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摘 要:当前新课程教学提出要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的。我们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为后期学生数学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探究性教学的优势在于在课堂上让学生拥有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小学数学不仅要进行知识内容的教授,还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小学数学中探究性教学的施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培育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目的,为小学生建立终身数学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3-0181-02
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to Pupils' Mathematics Ability
WANG Jun (Haishiwan No. 3 Primary School,Honggu District,Lanzhou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propos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o stimulate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our daily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we should rationally us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to guide students to conduct independent learning,cultivate their scientific inquiry spirit,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r students' mathematical comprehensive thinking ability. The advantage of inquiry teaching is to let students have a sense of ownership in the classroom,so that students can truly become the masters of the classroom.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must not only teach knowledge content,but also cultivate the mathematics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to the greatest extent,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 mathematics,and establish lifelong mathematics learning habit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ay a good found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the exploratory teaching mode on the students' mathematics ability 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Inquiry Teaching;Mathematical Ability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內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坏将影响学生中、大学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新的教学研究,要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设计。探究性教学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特点进行设计,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培育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是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探究性课程不仅能传授给小学生数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1.小学生数学能力介绍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第一,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分为两种能力,一是抽象能力,二是概括能力。抽象能力,顾名思义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排除事物其他干扰因素,揭示事物本身性质。概括能力就是将事物进行分类,将事物之间的共同点进行提取。但抽象和概括是无法分开的,概括是建立在抽象的基础上,没有本质的提取,也就没有相同点的概括。第二、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能力就是能根据信息或描述,做出正确图案或图形的呼应、正确的分析出信息中的各个要点和元素,、将他们相互组合和联系、在脑海中形成正确图案的能力。第三、推理论证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为两部分,一是推理能力,二是论证能力。推理能力是根据已有的前提条件、根据对结果的预判进行的结论的猜想。数学学习中推理的过程就需要不断论证,不断演绎。论证就是将结果结合正确的已有的条件与猜想的结果进行推理的过程。论证是建立在推理的基础之上的。论证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直接论证就是使已给出的正确条件与结论之间发生相互关联性的推理,间接论证就是将已给出的正确条件与理论之间有第三条件或三种以上条件的关系,进行联系的推理。第四、运算求解能力。根据现有的数据处理、条件提取数值,寻找适合应用的公性或算性方向,确定运算程序进行运算,操作后的调整等一系列正确的数据处理过程就是运算求解能力。第五,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包括数据的提取、数据的抽象、数据的分类。同时还有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生活中的不同问题的第六种能力,应用能力。第七,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根据现实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关系密切,应用能力水平越高,创新意识发展越好。
2.探究性教学中数学能力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新课程改革。其中就包括小学数学的改革,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从原有的教学模式改革至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在课堂上的实施可以有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探究性教学的实施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下面就从以下几点分析数学探究性教学中是如何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
(1)情境中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许多位教育家都印证了这个真理。兴趣是激励小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的源头。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主观意识不会太强。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创设情境性数学课程。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课内容融入到具体生活的情景中,这是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联系生活、积极地在生活情境中总结和概括所学内容所需要的数学条件。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中的。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并能理解这些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本节课教师在导入时就创设了“美丽的家”这一主题,先是谈话环节进行导入,让小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电器和哪些装饰品。一下子将小学生拉入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之中,调动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在这一提问中学生需要通过回忆自己家的场景,想一想自己家有哪一些电器,并对家里所有电器物品进行思想归纳和语言整理。学生们会对教师引导的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利用自己的探究欲望,积极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提问过后,出示创设的场景。创设的场景中,有学生熟悉的沙发、茶几、洗衣机、空调、水壶等常见家具和电器,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将具体的事物与具体的图形进行初次划分。这时小学生还没有这些图形的具体概念,只是尝试着进行初步的分类。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寻求处理的能力,将探究变成为学生自己的一种乐趣和处理问题的一种需要。学生将常见的家具与老师给出的图形进行对比,这个过程动用了抽象能力,将具体的电器与给出的图形进行本质特性的总结。运用抽象能力,将图形的特点内化为经验。而将各类电器进行划分的过程运用了概括能力将图形与电器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和分类,分类的过程为概括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互动探究中发展多种能力
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用到互动性探究方法。在互动性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同时能实现教师的个别化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互动过程中学生的不同表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给予一对一的指导。互动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之中不断提升数学能力的过程。再结合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会提升学生多方面数学能力。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活动。将小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我们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做到优秀和一般相互搭配,使好中差互补,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通过一个小组内的学生相互讨论和配合,对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针对本节课而言,教师提出了将家庭里的家具电器结合所学的物体特性,进行分类。小组内的学生先通过观察发现生活场景中物体的本质,再通过比较将物体和图形进行归类。这其中就包括场景的部分物品,他是遮挡的。就这些场景中遮挡的物体,小学生们对它的总体形状的猜想是不同的。小组内先进行商讨,到底谁猜想的是正确的。由于能力水平和生活经验有差异,因此小学生们所想出来的结果并不相同。围绕每个小组成员猜想出来的最终图形,小组成员进行逐一分析。在分析和探讨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据提取能力。对于每个学生猜想的结果都能分析到,又能给予每个学生独特的指导和针对性的提升。
(3)巧用图文,发展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中因情设境,因境设问。教师如何利用教学情境中的图文,设计合理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是探究性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在探究性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师必须合理应用场景、巧妙提出相关问题,使每一个提问都有针对性,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进行设计。提问的设计,要让学生能够紧紧围绕着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去质疑去解决。优秀的提问设计,提出的问题是和课堂紧密相关的、是与生活经验贴切的。这样的提问往往是灵活的和动态化的,学生会通过提问,将日常生活与课堂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全部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因而具有其针对性和科学性。这种提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可以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进行自身的努力和探究,从而使其能力得到提升和發展。问题的设计往往是发散的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发散思考,尝试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解决问题,能够达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考方性和独特的解决方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进行思考并得到发展。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两个小动物交换耕地的情境,用图形代替耕地,一个小动物的功绩是平行四边形,而另一个小动物的耕地是长方形。教师提问,“这两个小动物更换用地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材料分析比对。这个提问就是一个典型的开放性提问,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性进行两个图形面积的对比,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学生可以用剪刀将平行四边形多余的部分剪下来重新拼合,也可以将长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进行拼合,还可以用其他的可塑性材料,或其他论证办法。这一过程是学生探究的过程。尝试发现思维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难题,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辩证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师的巧妙提问中得到发展。如果提问多而无效,那么就没有互动性的课堂效果和学生主动思考的模性。例如将这个问题改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一样大吗?那学生能给出的答案就只有一样或不一样,论证的方性也只有两种结果,一样或不一样。学生对结果的探究性和好奇心也就不大。这样的提问会封闭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求异思维也无处发挥。两种答案一样或不一样,就封锁了其他的探索性答案。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至关重要,通过提问不但完成了教师的既定教学目标,也使学生的辩证思维等数学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3.结 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探究性教学可以有力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为欢快的天堂。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促进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探究性教学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也带给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朱阳金.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