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咏,温 颖,李江滨,刘 镛,刘伟东,黄遵楠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 52380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我国启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引擎。因此,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显得刻不容缓。当前,众多高校开始重视本科生创新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传统的大学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很难通过单纯的学校教育接触到与科研相关的知识,更难参与科研。特别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来说,科研能力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学校给予学生科研培养的机会并不多,学生也较难通过传统教学感受到科研的魅力。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等人才的重大责任,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人才培养综合体系。这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号召,也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医学教育虽然已越来越重视起“个性化”教育,但依然以传统填鸭式教学为主。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虽然大学注重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教学过程中,多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环节却不多。验证性实验多,设计型、创新型实验少。大多数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就能预测到实验结果,缺乏探索性。导致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不高,流于形式,只注重完成课程获取学分,而难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也以完成课程即可,较少有意去引导学生的科研实验思维。另外,实验教学内容更新慢,内容陈旧,学生对新技术缺乏了解,学习的内容可能是已被淘汰或即将被淘汰的内容,实用性不强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流于形式的实验实践教学使得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所欠缺。
我国高校的教育多为大众教育,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共同学习。水平拔尖的优秀本科生难以接触到深层次的知识,也难以得到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同时优秀学子无法认识到自身的知识能力上限,难以发掘自身潜力。大众教育背景下,优秀的本科生人才苗子可能会被埋没,泯然于众人。过度重视大众教育最终影响学生潜力发挥和进一步成长,并且大众教育教学人数增多,使得有限的资源分散化,高校教学定位不准确,缺乏自己的重点与特色。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应并驾齐驱,缺一不可。
学生只被授“鱼”而非授“渔”。我国高校教育多为传授知识型的教育,教师多在课堂上传道授业,学生被动式学习,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相当于知识是由教师“传递”,而非学生自己“发掘”获取的。缺少了教师这个“中介”,学生就难以找到学习的方向,难以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的教学使得学生只懂得被动地接受,而缺乏了主动挖掘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多年的“填鸭式”教育导致学生自学能力变弱,压缩了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使得学生探索真知的能力被压制,创新思维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高。
基于上述问题,高校创新教育应尽量减少“标准化”与“同质化”,加强“因材施教”,对拔尖学生实施“精英化”教育,给予学生开放、自由的学术科研环境。本教学改革方案以学生科研思维指导为核心,以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为目标,对循证医学本科生团队进行了教学改革试行,以探索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力求发表SCI论文的教学模式。
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科研中心为依托建立了循证医学教学科研平台,为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医学以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四大学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并与各大医学院校学院、研究院、科技创新企业等为合作单位,实现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公司的教学科研同盟。以科研平台为依托,进行医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1]。在科研平台中,循证医学科研团队成员主要学习了循证医学相关知识及应用STATA,Review Manager以及R语言等软件开展遗传关联性的Meta分析,网状Meta分析以及一些与临床有关的研究,各类Meta分析的选题方法,教导学生各数据库的检索策略以让学生明知如何科学、准确、高效地在各种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着重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的思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他们以后的临床工作。
选择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有担任课题研究经验的高水平教师组成科研训练指导教师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与交流,增强教师教学指导能力与科研能力,形成一个以优秀青年教师为骨干、多学科交叉并紧密合作的教学科研团队。
定期开展一系列交流讨论、学术报告会议,搭建师生面对面交流平台,导师亲自给予学生指导性建议和启发式实验指导,但不直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完成实验,培养他们的严谨科学态度、创新科研思维和独立科研能力。
首先,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归还给学生。学生课题研究以学生互助自学为主,导师教学为辅,主要是通过自我学习、集体学习、汇报学习、讨论学习和课题学习等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困难的能力[1];另外,还采用了传帮带的形式,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研究生带动本科生,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增强了科研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2]。
其次,依托奖励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创新热情[3]。对优秀课题项目追加资助;为学生研究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与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等大型科研、学术竞赛以及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等各级项目的申报;设置专项奖学金,以及优先参评综合奖学金;定期外派优秀学生到教学科研同盟的高等院校和科技公司进行学习、培训与交流,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等。
对本科生进行专业化科研训练,提升科研意识,培养学生挖掘有效信息的洞察力。指导学生学习循证医学最新前沿知识,深度培养本科生大学阶段的循证医学方法知识的掌握能力,并提升到具有出色的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适应智能化新时代的需求。对本科生进行文献检索教学,英文文章撰写教学,培养学生英文阅读能力等[4];指导学生检索、查找及阅读相关英文文献,向学生教授SCI论文写作的格式及要求;指导学生学习SCI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各部分的写作方法及要求;培训学生使用论文写作中所需的NoteExpress、EndNote等文献管理软件;让学生熟悉论文投稿从杂志选取到投稿到评审发表的一整套流程,最终使培养的学生具有独立SCI论文写作和投稿能力。
基于上述本科生教学改革方案,我们对循证医学科研团队进行了科研训练教学改革的试行,以发掘本科科研人才为导向,对科研团队中的本科生进行了系统的科研培训。
本科研团队采用了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模式,以“传帮带”模式代替了既往本科生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成立学习研讨班,研究生或高年级骨干学生作为团长带领团队本科生参与相关学习讨论与指导。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如QQ、微信和腾讯会议等展开学习研讨。开展系统科研训练,由高年级骨干学生带领指导本科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软件学习与实操、论文分析与解读、组会讨论与答疑和学习成果汇报等,导师从旁辅导,提供科研指导方向,进行疑难问题解答[5]。该学习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优秀学生的领导能力,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协作能力,为提升科研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定期开展学习研讨班全体学员汇报组会。名师工作室导师安排课题领域基础知识、方法和经典文献的自学学习任务;高年级骨干学生报告课题研究或论文写作进展以及新招学生文献阅读方法学习或研究课题选题的汇报;优秀学员则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展示。导师通过组会实时了解科研团队成员学习情况,以此安排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跟进团队成员的学习进展与成效,学员实时反馈学习进度,提升分析表达能力,增强对知识的领悟,化知识为己用。
针对与各自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案例进行研究讨论。学员自主系统性学习文献检索、案例分析等方法,在组会汇报时选取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或者案例进行分享与汇报,并进行开放性研讨[6]。学员通过典型文献或案例掌握某一个或某几个重要知识点,并向其他学员分析讲解,导师旁听同时进行点评与知识点深化,引导学员举一反三、强化重点,在汇报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提炼,案例导向式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将学习的主动权移交到学生手中。
为了实时反馈学习成果,并提高学员的积极性,科研团队采用量化评估方案。在学员组会汇报、案例分析后开展学生互评,其余学员对汇报者的讲解逻辑性、生动性及案例新颖性等项目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最终分值反馈此次汇报的情况。得分最高的学生可以获得课外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的机会,而得分最低的学生则实行末位淘汰制,将由导师或高年级骨干学生进行二次系统培训以及再次考核,培训考核通过才能继续在科研团队开展科研活动。
科研团队具有完备的高水平创新本科人才建设与科学培养流程,指导学生撰写并发表SCI论文。科研团队每年招收新学员,并由导师或骨干学员进行循证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培训。新生独立进行学习与探索并通过组会汇报学习进展,接受教师及老学员的考核。通过考核后初步选题,进行开题汇报,开展正式的科研工作。教师和骨干老成员适时给予指导,将新优秀学生培养成下一届的骨干学生。
具体教学流程为:每年三月份招收新学生,并选择研究方向,组成学生团队。团队每个月召开组会讨论,安排新生课题领域基础知识、方法和经典文献的自学,高年级骨干学生报告课题研究或论文写作进展。课后由高年级骨干学生对新招学生进行循证医学数据库和软件应用培训。每年暑期末,召开所有新生组会,导师做报告教授学生基本的课题项目撰写和SCI论文写作的格式及要求,并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课题项目和挑战杯申报书的撰写。在团队成员完成各自课题研究后,学生开始论文写作,后由导师进行点评或修改,来回返修十余次。论文完成后,由导师指导学生如何投稿、评审后的修改并最终发表论文。
以循证医学团队本科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科研训练后,研究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本教学科研平台在2015-2020年暑假期间分别对2013-2018级的临床医学、药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100余名本科生进行了循证医学方面的培训。参与培训的优秀本科生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基因多态性与药物、癌症及神经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同时原创性提出了标准分层分析方法。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多个国际知名SCI期刊。该课题方向已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6项和省级2项,以及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及攀登计划项目1项。有14名本科生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循证医学领域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一篇关于非甾体抗炎药与皮肤癌关联性研究的学术论文[7]发表在影响因子为7.568的PharmacologicalResearch上)和其他英文学术论文2篇(另有20余名本科生参与科研并有署名),累计影响因子40.6分,他引次数109次。在此基础上,2017-2021年,受训学生团队共获得第十四届、第十五届和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总结的三个特点如下: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科研;二是高年级学生“传帮带”全方位指导;三是导师的持续鼓励以及在课题研究中的点评和深入指导。优秀本科生极富有新知识自学、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导师适当的引导将助力学生快速成长。学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论文写作,特别是英文论文撰写。对每一篇论文,导师需要进行15次左右的点评和修改,我们会在后续论文中报道本科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流程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当前创新科研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本科教学已无法满足创新科研改革的形势,亟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来发掘出具有科研潜力的创新型人才。各大院校、科研团队可通过一系列举措,力求激发在校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大学生实验创新精神和学术钻研能力,努力开创学生科研活动新局面。相信在未来,将会涌现出大批优秀学子投入科学研究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