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 张勤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上至80 岁老人,下至3 岁孩童,无一例外都受到了网络的影响,不管是网上购物,还是游戏娱乐,网络带给人们的便利是巨大的。尤其是像快手、抖音的应用平台的开发,让人们能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给不少网民带来欢乐,由此衍生出的“网红”文化也渐渐融入社会,愈来愈多的人受到影响,尤其是还未步入社会的高校大学生,处于学校的保护伞下,受到的影响极为显著,对其未来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互联网+”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互联网+”理念逐渐被政府接纳并且扶持的重要表现。
“网红”,是指在网络上发表个人言论、照片或视频等,备受广大网民关注的“网络红人”。最早期的“网红”主要是以秀脸、秀身材为主,为了赢得受众群体的长期关注,现在多数“网红”都注重对自身才能的“包装”,因此,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技能型网红”。基于此,“网红”大致有了四个大类,即:动漫网红、时尚网红、“技术宅”网红、其他类网红。
1.平台互动多元化
自媒体平台发展逐步多元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多数“网红”不再满足于只通过单一渠道传播内容。微博、微信朋友圈、QQ 空间、快手、抖音等平台,不仅成为他们文字、图片传播的多功能平台,而且也是他们传播视频的主要载体。
2.才能包装多样化
以前秀脸、秀身材的网红正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多才多艺的网红,有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的烹制中华传统美食,有的制作精美手工艺品,有的展现甜美歌喉,有的拍摄祖国大好河山,有的记录乡村田野生活……
3.目的动机商业化
从“网红”群体的发展趋势来看,现在的“网络红人”已不再是单纯的在虚拟世界中展现自我,他们还具有明确的商业动机,利用直播带货的形式,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演变成了现在的“网红经济”。
高校大学生作为使用互联网的主力军,也是“网红”受众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文字、图片、语言和行为接触、了解“网红”,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网红”文化的影响。而网络是一个大染缸,“网红”文化五花八门,有着正负之分。正能量“网红”所带来的文化,往往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步入社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而负能量“网红”带来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未来道路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偏差,从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正能量“网红”是指那些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社会、他人有一定的奉献,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网络红人群体,他们的高尚言行和成功事迹,可以给当代大学生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大学生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形象、感受他们身上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感与认同感,从而促使自己主动学习和效仿他们的言行,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负能量“网红”一般是指通过哗众取宠、丑化自身来娱乐大众,以暴力、色情、整容、大尺度为手段,甚至以反党、反社会言论为噱头来“圈粉”的网络红人群体,这样的“网红”会颠覆大学生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并且造成自身价值观的错位,导致心灵扭曲,造成大学生道德素质与个人品格的偏离,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严重的话会使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建立绿色网络空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机制,要大力倡导塑造正能量“网红”,树立正确的“网红”观,树立道德建设新榜样,给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
通过大数据时代,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结合高校教育的自身特点,自主打造校园特色“网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网红”的正能量效应,使其与高校教育相互融合,实现“网红+教学”双向结合,利用正能量“网红”的榜样效应,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发展。
打造“网红教师”,让教师适应“网红”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树立教师新形象,健全“网红”教师队伍,实现与时俱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为学生所喜爱 。
提高大学生网民的素养,树立正确“网红观”,学习正能量“网红”,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每天控制上网时间,明白手机只是用来消遣的工具,还是要多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同时各种社交软件的开发使用,也给“网红”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平台。随着网络红人产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网红”不再只是单纯的娱乐大众,而是成为了大众的消费品,甚至在某些方面发挥了导向引领作用。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思想、行为等方面还不是特别成熟,此时曝光于平台之上的“网红”更像是他们的榜样,“网红”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学校作为大学生受教育的主阵地,不应只注重书本知识,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重视这种“网红榜样效应”所带来的影响效应,将正能量“网红”所带来的榜样效应与实际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推动“网红+教学”模式的发展及应用,借此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开拓高校教师的视野,改进当前课堂的教学模式,使高校教育更丰富,培养“网红”文化环境下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