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
摘 要:提问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的重要方式。没有高效的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维运转,也就没有学习语文的乐趣。只有在实践中,教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关注文本内容,更好地将自身的思维浸润在文本中,从而真正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虽然问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但很多教师设置的问题所给予学生的认知空间相对逼仄,内涵也相对有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生长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此,本文提出“聚焦已定结果,借助高效问题积极重建”“聚焦言语形式,借助高效问题密切关注”“聚焦写作策略,借助高效问题深入探索”这三个策略,对高效提问的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效问题 积极重建 言语形式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然而很多教师所设置的问题,给予学生的认知空间相对逼仄,其中的内涵也相对有限,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生长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重新构建和调整,彰显出鲜明的启发性、包容性,进而让学生在深入讨论、辨析、评价、甄别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思想认知体系。
一、聚焦已定结果,借助高效问题积极重建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问题总是给出一个确定性的结论,并以此作为评判学生的思考结果的标准。如果我们将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局限于固化的思维模式中,就会降低思考的积极性,导致知识的学习直接成为纯粹的记忆和背诵过程,最终造成学生的遗忘。这就需要教师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重新构建,让学生在反思和追问中,对最终的结果进行二次加工,让原本的共性思维转变成个人的特殊性思考,从而形成有效的认知体验,同时抵御内在的遗忘。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一文的教学为例,笔者抓住最后“蔡桓侯病死”这一最终的结果,组织问题重建:“通过资料查阅,我们可以知道,蔡桓侯在位20年,‘桓字是威武、强大之意,而在整个故事发展过程中,蔡桓公的态度却是如此固执且愚蠢,大家对这样的结局不应该持有怀疑态度吗?”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结合文本的资料,再次温习故事中扁鹊和蔡桓公三次交锋的场景,并试着放飞思维、穿越时空,用自己的思考来拯救蔡桓公,在聚焦人物对话中的“病还在皮肤”时,将自己看成在场的大臣,对蔡桓侯进行劝说。此时,笔者相机拓展《道德经》中的相关语句,比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等,为学生的劝说提供有力的佐证。
教材中的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子用精彩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老子的思想。在这一教学案例中,笔者借助重构性的问题,对学生原本的认知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内在认知思维,还丰富了文本中故事的内涵,让学生以更加主动的方式,将自己介入故事,和文中的人物进行多维的对话,在劝说中内化自身习得的道理:在事情尚未完全恶化时,我们完全有机会、有时间去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要错失补救的时机,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二、聚焦言语形式,借助高效问题密切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不是直接将学生扔向问题的深处,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望而生畏,而是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逼近问题的本质。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体裁独特的文本,它们的语言形式与众不同,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关注,如果教师只是依照思维惯性,将这些独特的形式设置为朗读、表演或模仿等活动,其本质最终还是落脚于机械化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以针对文本形式的独特性,相机设置富有层次性、阶梯性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支架,让学生的思考逐步迈向文本的深处,经历完整的思维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的教学为例,文中作者与母亲的对话,采用了一句一个自然段的形式,这与常态化的对话形式迥异。按照通常的教学方法,教师会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而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经历过那个特殊的时代,因此这样的朗读并不能让学生产生应有的情感共鸣。鉴于此,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链:其一,这组人物之间的对话,与我们平常所读到的对话形式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扭转了学生关注的视角,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体悟和探寻的兴趣。其二,为什么没有人物对话的提示语?我们该怎样来感知人物语言中的内涵?在这个问题中,教师在学生已经形成的认知基础上,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感知文本内容,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状态。例如,作者本来想要向母亲伸手要钱来买书,在目睹了母亲艰辛的工作环境之后,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我们在朗读过程中,应该怎样呈现作者的对话?要想回答这一问题,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当时参与对话的两个人物的不同立场,以及当时的环境,从而认识到作者要钱时话语中的不忍和心虚,而此时母亲应该是声音响亮,且语言干脆、果断的。其三,假如将这种一句一行的对话形式调整为一整段,这对表现人物当时的精神状态有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重在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和探寻的方式,充分认识到作者精心选择的一句一行的对话形式,给予了人物每句话广阔的认知空间。其四,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有哪些情况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形式?这一问题旨在鼓励学生从课文中习得言语经验,与自己的创作进行有效联系,鼓励学生找准两者之間的交融点,积极推动学生进行迁移和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表达欲望。
三、聚焦写作策略,借助高效问题深入探索
教学目标不同,研制的教学内容和遴选的教学策略也是不同的,不合适的教学策略容易导致教学重难点的错位。基于阅读本位的指导,教学重难点设定的范畴不宜过广,而要聚焦于文本中一些关键性的词句上,如能够反映人物精神或揭示文本主题的地方;而基于写作本位的指导,重难点教学就应该针对学生缺失的、亟须改进的地方,为构建习作训练的体系而努力。写作水平的提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一切识字、阅读教学都应该以学生表达能力的生长为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要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走出来,将问题聚焦于文本的写作维度,引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辨析和思考,积极从文本中开掘并内化文本中蕴藏的写作方法。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告诉我们,不能将课堂中的时间浪费在一些一读就懂、一看就会的问题上,而要深入实践,借助问题走向语言的深处,感知作者语言运用的智慧。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麻雀》一文的教学为例,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严谨的顺序,将麻雀大战猎狗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引人入胜。这篇课文被选入习作单元,成为学生仿写这一类文本的重要范本,是落实这个单元“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的重要基石。鉴于此,笔者设置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诀窍,不但能够将整个故事写得如此清楚有序,而且还巧妙地融入了自身的所听、所看、所感?依照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不再停留在低年级就已经接触过的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上,也不再局限于空洞而机械化的概念认知上,而是将这些手法与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对接,让学生在真切、可感的情境之中,形成丰富的价值体验。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借助单元课文这一载体和范例,让学生获取了“如何才能写具体、写清楚”的资源,并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和思考。
总之,没有高效的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维运转,也就没有学习语文的乐趣。只有深入实践中,教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关注文本内容,更好地将自身的思维浸润在文本中,真正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召永.主题情境结构化的功能阐释与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4):68-70.
[2]郑杏月,武新慧.微信互动实践视角下的家校共育[J].教学与管理,2020(7):11-14.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