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2021-11-28 00:53史雯婷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初中

史雯婷

摘  要:初中,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运用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供针对性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配合和重要补充。本文从当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分析,论述了影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了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2-0153-02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is a stage when students enter adolescence and develop rapidly in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The head teacher should use correspond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o provide targeted counseling in the education work.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need to improv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ersonality. It is also a coordination and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the school's daily teaching work.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ental healt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head teacher in educ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the head teacher to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words】Mental health education;Junior high school;Head teacher work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进入青春期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逐渐摆脱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开始学着用自己独到的见解来看待问题、观察世界,同时也慢慢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这一阶段,受到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也同样面临着许多困扰他们的事情。因此,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所面临的烦恼、帮助学生寻找相应的面对方式和解决方法,就成了现今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

1.当代初中学生心理特点

(1)强烈的独立意识、自尊心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

进入初中后,许多学生更多地把学校发生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的想法放在自己心里,或是与自己的同伴分享,而不会事无巨细、每件事都和父母商量、向老师报告。一方面,他们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又缺乏自立能力和独立精神,因此,依然需要依赖父母长辈,这一点在现今独生子女家庭显得尤其突出。所以,在初中阶段,学生强烈的独立意识与对他人的依赖性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2)网络对思想、言行的干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社会,家家户户都能够联网,多数家长也给孩子提供了手机,并能够联网使用。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对学生定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学生一旦被一些不良诱惑吸引,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部分学生甚至会对一些不良的言行进行效仿,导致严重扭曲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个别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一旦父母或老师对其上网的行为进行禁止,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3)学习压力导致的焦虑情绪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简化,但进入初中的学习后,在学习上,内容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的课程种类逐渐增加,学习的内容难度逐渐加深,知识点也更完整、更系统,教师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对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要求亦是更高了。

2.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上,心理上与社会环境和谐协调的状态,初中學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相对稳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是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这三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是千差万别的。同样,在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的待人接物的方式,和夫妻关系不和谐、离异、再婚、留守或是丧亲家庭中的孩子的心理也是不同的。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场所,它犹如一个小型的社会,学校生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由学习压力造成的诸如考试焦虑、厌学情绪等心理问题。同时,校园中存在的校园欺凌、霸凌问题、师生及同学关系不和谐等现象,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初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任务的加重,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影响。初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对未来的初中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希望能有一个新的起点,这时,适当的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初一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是为初二、初三打基础的阶段。初二阶段的关键词是分化,体现在学习、生理和心理上。在学习上,初二的学习内容难度明显加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在这个阶段,学生若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则很难跨过这个分水岭。同时,初二的学生,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第二性征出现,由生理变化产生的心理变化,也需得到足够的关注。进入初三,临近中考,多数学生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来自父母、老师、同伴三重压力压在他们肩膀上,这时,就更需要进行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3)社会因素

在网络的大背景下,当今学生接触、了解社会中的发生的大小事件的途径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的特点。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而青少年一旦接触社会中种种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且抵制不了其诱惑时,他们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严重的迫害。由于网络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学生若是过分依赖网络,就会使得其人际交往心理淡化,甚至与现实世界脱节。

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时,班主任需遵循平等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保密性原则、预防重于治疗原则,需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需尊重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同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也需个别对待。在工作中,班主任可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如下。

(1)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

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指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中心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因此,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顺利进行后期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在培养班集体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创设以学生为基础的民主、和谐、平等的班级环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并从中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对班集体、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赖,并且渐渐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如何适应环境。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的同时,也需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让每一位学生在班集体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帮助他们积累集体生活经验,提升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2)加强家校联系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班主任不仅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各科成绩进行客观分析,还需了解学生的社会关系、品德状况等。要想全面了解学生,仅仅看其在校各项表现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体现了家校联系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而言,家庭和学校是最重要的环境,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全面的教育,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是不健全的。但是,不同的家长,对不同的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以便相互理解,在教育孩子上达成共识,從而形成教育合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进行家校联系的方式各种各样,班主任可通过家访、家校路路通、电话、微信等各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指导家长在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家庭教育,从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充分利用每周班会课,结合近期班级中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初一新生,班主任可开展以展示自己的风采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加深对班集体成员的认识。新年将至,班主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辞旧迎新活动,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活动,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身心。初二的学生对异性的关注度逐渐加强,班主任可由此展开我心中的“最美女生”或“最帅男生”的话题,指导学生从言行举止等各方面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异性交往问题。临近考试,面对考试焦虑问题,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进行考前心理团体辅导,帮助学生缓解焦虑。对于即将毕业的初三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4)个别心理辅导

每一位学生,在班级中,既构成了完整的班集体,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因此,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做好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在热爱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班主任需摸清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区别对待,并且需进行后续的观察。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并给予自己的理解,从而帮助、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4.结语

所谓教育,教书和育人是无法分割的。班主任工作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此,班主任在尽力做好自己的教书工作的同时,也需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正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状态也是千差万别。随着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自身的阅历逐渐丰富,思维方式不断变化,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吴念阳,张东昀. 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04):812-816.

[2]王丽梅.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交际月刊,2012(01):186-187.

[3]杨锡刚. 创新家校互动  搭建教育平台[J].吉林教育,2011(14):124.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初中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