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婷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就业是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步骤,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催生出各种各样的就业问题。医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所承担的就业压力相对突出。这不仅关系到能否顺利毕业,还关乎每一位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注积极品质、重视个体潜力开发的学科,这为改善医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积极正向的引导,帮助毕业生认识自身优势,培养积极情绪体验和人格特质,营造健康的就业氛围。
医学生就业受到专业特点、就业制度以及医疗卫生体制等各方面影响[1],这使得医学生在面临毕业时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更加凸显。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主观心理和客观环境两个层面。
1.焦虑和抑郁
焦虑和抑郁是对自身情绪调节不当的一种表现。在求职的过程中,多数毕业生都会伴有焦虑的情绪。对于未来不可知的担忧,担心自己是否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担心是否能够适应环境、胜任工作,担心与同事、领导间的人际关系等。医学生就业面相对较窄,要求专业对口,除了理论知识还需掌握操作技能等。有些学生专业基础不牢、动手能力较差、求职时没有信心,压力很大;还有些学生没有做过职业规划,临近毕业仍未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找工作时毫无目标,焦虑不安。
许多毕业生要经历反复求职的过程,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和挫折,有些学生会感觉到力不从心,心理落差很大。如果不能很好地调整心态,很容易深陷其中无法排解,导致情绪持续低落甚至出现抑郁的情况。
2.自卑和自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而自负正好与之相反,这两者都是自我认识不足导致的。医学专业在就业时,门槛要求高,应聘职位少但人数多,面对激烈的竞争,很多学生会出现畏惧的心理。有些学生自我评价较低,不敢主动推销自己,在面试时表现不好,缩手缩脚,缺乏自信,使得一些本来有望拿下的工作失之交臂。
与之相对的,有些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一味地追求高回报。对于中小型企业或乡镇医疗机构不屑一顾,对于国家支持鼓励的基层服务项目从不考虑,即使屡屡碰壁也不降低或调整自己的择业要求。
3.依赖和从众
依赖和从众都是一种缺乏自我思考的表现。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度依赖他人,等着亲朋好友介绍、等着学校老师推荐,从不主动参与到就业工作中去。这种依赖心理一方面会降低求职效率,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后期职业发展不稳定。
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就是通俗所说的“随大流”。有些学生缺乏对自己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分析,盲目跟随大多数人选择热门地域、热门单位、热门科室,这也导致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环境供需不平衡。
4.攀比和逃避
大学生在年龄和心智方面尚不成熟,有些学生虚荣心强、好面子,在求职方面盲目与他人攀比,没有找准自身定位。求职存在片面性,只看重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等,忽视了内在的发展要求。
为了逃避社会对青年人赋予的责任、逃避社会残酷的竞争,部分学生可能会通过升学等方式来延缓自己步入社会的脚步。但这当中有一小部分人只是以此为借口,逃避现实,不想面对就业压力。
1.社会角度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不平衡导致了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出现。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和城市,因其薪酬待遇、发展平台等优势,吸引了大批医学毕业生,导致人才过度饱和。很多单位加高门槛,增设要求,最明显的就是提升对学历的要求,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而中西部地区和基层乡镇,因地处偏远、发展相对落后,对毕业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2.学校角度
近些年高校不断扩招,但在培养方面却是“严进宽出”,医学专业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缺一不可,但目前高质量毕业生占比并不高,人才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高校设置的就业指导课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足,课程形式单一,基本还停留在理论灌输,缺乏实践教学。
3.家庭角度
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度关注也会对求职产生影响。有些家长干涉过多,给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画上了条条框框,使得有些毕业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投身到父母觉得适合的工作中。还有部分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导致学生精神压力过大;或是过分溺爱,导致学生就业态度懒散消极。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2]。相对于以往的心理学观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普通人,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和潜在能力,将研究目标从消除病痛转移到怎样让普通人生活得更加健康美好。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创造力培养等方面[3]。
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快乐等,增强这方面情绪,有助于医学生改善焦虑、自卑、逃避等就业心理问题。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我状态、周围环境满意度的认知和评价[4]。对生活事件积极的解释、情绪稳定等都能增强个人主观幸福感,这些正性情绪有助于毕业生提升抗压能力。此外,快乐也是最常提到的积极情绪体验。有研究表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适当的期望值、合适的配偶,都会给个体带来很大的满足和快乐[5]。因此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都有利于应对就业带来的压力。
研究表明,积极的人格特征包含两个维度: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前者指的是个体能够客观评价、认识自己,能够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到成功。在面临就业时,能够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理性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后者指的是在需要帮助时有人伸出援手,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也能及时提供援助,看重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积极的关系有助于毕业生共享就业信息、分享求职经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此外,乐观是积极人格特征中不可或缺的,它使人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面临就业压力时,拥有乐观的心态,能够更坦然地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就业的自信心。
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对于积极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里提到的系统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人,在遇到危机时,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大学生在面临求职困扰时,更倾向于采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正面应对策略,而不是选择逃避或消极应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要求,积极心理学中也涉及了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出来的。拥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多数具备坚韧的毅力、过人的自制力、突出的想象力和行动力等积极特质,在求职时相较于其他人,更容易开辟新的角度、发现新的机遇,从“大部队”中脱颖而出。
医学生就业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积极力量,通过自身调节和系统支持,缓解就业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对象是普通的正常人,面对就业,不能仅限于疏导出现问题的那部分群体,而应面向全体毕业生。通过引导全体学生开发潜能、激发积极能量,来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并且这些积极品质将会伴随学生终生,在各种环境中发挥作用。
从个人主观层面来说,作为医学生,将来面对的都是前来求医的患者,这些人情绪一般都比较焦虑或沉重。工作的繁重和责任的艰巨,都是这个职业所必须面对的。因此,无论是求职还是工作,个人首先要学会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升主观幸福感。其一,转变就业观念,将关注外在条件转化为关注自身内心的追求和满足,不盲目跟风。其二,学会对事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积极的归因,不过度焦虑和消极,用积极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其三,大学期间,多结交朋友,维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在遭遇就业压力时,有好友可以互相倾诉、互帮互助。最后,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明确的目标,期望值不宜过高或过低。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应对就业问题。其次,医学生要注重培养积极的人格特征,提高创造能力。大学生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已有的成功中汲取信心,挖掘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自己,在就业时扬长避短,提升竞争力。
从客观环境层面来说,要建立健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为医学生的求职之路保驾护航。各级政府应当结合当地优势特色,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岗位资源,适当拓宽就业面,摒除只看学历的片面要求。加大基层项目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医学生前往祖国需要的、医疗条件亟须改善的地方就业。高校一方面要加强与各类企业单位的联系,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激发其内在潜能。首先,重视就业指导课程,从纯粹的理论灌输向实践方向逐渐转变,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在中低年级多开展专业教育,稳固专业思想。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同辈中优秀学生代表等,通过自身的经历,积极引导和开发专业热情,设立合理的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其次,重视积极情绪引导,实施体验式教学,关注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会学生如何自我悦纳。结合专业特长,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拓宽就业渠道。
利用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运用积极的理念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采取积极的策略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创建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就业环境,从源头上缓解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