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病原体灭活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2021-11-29 16:10张永鹏洪缨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年4期
关键词:载量病原体储存

张永鹏 洪缨

除了已知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如HIV、HBV、HCV、HTLV、疟原虫、梅毒螺旋体外,新的未知病原体爆发频率和多样性的增加,威胁着血液供应。目前,浓缩血小板(platelet concentrates,PCs)来自单采或全血制备,储存在20~24℃持续轻缓振摇的透气塑料袋中,因储存过程中血小板存在储存损伤和细菌污染的风险,保存期一般为5 d。为了降低细菌污染风险,采取一系列措施如:采血前严格筛查献血者、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使用带旁路系统的采血袋将最先流出的血液用于检测、去除PCs中的白细胞、检测特定病原体等。对22项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发现[1],PCs初次细菌培养的污染率为0.51/1 000。另一项研究表明,PCs输血传播感染(transfusion transmitted infections,TTIs)的发生率(1.95/100 000)高于1~6℃储存的红细胞(RBC)(0.53/100 000)[2]。虽然美国FDA强制要求在储存期间对每袋PCs进行2次细菌培养或快速检测[3];英国国家卫生血液和移植系统及北爱尔兰输血服务机构建议在进行PCs细菌检测时,加大接种量、延长培养时间[4],这些方法既增加了检测成本和时间,也仍不可避免输血相关败血症的发生[3]。PI技术是一种主动干预措施,通过在PCs中加入或不加入光敏剂(Amotosalen或核黄素),经紫外光(UV)照射破坏病原体核酸的一类技术,可减少新出现或已知病原体的传播风险[5]。

1 PI技术和病原体灭活能力 单采或全血制备混合PCs可实施PI技术。理想情况下,PI技术应能灭活PCs中的所有病原体,且不损害血小板功能,对患者安全。但UV照射和/或残留的光敏化合物和产物可能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目前用于PCs的PI技术有三种:Intercept(Cerus Corporation)、Mirasol(Terumo BCT)和Theraflex UV-Platelets system(MacoPharma),前两种已在临床常规使用,第三种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影响PI技术的因素主要包括:某些病原体载量过大,超出处理能力;病原体抗性(如芽孢);保存血袋几何形状干扰导致难以接近病原体;干扰物质导致光能传递不佳;制备过程中的人为差错等[6]。

Intercept是加入amotosalen,经紫外光A(ultraviolet A,UVA)(波长320~400 nm;3 J/cm2)照射3~4 min后,amotosalen可插入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螺旋区域,与核酸形成共价健,有效破坏核酸,未结合的光敏剂则在程序的最后一步被吸附,根据PCs容量耗时约6~24 h[7]。NUSSBAUMER等[8]将7种常见细菌以3种浓度(1~10、10~100或100~1 000 CFU/单位)接种于单采血小板中,22±2℃振摇储存过夜,用amotosalen/UVA系统处理,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分别在第1、2、5 d进行细菌培养测试,培养结果全为阴性。将高感染力的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YFV-17D疫苗株)掺入单采血小板中,通过Intercept系统可灭活PCs中高浓度YFV-17D,降低了YFV TTIs风险[9]。

Mirasol是加入核黄素(维生素B2),经紫外光A+B(ultraviolet A+B,UVA+B)(波长280~400 nm;6.2 J/mL)照射4~10 min,通过电子转移对核酸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核黄素及其副产物是天然存在的,已知没有任何副作用,处理后无需去除[10]。将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以102~107CFU/单位接种到血小板中,经Mirasol系统处理后,用BacT/Alert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培养。当PCs中接种102~103CFU/单位细菌量时,所有细菌均可被完全灭活。当PCs中接种细菌量超过106CFU/单位时,不能被完全灭活[11]。将20种菌株接种到血小板中,结果表明核黄素和紫外线照射对灭活<20 CFU/单位的细菌有效率为98%[12]。用8种病毒评估Mirasol效果,处理前确定初始病毒载量,处理后重新检测病毒载量,病毒量降低1.8 log~6.3 log,降低了未经筛选病毒的输血传播风险[13]。PIOTROWSKI等[14]监测6年内超91 000单位经Mirasol处理的PCs数据,未发现有输血相关败血症、病毒传播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Theraflex UV-Platelets system使用紫外光C(ultraviolet C,UVC)(波长254 nm;0.2 J/cm2)照射<1 min并剧烈摇动,使核酸相互作用形成嘧啶二聚体,从而阻止核酸复制,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15,16]。该方法不需要添加光化学试剂,但血浆蛋白会吸收UVC光,阻止光的穿透,因此该方法对血浆中的PCs无效,只能处理血小板添加液(platelet additive solution,PAS)中的PCs。采用该技术处理后,对PCs相关的污染细菌量对数减少值为3.1~7.5[16]。血小板中掺入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CCHFV)和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Theraflex处理后,可降低SARS-CoV(≥3.4 log),CCHFV(≥2.2 log)和NiV(≥4.3 log)的传染性[5]。将登革热(Dengue virus,DENV)、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Virus,CHIKV)和罗斯河(Ross River virus,RRV)3种虫媒病毒掺入PCs,采用不同剂量UV处理,观察到病毒灭活分别为4.43、6.34和5.13 log,随着UV剂量增加,病毒灭活效率随之增加,因此该系统可用于新兴虫媒病毒的灭活[17]。

对于细菌污染严重的PCs,由于存在一些有毒性的代谢物质,即使实施PI技术,仍会构成严重的输血反应。若在PCs采集制备时尽早实施PI技术,足以将相关细菌的TTI风险降低至接近零。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宿主的免疫状态,病毒株和感染过程。病毒感染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窗口期,在此期间病毒载量较低;②病毒大量复制的加速期,机体病毒载量呈高峰;③当免疫系统限制病毒增殖时,导致病毒完全消除或呈低载量携带状态[18]。病毒载量到达峰值时患者通常出现临床症状,可通过对献血者的医学评估排除急性感染,但无症状个体中可能存在高病毒载量,很难排除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献血者[5],而若利用PI技术则可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2 PI-PCs血小板功能和质量 通过观察血小板形态变化、低渗休克反应、不同激动剂诱导的聚集粘附、葡萄糖消耗、乳酸含量、pH和血小板膜上的活化标记物(CD62p,CD63,CD40L)表达和凋亡,来确定储存期间体外血小板功能和质量[19]。与未处理的血小板相比,储存5~7 d后PI-PCs血小板功能和质量有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单采(不同机型)和全血制备方法(富板浆法或白膜法、汇集)的差异,或使用100%血浆与血浆加血小板添加液(platelet additive solution,PAS)及献血者间的变异性和测试方案差异造成的[20]。经UVC处理的PCs储存5天后,血小板体外代谢和激活发生微小变化,回收率和存活率均有一定程度降低[21]。通过全面代谢组学研究发现,Intercept系统会显著改变存储PCs的代谢组学,但不会影响血小板的能量代谢[22]。Mirasol处理对血小板衍生微囊泡(MP)的microRNA谱图没有显著影响,而Intercept会导致血小板衍生MP的microRNA水平发生明显的变化[23]。采用质谱技术分析血小板蛋白质组学,发现Mirasol PRT影响血小板中的几种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主要与血小板粘附、激活和脱粒有关[24]。维生素B2和UV处理单采血小板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3(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3,CCL3)、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5(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5,CCL5)、人转化生长因子(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 4,PF4)]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的PCs[25]。UVC处理经全血分离悬浮PAS中的PCs,导致血小板活化及活性氧簇生成增加,使其凋亡增加,对血小板体外功能有一定影响[26]。PI技术对血小板整体蛋白质组的影响相对较弱,但可导致存储损伤,Mirasol影响血小板形状和粘附力,而Intercept似乎影响细胞内血小板活化途径的蛋白质,Theraflex则影响血小板形状和聚集[27]。PI技术处理可增加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衍生的MP,损伤microRNA和线粒体DNA,影响其功能[28]。与未处理血小板相比,受损血小板可被循环中的免疫监视系统识别并清除。

3 PI-PCs临床输注 很多研究评估了PI-PCs的临床疗效。患者输注常规PCs后的CCI值显著高于经Mirasol处理的PCs,然而两组的PCs和RBC输注量并无显著差异,较低CCI是否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需要进一步研究[29]。GARBAN等[20]对amotosalen和UVA处理PCs的研究发现,在恶性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PI-PCs临床疗效等同于PAS-PCs,但CCI值比输注常规PCs的患者低。这表明观察到的某些影响可能是由于PAS本身而非PI技术所致。SCHULZ等[30]研究发现,常规PCs或PI-PCs输注后,两组患者的RBC输注量、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率和类型相似,没有观察到输注PI-PCs相关的光疗皮疹病例。关于Intercept技术,对于接受光疗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需要关注残留amotosalen引起皮疹的可能性[31]。最近Cochrane系统评价了12项随机对照试验,在血液病患者中,比较Intercept和Mirasol处理PCs与标准PCs输注的临床效果,数据表明,与标准PCs输注患者相比,PI-PCs组因24 h CCI低而需要输注较多的PCs,同种免疫导致PCs输注无效风险增加。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输注PI-PCs不会影响全因死亡率以及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32]。BAHAR等[33]回顾性分析了28个月中接受常规PCs和PI-PCs患者的PCs和RBC需求变化,结果表明,PIPCs组平均PCs输注间隔(20.3±13.5)h短于常规PCs组(21.2±14.2)h,PCs输注量较高(P<0.05),但RBC输注较少(P<0.05),其他输血反应(非败血症)率无差异(P>0.05)。常规PCs输注后出现5例输血相关败血症(P=0.011),PI-PCs输注后无输血相关败血症,其他类型输血的风险未增加。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新生儿输注了Mirasol处理的PCs后无不良反应,似乎是安全的,但仍需要对长期输血的儿童进行随访[34]。一项针对19 175例输血的血液预警项目显示,PI-PCs输注后报道的不良事件很少见,并未出现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A-GVHD和输血传播感染[35]。法国血液预警系统2008年~2014年数据显示,PI技术处理PAS-PCs的过敏反应率也较低[36]。

4 面临的问题 形成芽孢的细菌和无包膜病毒以及缺乏核酸的病原体(如朊病毒)不能被PI技术有效灭活[37]。对于有活动性出血或儿科患者,PI-PCs的安全性有待确定。PI-PCs是否能降低同种免疫的风险,目前尚未明确。PI技术引起的血小板损伤,是否会降低输注后体内血小板存活率?PCs中白细胞数量和种类不同(制备技术不同所致)、存储时间不同、ABO不同型输注、患者同时输注其他血液成分均可能会影响血小板功能,因此,需要对PI技术进行更多、更大型研究来证实是否对血小板功能造成影响[38]。

5 总结 欧洲使用PI-PCs已经超过15年,Intercept系统是目前美国FDA批准的PI-PCs技术。已有数据表明,PI技术对血小板功能有一定影响,疗效略低于常规血小板,但临床使用是安全的。在CHIKV和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爆发期间,应用Intercept系统有效控制了感染风险[39,40]。当新的和/或未知病原体通过输血传播时,实施新病原体的检测需要一段时间,可采用病原体灭活技术防止其经输血传播。我国目前血小板尚未实施PI技术,无论是引进还是自主研发,作为技术储备,都需要此项技术应对未来突发公共血液安全问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载量病原体储存
储存聊天记录用掉两个半三峡水电站电量
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对不同HBV DNA 载量孕妇母婴阻断效果观察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山东省森林可燃物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方法探析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危险物品储存和运输安全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松鼠怎样储存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