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多维,分级训练,研发特色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群设置的理念与内容

2021-11-28 03:12刘音铄
黄河之声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乐理理论

刘音铄

“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于1964年,素有‘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的美誉。是培养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专门人才的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同时也是‘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学校。”①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下设作曲、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视唱练耳六个教研室及电子音乐中心,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层次,作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8年、2019年由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作曲系承办的第一届、第二届国际作曲技术理论专题交流季中,来自世界排名前30成员院校的作曲技术理论专家汇聚一堂,带来了作曲技术与音乐理论发展方面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团队组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候选单位。该团队承担着全院所有学生在音乐基础理论与听觉能力,视唱能力发展方面的教学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在老一辈音乐教育理论专家李重光、许敬行、孙虹、范建明教授的教学研究基础上,中国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课程及基本乐理课程形成了科学严谨的分级制教学模式并具有相对完善地课程评价标准。目前本科视唱练耳教材1-8级出版于2004年,曾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中国音乐学院精品教材的“双精品”荣誉称号。教材经历16年的教学实践,为中国音乐学院本科视唱练耳教学培养了诸多学子,时间证明其具有系统性与科学性,并逐渐成为全国专业音乐院校该课程的标准教材。为了规范视唱练耳课堂教学,提高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音乐基础课程的后效性作用,该团队的教师们于近几年研发并开设的课程逐渐形成了以发展音乐听觉能力为核心,向其他与听觉发展密切相关、相承、渗透或互补的学科辐射的,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一基多维”式的课程群体。其中,一基:指核心的基础类课程,包括《乐理A》《乐理B》及视唱练耳分级课程一到八级。多维:指特色的拓展类课程,包括《视唱练耳教学法》《基本乐理教学法》《多声音乐听觉训练实践》《声乐与器乐合作读谱实践》《管弦乐作品综合听辨训练》《中国当代管弦乐作品导聆》《管弦乐队音色听觉技能训练》《乐感训练》《复杂节奏训练》《实际作品旋律片段听辨与赏析》。

一、基础类课程

关于基础类课程中的基本乐理A与B的分级,我们要求理论专业的学生,如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修读A;表演专业的学生,如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的学生修读B基本乐理B主要是夯实基本乐理课程的基础知识,增加简谱记谱、20世纪现代音乐中常用的音高与音长记谱、节拍节奏、表演记号与力度记号等内容。基本乐理A除了拓展基本乐理课程的深度与广度以外,在B的课程内容基础上增加五声性调式的相关知识,以及20世纪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和弦、音阶、调性关系等内容。(A与B都属于入学后的起点学习程度,另外我们还有C级的内容,相当于入学前的预备级程度,也是招生考试中的最低程度,在此不赘述)。

我们将视唱练耳课程分为程度不同的八个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入学考试要求不一样,入学后也有不同的教学侧重和达标要求。具体要求见下表:

二、特色拓展类课程

1.基本乐理教学法:主要讲授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规律、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既是对基本乐理传统教学模式的梳理与归纳,又体现了对音乐基础课程发展与未来的探索与思考,旨在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基本乐理教学基本能力,初步掌握基本乐理教学的科学规范与基本技法。

2.视唱练耳教学法:主要讲授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规律、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视唱练耳教学基本能力,初步掌握视唱练耳教学的科学规范与基本技法。其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讨论交流与教学实践,力图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学有所获。

3.多声音乐听觉训练与实践:以多声音乐发展的历史为主线,涵盖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浪漫、二十世纪与当代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合唱与重唱音乐文献。课程目标是以发展学生良好的多声音乐听觉,进一步将音乐元素训练与音乐实践相结合。

4.声乐与器乐合作读谱实践:该课程对十七世纪到20世纪世界各国艺术歌曲,进行读谱、视唱、视奏、创作改编与室内乐合作指导。在课上,学生需要将读谱技能与专业紧密结合,如作曲专业需要对作品进行改编,表演专业需要完成对歌曲的演绎,理论专业需要对改编与表演进行分析评论等。

5.管弦乐作品综合听辨训练:该课程以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到二十世纪近现代的管弦乐作品为载体,通过听辨进行模仿、演唱、演奏、书写等训练,并结合总谱读谱进一步掌握音乐的构成要素,明确音乐的写作技术,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从听觉上对作品从宏观至微观进行综合分析。

6.管弦乐队音色听觉技能训练:该课程主要是拓展听觉中所涉及的音色范围,掌握管弦乐队整体或局部的音色特征,了解不同乐器组合的音色特质,提高音色的辨别能力,开阔视野,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认知、思维、总结等能力。

7.乐感训练:该课程以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作曲技术的理论与音乐实践技术为依托,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知、理论分析与表演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处理原则,建立基本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并自觉地运用到音乐实践中去。

8.复杂节奏训练:该课程主要是对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到二十世纪近现代各种体裁音乐作品中的复杂节拍节奏难点,采用听、读、敲、唱、奏、写等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读谱训练与演奏实践,目的提高学生快速、准确的读谱能力、视唱与视奏能力,深入感受由于节拍节奏的复杂化所带来不同心理感受。

9.中国当代管弦乐作品导聆:该课程主要选取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创作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曲目来源于《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等教材。题材内容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主题素材多取材于传统民歌、戏曲和歌舞音乐。审美内涵以“大众化”为主要创作倾向,具有内容新颖、形式多元、可听性强、雅俗共赏的特征。课程教学以音响聆听、乐谱分析、视频赏析、交流研讨为形式,涉及创作背景、主题音乐形象与性格、创作手法、艺术风格与审美等方面。

10.实际作品旋律片段听辨与赏析:该课程以西方器乐及声乐经典音乐片段为载体,通过反复聆听或观看相关曲目音频、视频及总谱,对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到二十世纪近现代的器乐及声乐作品旋律进行分析、演唱、听辩及记忆。涉及的曲目均为经典作品中的经典片段(主题片段),将技术训练融化在作品的多声音响中进行。通过记谱及演唱等多遍重复的方式,进行强化训练。

以上所有拓展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同时,让其受到大量优秀作品的熏陶,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音乐底蕴,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赏析音乐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音乐才能并培养审美情趣,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在自身专业中感受和演绎旋律的美感,这也是音乐理论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因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难以深入,音乐语言表达也缺乏逻辑。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包括许多方面,如表演才能、作曲才能、理论才能等等。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会根据不同对象努力促进其音乐才能的发展。学生不仅要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音乐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则是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音乐素养。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直观的感受到课堂中讲授的内容、增长的能力与其音乐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的直接对接,真切体会视唱练耳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习其他音乐学科的支撑作用。

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各种音乐课程的设置,相互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视唱练耳与乐理作为音乐共同基础课与其它音乐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各种课程都有其自身的独立体系而造成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比如在后续课程中与和声分析、曲式作品分析的关系。虽不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但对未能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学生,教师也难以使其在其它课程的学习中进行得顺利。许多人学习和声所产生的种种困难,往往不是出自于和声学本身,而是由于视唱练耳及基本乐理中的基础知识没有学好所致。如:一个学生对调、调式、调式音级、拍子、和弦全都没有掌握,又怎么可能学明白和声呢!和声学如此,其它课程也很难例外。再以记谱法为例,这是学习任何课程都必须首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不懂记谱法,就不能准确地读谱、记谱,要想把音乐学好,是不可能的。

由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科性质、特点、要求各不相同,因而在目的任务方面,也必然有不同的特点。“中国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群设置力图在基础课程里体现共性的教学内容,在拓展课程里展示个性的教学需求。在发挥其本体功能的过程中,秉承学院‘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目前,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学团队正在进行‘中国乐派8+1’的课程改革,建设目标采用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的方式。1.本科招生考试题库建设。把好入口关,是准确把握与衡量学生基本综合素质的关键,它直接涉及学校生源质量,应建立适合本科学生入学考试程度与形式的考试题库;2.重新修订本科视唱练耳1-8级教材,使其在音乐内容、形式、体例、程度上更适用于教学,并加强其系统性、科学性与实践性,将课程功能最大化,应更好服务于社会,实现其美育功能。3.为贯彻教育部‘金课’建设精神,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与形式,打造‘线上线下’音乐理论基础网络课程,与本科教学内容同步;4.重新建立评价标准,建立本科音乐理论基础课程线上考试系统,严把出口关,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综合以上内容,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基础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打造中国一流‘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团队’,实现将其课程建设成为全国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课程标准。”②■

注释:

① 参见中国音乐学院官网:http://www.ccmusic.edu.cn.

② 参见《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课程团队项目申报书》,2020年4月.

猜你喜欢
中国音乐学院乐理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金砖国家人文交流论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乐理教材编写出版研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规划
“The Opera Among the Operas”: A Review on Mozart’s Masterpiece Don Giovanni
艺术考生如何将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相结合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校友会成立
画说乐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