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制品在监管过程存在的难点

2021-11-29 04:16:02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江绮晴广东省生产许可证审查服务中心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食品标签食糖压片

□ 罗 萍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 江绮晴 广东省生产许可证审查服务中心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修订公布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的公告》(2020年第8号),糖果制品食品类别包括糖果、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和果冻4个细分类别。其中,糖果根据《糖果分类》(GB/T 23823-2009),又可分为硬质糖果、奶糖糖果、夹心糖果、凝胶糖果和压片糖果等12种工艺类型。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日益更新,现在的糖果制品在工艺上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但在配方和概念上却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部分类型的糖果已成为监管的难点。

1 糖果制品存在的监管难点

1.1 凝胶糖果

根据《糖果术语》GB/T 31120-2014的定义,凝胶糖果是以食糖或糖浆或甜味剂、食用胶(或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经相关工艺制成具有弹性和咀嚼性的糖果。传统的凝胶糖果主要是将食用胶溶胀后,再加入主要原料食糖或糖浆、甜味剂及其他辅料熬煮,经浇注、冷却、脱模、干燥后制成的凝胶糖果制品。在《糖果术语》中凝胶糖果经其相关工艺制成,但如何定义相关工艺,并无明确标准解释说明,此外以食糖或糖浆或甜味剂、食用胶(或淀粉)等为主要原料,主要原料的定义没有明确的标准解释说明,目前行业共识为糖、甜味剂、食用胶之和多于其他原料即为主要原料。因《糖果术语》在工艺和原辅料上的未能将传统糖果与软胶囊保健品有效区分,因而给生产软件囊的保健食品公司带来研发的空间。该类型保健食品研发生产公司,利用凝胶糖果这一定义,结合软胶囊保健食品的加工工艺,衍生制作了一种新型的糖果,即软胶囊型的凝胶糖果。

软胶囊凝胶糖果其生产工艺主要有3步,包括:芯材配制、胶体配制和压膜成型。在配方组成上,为满足“凝胶糖果是以食糖或糖浆或甜味剂、食用胶(或淀粉)等为主要原料”这一定义,相较于保健食品软胶囊,生产企业在胶体中加大食糖的比例,使得食糖、食用胶的含量总和占配方比重的首位,以满足“主要原料”的要求,因此,胶囊型的凝胶糖果其胶皮通常较硬,芯材则通常采用目前热门、流行的营养元素、新食品原料为主要原料。胶囊型的凝胶糖果的整体外观与保健食品软胶囊无明显区别,但二者在功能性配方原料的有效成分的净含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1.2 压片糖果

根据GB/T 31120-2014的定义,压片糖果是以食糖或糖浆(粉剂)或甜味剂等为主要原料,经混合、造粒、压制成型等相关工艺制成的固体糖果。压片糖果的可塑性较强,只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新食品原料等,都可作为压片糖果的辅料。

压片糖果因具有让消费者易于接受的外观及口感,同时又具有营养和健康的属性,使得此类产品获得较好的发展,目前现有的产品多以提取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有效成分加入产品[1]。产品的整体外观与保健食品片剂无明显区别,但有效成分的剂量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1.3 凝胶糖果和压片糖果产品在经营过程的监管难点

企业打着“生物、科技、医药、营养”等噱头,利用广告、会议、讲座、 健康咨询等方式对凝胶糖果和压片糖果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在食品标签、说明书明示或暗示产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及保健功能。在营销过程,故意将其与保健食品进行混放销售,以达到以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销售的违法违规行为[2]。

2 产生问题的根源

①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对保健食品青睐度也越来越高,保健食品的市场体量也越来越大[3]。②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区分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的标签标识区别。据统计,有35%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食品真实属性名称,在近半数的消费者从来不看食品标签,有43.1%看不懂食品标签[4]。③保健食品在我国属于特殊食品,其配方需要进行注册管理,与普通食品相比,保健食品生产资质的获取流程更为复杂,难度更大。在以上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保健食品掀起了一场升级,即保健食品零食化。不管是凝胶糖果还是压片糖果,其实质是功能性糖果,是保健食品零食化升级带来的变革。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2月-2018年2月,亚洲市场上市的糖果新品种,有8%的产品具有功能宣传,健康属性和功能效益成为产品营销推广的侧重点[5]。

3 解决问题的建议

3.1 加大对食品标签标识的科普宣传

食品标签是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载体,食品标签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误导性语言,使得消费者不易读、不易懂,仍有相当多的消费者不能读懂标签的一些关键信息。因此,加强对标签标准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基本营养知识,使更多的消费者能读懂标签,科学地选购食品。

3.2 加强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合理引导中老年人购买功能性糖果食品

中老年人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保健品消费成为中老年人的热门选择[6]。但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对保健品、功能性糖果区分不清,基于从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大量购买功能性糖果食品。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食品行业的广告及舆论监督,通过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这一类消费群体合理购买功能性糖果食品。

3.3 加大违规宣称、冒充保健品等违规营销行为的处罚

保健类食品的生产经营者易出现违规宣称、冒充保健品的问题。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应加大对这一类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监督处罚法则,加大查处此类生产经营者利用网络、利用会议、讲座、健康咨询、专家推介、虚假广告等营销方式违法销售的行为的力度。实施全面联合惩戒,对涉嫌犯罪的生产经营者,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把处罚落实到人。

猜你喜欢
食品标签食糖压片
番茄复合压片糖果粉末直接压片工艺
食品工业(2022年6期)2022-07-04 08:39:14
压片糖果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食品标签别玩“躲猫猫”
科学导报(2022年19期)2022-04-02 23:19:15
压片玉米使用中的几个误区
农业知识(2018年35期)2018-09-26 09:22:04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我国同国外食品标签标准的对比研究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