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摘要】高中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涯路的护航者,也是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促进者。为此,本文基于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举措的实践研究为题,通过建立信息化学情备忘录,动态监测学生心理状态,赏识教育加强学习自信,保证学生良好精神面貌、探索心理健康干预机制,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的三个方面研究,希望能够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在高中阶段拥有健康的心理,从而以此更好地投入学习,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举措
高中阶段最易发生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究其根源,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及学校的客观因素,同时也有学生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心,在日益紧张的学业压力下,大多数学生都存有或多或少的负面化情绪,而这些负面化情绪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或者学生个体没有良好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那么很容易出现个别学生产生心理健康危机,造成不可扭转的心理损失,甚至威胁了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这无论对于教师、学校、家庭都是灾难性的打击。那么作为学生的班主任,不仅需要保证每位学生学业的良性发展,还要及时维稳、促进及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及早干预负面情绪较重的学生,这样才能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建立信息化学情备忘录,动态监测学生心理状态
当班主任面对一个班级数十个学生,尤其多数班主任还兼任任课教师的工作内容,在班级管理、日常碎事、升学压力以及班级中事无巨细的事情,都需要班主任亲自管理和引导。这也从客观角度造成了大多数班主任是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了解不同学生学习心理状态,也无法真正及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的心理预防管理措施。为此,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工具不仅为国民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性,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巨大支持和帮助,那么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够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以此有效帮助自己减轻工作量,提高班级管理的深入性和及时性。所以教师应该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建立班级学情备忘录,首先将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认知发展水平、人际关系、家庭背景等等多维情况,都填写到学情备忘录中,以此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以此量化统计。其次,班主任应该积极协调其他任课教师,经常性访问与交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近况,以及异于常人的表现。同时还需要对班级干部团队进行一次培训,加强班级干部成为自己学情获取的左右手。然后在与家长群体开展会议座谈会、线上教育座谈会以及做好普访,从中及时记录不同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健康成长的发展情况,以此将信息化学情备忘录打造具有及时性、更新化的数据库,从而不仅助力教师过早发现不同学生的心理负面情绪,也将利于教师其他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赏识教育加强学习自信,保证学生良好精神面貌
人都是喜欢听到他人的赞美与肯定,这不仅人类好心情的催化剂,也是提高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为此,在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将赏识教育理念贯穿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这样通过欣赏学生、肯定学生、表扬学生,不仅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动机,也将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精神面貌,提高学生心理的韧性。故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师生交往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优点,进而开展赏识性评价,以此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避免学生掉入自己的学习困境,长时间下会造成学生质疑自己、自闭心理的产生。其次,教师应该结合学情备忘录的数据表现,有效对心理危机发生的高危学困生群体进行个性化的赏识教育。如:结合学情备忘录,积极联动其他教师,明确了该学生的学习层次,在课堂中进行适当问题的指名答,进而建立赏识教育的机会与空间,以此达到鼓励学生学习的目的。再如,日常放学期间,班主任与学生结伴而行,从大朋友角度的谈话,减少封闭空间交流的严肃性,以轻松自在、趣味无限的谈话内容,促使学生感知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注,这样的方式将会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赏识教育,有时无声的关心胜过有声的赏识肯定。
三、探索心理健康干预机制,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健全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干预机制,这是新时代班主任的必然要求。这也意味着班主任需要横向拓展和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以及相关行为学知识,以此对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了清晰、正确的判断标准。其次,班主任还需要设计当某一学生具有心理危机的干预预案,以此在真实性发生自己的眼前,自己不会不知所措,能够遵循科学的安抚措施,进而做好疏导性心理干预工作,也不会进一步激化师生矛盾,造成学生心理再次受到打击。最后,高中班主任要定期开展集体性德育实践活动,有效针对已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通过集体活动的参与中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如:当学生自卑心理较重,不仅成绩下滑严重,而且班干部反馈日常与其他学生交流不多,那么就可以及时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劳动式、德育式主题实践活动,促使该学生在不同主题的实践性活动中,以集体参与氛围影响下、班级干部及学生的加油呐喊中、班主任的鼓舞眼神中,逐步感染该学生的情绪,打开日益封闭的内心,周而复始下,自然实现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
总而言之,在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举措的研究中,应该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丰富自己的干预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长远发展为核心目标,这样才能推动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措施,更好地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吕得晶.“积极关注”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教育艺术,2021(09):41.
[2]李嘉菁.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实践[J].高考,2021(2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