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龙 赵雅丽 陈中庆 徐茂玉 胡付磊 张久鑫 李兆栋 韩化振
(1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2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3 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针对踝关节骨折,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踝关节的手术治疗效果目前并不理想,近年来临床上逐渐出现夹板固定及手法整复牵引治疗的方式,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但主流治疗仍旧以踝关节骨折手术为主[1]。为探究提升其术后恢复效果的具体方法,本次研究着重探讨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并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均分为2组,各占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5例,女性15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2.76±6.48)岁,其中扭伤24例,跌摔伤1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措施,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14例,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33.35±6.79)岁,其中扭伤23例,跌摔伤17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患者一般资料完整,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踝关节骨折,存在直接或间接外伤史,排除存在认知障碍者、肢体功能性疾病者及病理性骨折患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执行对比,
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措施,术前确诊其病理类型,术后给予石膏固定,持续7-10天,开展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进度,术后3天给予下肢静脉泵治疗,预防患者下肢淤血、肿胀症状,术后4天给予下肢持续被动活动,视患者肢体功能,合理调控被动活动量,尽量避免造成肢体疼痛,逐渐提升其生理活动度,从而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术后10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踝关节主动活动,术后15天指导患者进行非负重站立,提倡尽早下床活动,术后2-3个月时,可结合其恢复进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负重训练,并开展X线片检测,以便于合理调控训练进度。观察组患者接受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结合患者一般资料,结合其手术治疗效果,对患者骨折状况、软组织损伤情况及术后固定方式等方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康复运动措施。(2)运动功能较为稳定的患者,需在术后3天内进行足趾活动,术后7天开展膝关节屈曲练习,术后30天进行踝关节主动活动度训练,训练其腿部肌肉功能,可选择关节内外翻练习,注意缓慢用力,练习后需继续选择石膏或相关支具进行固定;术后2个月拆除固定支具或石膏,开展下肢负重训练,不断强化其肌肉功能;术后2-3个月后,可指导患者开展踝关节及下肢肌肉力量强化训练,如静蹲。(2)针对关节功能较差,且运动风险较高的患者,需在术后开展脚趾活动联系,并辅助其进行抬腿,持续15天后,进行膝关节活动训练,随后逐渐锻炼其腿部肌肉,术后2个月后,逐渐执行负重练习。(3)针对软组织损伤较为严重且存在肌肉收缩的患者,需加强对其关节固定的关注度,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趾关节活动,训练其下肢功能,术后15天,观察其软组织恢复效果,并给予适当的关节运动,指导患者主动训练,逐渐将被动训练变成主动训练,此类患者需延迟负重练习时间,加强对骨折或内固定断裂的关注,通常负重训练在3个月后进行。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中包括显效、有效、无效等指标;针对治疗期间关节恢复进度进行判定,若患者治疗后其踝关节无疼痛表现,未见肿胀,步态正常,负重情况良好、经X线片检测可见骨折处完全愈合,即可判定为显效。若患者治疗后,其踝关节未见明显疼痛,活动过程中疼痛表现相较于治疗前明显改善,未见肿胀,活动活动中无严重阻碍,需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经X线片检测可见一定程度的踝关节畸形,即可判定为有效。若治疗后患者踝关节疼痛程度未见改善或持续恶化、患者存在跛行、无法自主活动、关节肿胀明显,经X线片检测存在踝关节畸形,且外观可见,即可判定为无效。同时观察2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其中包括屈曲、伸展、旋后、旋前及负重外翻、负重内翻。另外,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状况。
5 结果
5.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其中显效18例(60.00%),有效11例(36.67%),无效1例(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其中显效15例(50.00%),有效10例(33.33%),无效5例(16.67%);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8.263,P=0.002),P<0.05,有统计学意义。
5.2 2组患者关节活动功能对比:观察组关节屈曲、伸展、旋后、旋前及负重时外翻及内翻度数分别为(32.27±1.37)分、(15.26±1.73)分、(36.94±1.28)分、(36.29±1.46)分、(3.11±0.67)分、(2.00±0.50)分;对照组分别为(28.96±1.53)分、(11.95±1.02)分、(28.56±1.83)分、(18.51±1.64)分、(5.22±1.46)分、(4.23±0.73)分;组间对比,(t=6.954,P=0.001),观察组患者关节屈曲、伸展、旋后、旋前及负重时的外翻及内翻度数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其VAS评分为(7.35±1.21)分,对照组治疗前为(7.56±1.28)分;组间对比(t=0.066,P=0.47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为(4.43±1.26)分,对照组为(5.92±1.82)分;组间对比(t=3.655,P=0.001),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踝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的重要关节部位,也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研究报告显示,踝关节损伤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该症多见于青壮年群体,致伤因素主要来自于运动伤、交通事故及高处跌伤等方面,因其病理机制复杂,生理学结构特殊,临床治疗难度较高。
踝关节骨折的致伤因素,主要源自踝关节向外侧旋转加翻转伤、踝关节向内侧翻转加旋转伤及距骨向后或向前冲击胫骨关节面引起的骨折类型;通常患者出现踝关节骨折后,其踝部存在明显的疼痛反应,并可在短时间内出现肿胀、瘀斑、青紫等反应,同时患者无法完成踝关节活动,缺乏自动行走能力,通过X线片检测可见其关节明显畸形,且内踝或外踝存在明显压痛,并可由骨擦音出现[3]。临床上针对踝关节骨折,主要采用Davis-Weber分类法进行分型,即A、B、C3型,通常A型为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的损伤类型,B型为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C型为下胫腓联合以上的损伤类型[4]。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2类,针对无移位的骨折类型,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即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周[5]。而针对存在移位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但如何有效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保障其关节功能的正常康复,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次研究发现,通过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措施能够有效优化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加快其康复效率,降低疼痛表现,消除其肿胀、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关节屈曲、伸展、旋后、旋前及负重时外翻及内翻度数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给予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措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其关节恢复进度,降低其肢体疼痛程度,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