑教务处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量的。从专业结构上看,教务管理队伍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专门从事教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缺乏。从职称结构上看,教务管理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从年龄结构上看,教务管理队伍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老中青同志的比例失衡,没有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格局,且因工作量大,需有外聘工作人员,稳定性不够。

(四)教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素质不高

由于教务管理人员来源复杂,致使教务人员管理的综合素质、业务素质不高。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业务素质不高,不是指教务管理人员能力不足,而是指教务管理人员的构成是由各专业的人员组成。他们并不是教育学、教学管理相关专业的人员,加之工作原因,致使他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进修、培训或学习,整天陷于行政事务管理和处理日常繁琐事务中,既无时间学习了解国家的相关法规、深入了解学校教学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各个环节,也无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仍停留在就事论事及凭经验来解决问题这一管理水平,无法应对面对日新异发展变化着的新形势、新问题。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保证,就难以满足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改革化和创新化的客观需求,将直接影响教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也将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教务管理人员教务管理工作意识不到位

由于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目前大多是日常性、事务性和服务性的繁琐工作,该项工作干一段时间后自然就熟悉了,导致有的教务管理人员不愿多动脑筋和费太多精力在工作中,呈现出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进取心、责任感,缺乏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近几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新办法、新政策的频繁出台,教务管理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大部分教务管理人员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他们疲于应付每天的工作,只是被动完成工作,不能实现高效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更谈不上改革和创新。另外,教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在职称晋升、学习培训等方面不如教师和其他行政人员,辛勤服务工作有时也难以得到师生认同,导致教务管理人员情绪低落,教务管理工作意识不到位,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六)教务信息化技术管理平台未合理化构建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构建教务信息化技术全网管理平台是必然趋势。教务信息化技术全网管理平台有着很多的优势和优点,一方面可以拥有比较高的交互性,另一方面可以同时处理比较多的数据,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为教学质量提升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分析支撑。和传统教务管理模式相比,可以有效提高教务管理的便捷性、管控性和高效性,大大提升教务管理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数据分析、教学研讨等等。目前学校教务管理平台虽有建立,但不完善,分块管理,各自为阵,没有有效整合,不能互通共享,无法为教务管理工作效率提供有力帮助,也无法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和数据。

(七)教务管理团队建设意识缺失

每个人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善于与人合作的人,能够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达到自己原本达不到的目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团队建设,而团队建设能助我们实现更高的目标。提高教学能力,建立教师团队;提高科研能力,建立科研团队;无论高校或企业,都需要团队建设。目前,学校教务管理没有建立团队的意识,仍处于相对独立的分块工作模式,各管一摊,分别推进,这对于学校教务管理综合能力的提升无疑是不利的。云南开放大学办学的特殊性,需要建立综合能力强大的教务管理团队,单兵做战必不可少,但团队合力攻无不克。应利用教务管理团队建设,去完成学校教务管理工作中既定的高标准目标。

三、加强教务管理团队建设的对策

(一)要高度重视教务管理工作

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全面协调教学正常运转的枢纽,是学校领导与师生联系的桥梁,是构建稳定教学秩序和良好教学运行机制的重要前提。教务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从学校层面给予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在教务管理人员的配备、培养、晋升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全校师生也要意识到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密切配合教务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教务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与教务管理人员沟通、交流,为教务管理工作建言献策。教务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多思考多学习多调研,努力做好教务管理工作。

(二)要高度重视教务管理团队的建设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质量提升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务管理团队是保证教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教务管理团队的建设可以形成合力,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合理利用,可以协同工作。要高度重视教务管理团队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优化教务管理队伍结构,把思想素质好、能力强、敬业奉献,学历层次较高、年轻、热爱教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充实到教务管理团队中来,还可以把管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务管理经验丰富、勇于创新又爱岗敬业的优秀人员吸引过来。去建立和打造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高素质的教务管理团队。建设教务管理团队的同时,还要注意优化教务管理队伍的结构。要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优化教务管理队伍。

(三)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管理功能的精髓在于知人善任,激励人才”,人的因素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先决条件,应逐步完善教务管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有章有循的基础上,利用绩效奖励机制激发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其做好本职工作。在职称评审、职位晋升等方面制定相关标准,有一定的倾斜性,使得教务管理人员作为特殊的管理群体拥有特定的晋升途径,促使教务管理人员积极努力钻研,不断提高教改科研能力。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机制,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大量学习培训的机会,走出去、学回来、用起来,不断提升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制定合理的考评机制,设立专门的教务管理人员评优奖项,每学期、每学年评选表彰在教务管理岗位做出优秀业绩的人员,激发教务管理人员的上进心。建立健全教务管理的岗位职责机制,明确责、权、利,明确工作职责及内涵,充分发挥教务管理人员的职能积极性。建立健全竞争上岗机制,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竞争的平台和发展的机遇,最大限度调动教务管理人员积极性,稳定高效发挥作用。

(四)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

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务管理团队,首先就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务管理人员,只有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了,教务管理团队素质才能同时提升。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

政治理论学习是基础,在工作中必须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教务管理人员必须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有助于充分理解和认识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以理论的思想、精神和观点指导教务管理工作,提高教务管理能力。

2.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1)专业知识能力。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应掌握教育学、管理学、高等教育法等专业知识和了解学校的教务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要充分了解学院的整体教学情况,结合教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从中查找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改进完善教务管理方式,不断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对开展教务管理工作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对提升教务管理的水平才能做深入研究。

(2)沟通应变能力。因学校办学的特殊性,教务管理人员要面对的受众人群很复杂。教务管理人员既要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联系,也要与学院打交道;既要与本校的师生联系,也要与地州分校的师生打交道;既要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也要与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打交道。这就需要较强的协调沟通应变能力。作为教务管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谦虚谨慎、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学会换位思考,友好沟通与交流。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及时上报,避免造成工作延误失职。遇到突发情况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果断处理,稳定事态发展,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3)文字写作能力。教务管理横向纵向联系广泛,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发出的文稿在一定程度是代表着学校的要求和规范。因此,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撰写文稿的时候,表达清晰、语言简炼、目的明确、要求规范、逻辑性强,使查阅者一目了然,让执行者明确工作要求和目的。

(4)信息化技术能力。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对管理者至关重要,如今的教学管理方式,需要教务管理人员接收和处理大量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运用信息化技术,使教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教务管理方式、最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最新的国际国内教育动态,在教务管理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更好地做好教务管理工作。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意识素质

(1)敬业意识。作为教务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重视教务管理工作,意识到教务管理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教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务管理人员要努力钻研教务管理工作业务,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踏实工作。

(2)质量意识。高校教育一直强调质量把关,好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金字招牌”。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质量意识,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工作质量,都要严把质量关,并通过提升工作质量来形成一个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完备体系。

(3)服务意识。“管理就是服务”,教务管理就是按照教学要求为其提供服务的。作为教务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学校一切教学资源,尽可能为师生提供教学活动服务,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4)合作意识。作为教务管理人员,应以己之长,抱团发挥作用,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取长补短、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共同研究,配合默契,分工不分家。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做到不推诿、不扯皮,从大局出发,同心协力,做好教务管理工作。

(5)创新意识。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与之相适应。作为教务管理人员,也必须具有超前、创新、探索的精神,不断总结制定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不断提升教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五)加强信息化技术管理平台的建设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的今天,搭建起教务信息化技术管理平台,以高精尖的现代信息化技术贯穿教学管理环节,实现教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自动化、高效化,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为教务管理团队成为智能、高效的队伍提供硬件方面的保障。搭建起教务信息化技术管理平台,为校内外师生、地州分校教学点筑起了教务管理、沟通交流的立交桥,进一步提升教务管理工作的综合实力。同时,教务管理团队依托教务信息化技术管理平台,通过教务管理数字化、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从而实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和达到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双目标。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写在最后
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