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娣
摘要:在“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的国际化背景下,社会文化及信息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时无刻不能学习,随时随地可以学习”成为理所当然。传统的学习以“大众化”教育为主,培养大众化人才。然而,“大众化”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大众化人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个性化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本文从国家发布的关于“个性化学习”的多个文件入手,通过探究“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及研究价值,分析外语专业课程的性质,从而挖掘外语专业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对丰富外语专业个性化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个性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外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0-0073-04
国家许多教育文件都强调“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性。教育部于2012年3月宣布的《教育信息技术十年发展计划(2011—2020年)》中强调:建立面向信息的环境并为个人提供学习机会,明确指出为每个学生提供专属的学习服务。此外,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再次强调:人人学习,随处学习,永远学习,建立了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继续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且,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第十三个国家国民教育发展五年计划》中涉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综合能力培训,促进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学习:直到2017年7月20日,国家立法机关正式发布了《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报告指出:将加快人工智能的创新,教育、医疗、老年人护理等人们生活的迫切需求集中于向普通公民提供各种优质服务的个人服务。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改善MOOC服务,动员大学、公司等力量,提供高质量的大型在线公开课程,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和满足学习者的个人需求:此外,《2019年中国教育信息产业报告》仍然明确提出:提供与AI技术深度集成,并且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类型。
基于以上文件精神,“个性化学习”显然会成为现在及未来的大势所趋,挖掘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索个性化学习的运行机制及构建体系刻不容缓。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
中华儒家传统文化的鼻祖级代表人物孔子,便非常重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意义,两千多年前就明白因材施教的道理。《论语(先进十一)》中这样记载道:“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子路)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公西华)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公西华问孔子:对于子路和冉求提出的相同问题,你怎么给出截然相反的回答?孔子说:“子路盛气凌人,所以,我要节制他。冉求生性退縮,所以,我要鼓励他。”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
这里的“因材施教”,即“个性化学习”,这两个概念意思相近。虽然一个远在两千多年前,一个近在咫尺,然而,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教育的本质都脱离不了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策略,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它完美地实现了这两个理念的统一,即传统教育理念以及现代教育思想的契合。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有的放矢,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最传统的人本教育的理念,也是最现代的民主教育的理念。
(二)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个性化学习”理论
美国的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可以称得上现代民主教育的开山人与开辟者。他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给中国的教育界也带来极大的影响力与冲击。例如:胡适、毛泽东、陶行知等人,他们受到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所谓民主主义教育,就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最基本的原则,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个性化学习”。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无论是理论视角,还是实践方面,个性化学习的研究价值与意义颇大。理论层面,个性化学习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为前提,以促进及提升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的学习模式。针对特定的学生,通过特定的评价方式,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展学生的学习宽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深度,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天性,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发挥其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强化优势,弱化缺点,帮助学生更有自信地面对自己,努力打造更好的自己。从而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用个性化的手段去逐渐适应并处理解决学习上的要求。实践角度,个性化学习是对现在的教学模式的巨大挑战,是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有力尝试。个性化学习并非停留在理论上的单纯的技术工具的融合与应用,而是在现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施的一次重大的教学改革实践,是尊重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兴趣,发掘学生闪光点的有力尝试。
个性化学习是一种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的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并决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获得自我成就感,从而提升自信心,不断进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从而加速学生自我提升及自我实现。当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之后,学校和教师将不再硬性规定学习内容及学习形式,而是通过不断扩大学习渠道与资源,多渠道全方位地提供给学生更加丰富,更加多彩的学习资源,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方向标与护航者。
三、外语专业课程的性质
(一)外语专业课程的概念界定
外语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作用的语言,在国际政治、经济、教育、信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全球一体化与国际化的发展,会外语的人越来越多。外语学习除了满足自身需求之外,也是全球化的需要。
高等教育阶段,外语专业课程范畴广泛,除包括了全球通用的英语之外,还有日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等。外语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使外语学习更好地解决工作领域内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为主,夯实听说读写译能力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说,外语学习,不仅是专业素质提高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人文素养提高的呈现。它能够帮助学生凭借外语这门工具,更好地与外界沟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交流,提升国际沟通力,同时也是提升自身能力及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呈现。
(二)外语专业课程的特殊属性
外语专业课程作为高等教育阶段提升专业素养及自身人文素养重要的科目,作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学术交流能力方面的重要媒介,具有专业性、工具性、针对性和跨文化性等属性。
1.专业性
如今,把英语、日语、俄语等设定为专业开设的高校越来越多。全国开设外语专业的985、211学校不胜枚举,并且专业性越来越突出,专业特色越来越明显。外语专业课程除了涉及最为基础的语言学及语用学知识外,还会进行更为深度的元认知的学习,她的专业性更突出。正是由于它的专业性,它在各高校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明显。
2.3工具性
外语作为链接中国与国际的有效媒介,具有工具性特征。所谓工具性,是指外语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具备外语综合能力的人才,通过外语与世界沟通,通过外语与国际对话,通过外语理论的学习及实践的运用,拓宽大学生的专业化及国家化视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针对性
外语专业除具备专业性及工具性之外,还具备针对性特征。外语专业课程的针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诠释。一方面,结合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開设不同的专业课程。除课程内容不同之外,各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手段都不尽相同,甚至教学过程中融入的思政内容都是各有各的特色,以便满足大学生由于专业领域不同对知识所产生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不能与义务教育阶段相同,要具有适应未来社会人才需求式的教育。大学毕业,学生要踏入社会,走进工作岗位,因此,大学阶段外语专业所学知识,要紧密联系社会,目的是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现在呼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正是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特殊性的重要体现。
4.跨文化性
由于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利用这门工具与他人交流,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是外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的大学生学习外语,同时具备汉文化的影响及外国文化的渗入,两种文化难免会碰撞,会冲突,会融合,会释然;大学生属于高等教育的直接影响者,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去了国外,或者从事着跨国交际方面的工作,他们需要走出国门,了解国际文化,因此,他们需要将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与和谐:中国大学生学习外语专业,其宗旨是为了发扬与补充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因此,处理好中外文化的创新、坚守与发扬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四、外语专业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一)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最初,它主要是指演员在类似于中国戏曲舞台上所戴的面具。后来,心理学借用了这个术语,并解释如下:人们根据各种社会角色来更换面具,这个面具是个性之外的一种表达。本文认为个性化教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阐释。
首先,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倡彰显学生个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学。然而,个性化不等同于个别化。“个别”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单独,单个;少数的,少有的”。例如:个别强调,个别辅导。个别化教学就是针对单个学生或少数学生进行教学,教学对象单一;而个性化教学强调的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个性需求的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等。二者的教学对象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此外,个性化教学不等同于个体化教学。“个体”一词,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个体”一词是相对而言的,它相对于“集体”“群体”“整体”而言,指单个的人,生物或其他不可再分的实体。也就是说个体化教学相当于“一对一”式教学,强调教学对象的独立性,而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学对象的全部性与完整性。最后,个性化教学与集体教学并不冲突。个性化教学不等同于个别化教学与个体化教学这样针对少数人,甚至独立个体的教学,它强调整体教学中彰显个性的教学,因此,它与集体教学并不矛盾。个性化教学并非在乎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这种教学模式,而是重视教学中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结合学生自身需求,制定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个性化教学培养方案。
其次,个性化教学脱离不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缺一不可。个性化教学并非完全的自主学习,它始终具备完整的教学活动的特征。个性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相似点就在于,二者都脱离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机统一,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的主体便缺失,便构不成完整的教学活动。它只是教学内容和形式会根据实际情况发生改变,但是教学过程这一主旨不会改变。个性化教学是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更高效地完成所学内容,完美地达到教学目标,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及教学手段。
(二)外语专业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1.外语专业个性化教学的概念
外语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讲究的是“师生合作”,这里的合作指的是教师有个性化的教和学生有个性化的学,二者有机统一。外语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就是教师要尊重并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想办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教师与学生教育之间建立有机统一和和谐的关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积极寻求和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些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大学里,外语专业的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人。外语作为与国际沟通的工具,通过外语的学习,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国家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然而,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因此要避免“大锅饭”现象,应该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鼓励并帮助提高学生个性发展,开展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综上所述,大学外语专业的个性化教学,就是基于各高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性,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建立以教师有个性的教和学生有个性的学的有机统一,旨在培养和促进具有夯实的外语基本功及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发展的活动。
2.外语专业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大学阶段的外语教学和初高中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教师驾驭掌控课堂的能力至关重要。因为学生原有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差异,导致课上课下会出现各种风格迥异的现象。对于外语专业课的教师而言,了解并熟悉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把控课堂的整体节奏便有些困难,这时,掌握好教学理论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上好这门课的重要一环。
个性化教育主张教育者要主张个性、承认个性、尊重个体差异的独立性、差异性、自主性及创造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差异,进行区别化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外语专业个性化教学不仅强调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且要满足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又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达到适应社会需求的、个性健全的、具有创造性、开拓性、进取性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
在信息日益发达的智慧教育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到每名大学生。网络成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载体,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铺开。随着M00c、雨课堂及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工具的大量融入,智慧教学的优势越发明显,智慧教学的手段越发便利。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灵活操控课堂,完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手段,明确教学目标,它可以帮助学生开发适合自己口味的学习内容并加以改善,并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目标。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