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光
摘 要:着眼于国家“双一流”建设、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背景,对艺术的本质属性、文化艺术在国家形象与大国崛起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音乐舞蹈学自身特色与教学体系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同时,中国音乐学院就如何建设研究型大学做出规划,进一步明确“五院一地”的具体发展方向,将“中国乐派”的建设作为教育体系发展的根本内容,提出“8+1”“思政+X”的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中国音乐学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音乐与舞蹈学;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中国乐派”
自201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做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务院、教育部先后颁布了统筹推进大学分类发展的多项文件。2018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自身发展形成的一类大学形态。
2020年5月,中国音乐学院正式获批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由此产生了新的艺术教育命题:艺术学院如何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作为国内“音乐与舞蹈学”一流建设单位,作为“中国乐派”的倡导建设单位,在中国音乐科研、教育方面居于引领的地位,更有责任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提出观点。文中,笔者首先论述艺术学科内涵的研究型特质,再述中国音乐学院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求更为广泛的交流。
音乐学科与研究型大学的相关思考
艺术院校,尤其是独立设置的音乐学院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型大学进行建设?我们要从艺术的本质入手,探讨其中的深刻内涵。
1.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
音乐艺术绝不是肤浅的“吹拉弹唱”,它是净化人的心灵、塑造平凡而卓越人格的重要途径。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提出“礼乐治国”,他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音乐作为教化人心的手段。因此,他将“诗”“礼”“乐”作为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必备文化,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乐”是人生修养的最后阶段。古希腊时期的先哲们也在其论述中谈到了音乐对于人、社会的影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都對此问题有大量论述,他们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可以净化心灵,教化品性。因此,音乐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它不只是技法上的形式,它最本质的应是精神层面的内化与表达。“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1]
2.文化艺术本为“国家名片”
自古以来,文化符号就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独特体现,是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积淀与内涵特征的文化符号体系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具有高度影响力的象征形式系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贾湖骨笛的出现,音乐文化更是逾越八千年。周代的《六代乐舞》锵锵鸣奏,先秦时期《诗经》《楚辞》诗意表达,隋唐时期“歌舞大曲”翩翩霓裳,宋元以来唱曲剧演普及繁荣。音乐艺术既代表了时代,更是不同时代国家的名片代言。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这些独一无二的音乐文化也同时铸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演讲时说:“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全面参与世界的经济文化建设。音乐作为中国名片,不仅能够传播华夏正声“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更是让世界关注“中国智慧”“中国话语”的重要方式。因此,以中国音乐元素为依托、以中国风格为基调、以中国音乐家为载体、以中国作品为表现的“中国乐派”,是全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
3.音乐学科同样肩负大国崛起的使命
自1840年以来,中国文明经历了重大转型。世界先进的人文科技成果唤醒了沉睡多年的东方巨人,也使得古老中国卷入到“现代性”的进程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带有强烈西方殖民主义思潮的文化席卷文明古国,华夏大地一度出现严重的文化危机与价值真空。俯瞰今朝,中国俨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身处经济快轨的中国人必然会产生“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曾指出,“纵览世界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3]纵观古今中外,一个盛产艺术家的国度,将会受到全世界的尊重和喜爱,同理,任何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无一不是在艺术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大国崛起,我们要通过本国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等传播和辐射到全世界,全面提升中国国民素质,彰显大国文化软实力。这是一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旨,以弘扬中国的时代精神、彰显中国的民族气概、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倡导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国崛起需要中国音乐重塑自信,中华文化需要中国音乐奋发有为,艺术教育需要中国音乐有所担当。
4.音乐与舞蹈学的学科研究特色与发展不足
第一,作为国家智库,音乐教育缺乏体系和措施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充分重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音乐学院自2019年开始,筹备并建设中国音乐理论(国家智库)研究院。然而,在国家智库人才培养方面,依然缺乏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措施。我们深知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的艰难,当下形成的理论体系(包括音乐学、作曲和表演艺术)还有很大完善的空间。此外,依然缺乏世界一流的教材、教学曲目,艺术教学的系统化、标准化也不够。建设并发挥国家智库作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作为多学科共进发展的音乐学科
“音乐与舞蹈学”作为学科分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内涵不是简单的“吹拉弹唱”。“音乐与舞蹈学”中的“音乐学”“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包罗了众多学科的内容,共享多学科的发展成果。音乐学探究音乐的核心问题,其中涉及了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各个学科内容。作曲及相关学科则需要借鉴建筑学、物理学、数学、哲学、美术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音乐的学科发展本身就具备科学研究的要件,更得益于多学科交叉互动的成果。中国音乐学院在学科综合与新学科产生方面也肩负着引领者的责任。
第三,艺术管理与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
长期以来,音乐艺术教育的专业标准不在系统的学科文本中,而是在教授的头脑中。由于教师认知和水平不同,使得我们的标准并不统一。一对一、口口相传的教育模式还停留在“农耕世纪”的“小作坊”时期上,不利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此外,以往重要的音乐基础及技术理论课程仅在指挥和作曲专业中开设,这一点也不利于音乐学科学生的专业基础教育。“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凸显。
中国的音乐教育,自西周时期,就已经建立了系统的乐教体系,而至秦汉时期,乐教的育人功能逐步过渡到“乐府”以“艺”为核心的技能训练。可以说,在中国乐教历史中,“人”体系与“艺”体系是相存而互为消长。音乐教育以“艺”为基础,但最终要发挥培养“人”的功能。[4]中国音乐学院作为艺术教育的领航者,是“中国乐派”的实践基地。在新时期,中国音乐学院提出构建“中国乐派”课程体系,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明确重点立足于人才培养,全面建设集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为一体的多层次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双方面发展。
中国音乐学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措施
我们充分看到了音乐学科中研究的深刻学理意义和长远的学科发展价值。作为国家重要的高等音乐学府,中国音乐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1. 建设“五院一地”,形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论保障
中国音乐学院“十四五”建设开篇在即,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第二个周期以及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举措是形成“五院一地”。
“中国音乐理论研究院”作为中國音乐文化发展的“智库”中心,将承担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研究与规划,关注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历史与未来等重大命题,研究制定中国音乐学院战略发展的核心举措。“中国乐派研究院”关注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命题,传承中国八千余年的艺术血统,恢复百年来中国积贫积弱所丧失的文化自主,联通历史与未来,助力中国音乐从文化自觉步向文化自信。“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以中国声乐研究为研究平台,带动中国器乐、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理论的全面发展,在创作、表演、研究、管理等方面接轨国际一流水平,服务中国乃至全球音乐文化发展。“研究生院”是学科项目研究及培养的重要承载机构。中国音乐学院全面实行“课题制博士招生”,以科研课题为目标,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教育学院”秉承培养“独秀艺术之巅,绽放百姓人家”的未来音乐传承者的教育理念,是中国音乐学院服务社会音乐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建设”是全校科研整合平台,作为全国音乐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科研成果重要的产出机构。
2. 建设“中国乐派”,作为音乐教育体系发展核心内容
近代西学东渐的潮流中,西方音乐教育体系逐步成为中国音乐教育的主流。但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探索和追寻始终没有停歇。在周恩来总理倡议下,于1964年创办了中国音乐学院,为集中人力、物力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现在看,成果丰硕,但距离我们的目标仍有距离。至今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音乐学、作曲和表演艺术);缺乏足够的合格教材、曲目和系统的教学经验。[5] 近年来,响应时代的呼唤以及音乐学科发展的使命担当,中国音乐学院提出构建“中国乐派”课程体系,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明确重点立足于人才培养,全面建设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为一体的多层次教学体系,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打下基础。
建设“中国乐派”不只是作品的积累,更存在于“润物细无声”的音乐教育之中。音乐与舞蹈学科遵循艺术学科的独特性,并非简单类比于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音乐学科以人类的文明精髓,依托抽象的音响,其基于自然现象,反映精神风貌,更是反映时代的窗口。因此,“中国乐派”课程体系尊重艺术规律、教育规律,在中西教育体系的基础之上,建立符合中国未来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不仅要进入世界艺术学科的一流前列,而且要实现跨越发展,引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3. 发展以中国声乐为引领,多专业共进的学科群
中国声乐为中国音乐学院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之一流建设学科方向,以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与中国音乐表演为支撑,从而推动中国音乐学院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中国声乐包含中国歌唱艺术教学、歌唱艺术实践、歌曲歌剧创作、歌唱艺术理论研究,是继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声乐学派之后,重要的东方声乐艺术学派。以“中国声乐学派”的建设推动中国音乐理论全方位发展。聚焦“中国声乐”,联合优势学科,吸引优秀人才,进行重大课题攻关,逐步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在课程结构、师资队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保持前列,推动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在声乐表演研究、歌剧研究、声乐史研究等领域的引领式发展。
以中国声乐表演作为牵引,推进当代音乐创作。通过中国优秀艺术歌曲和歌剧的创作,实现以创作促教学,以教学、展演反馈创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立足中国音乐的创作人才。以中国声乐艺术实践带动中国音乐表演学科整体提升。继承中国声乐、中国器乐的传统优势,完善中国音乐表演体系,丰富中国音乐表演内涵,带动包括中国器乐、中国风格钢琴、管弦乐的跨越式发展。
4. 打造“8+1”“思政+X”课程体系
“8+1”课程群、“思政+X”課程群是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乐”与“为人”紧密结合,对于培养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中国音乐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8+1”,即学科基础课—“音乐理论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配器、旋律学、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专业主课”,是学校通过多年努力和探索制定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本科生夯实理论基础的根本标准。其中,中国音乐学院将在“8+1”“X”必修课等方面设立带头人,搭建教学团队,并将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参与竞选团队带头人。我们要求在以往学科的积累之上,全面进行课程内涵化建设,构建精品课程体系。
“思政+X”是国家规定思想政治类课程以及应用性人文教育的课程。其中,“思政”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和“形势与政策”。“X”是全面人文素养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底蕴”,力图在艺术学基础上逐步加入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等方面的课程,形成“大人文”“大社科”“大自科”的选修体系。课程在英语、体育、第二课堂等基础上,加入如“艺术概论”“国学入门”“中国古典文学精读”“西方文学精读”等,提升艺术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让学科更加丰满,学术标准更加明晰、准确。
艺术学科的发展从来不是单维度、单一学科的发展,其综合性与多元性早已成为共知。音乐艺术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跨学科发展共进的重要学科。因此,艺术学科在学科发展及学术研究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音乐学院在奔向研究型大学的路途中依然前途可期。科学定位音乐学科的价值,明确音乐高等教育的目标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担当。学校在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校;2020年,跻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行列,这些是对中国音乐学院乃至音乐学科的研究属性的再次认可,也是中国音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姚杰.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71.
[2]叶小文.改革开放再出发是中华民族的再出发[N].人民政协报,2019-01-10(3).
[3]王蒙.着眼民族复兴伟业 推进文化发展繁荣[N].人民日报,2016-09-19(7).
[4][5]刘沛,谢嘉幸.中国音乐学院·建校50周年纪念文集音乐教育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112,13.
(作者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