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诗雯,袁野,王真新
(沈阳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可堪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其列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之一。2018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这表明,“三全育人”已上升为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安排和重大部署。
本文主要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系统梳理国内学者对于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研究成果。截至2020年12月1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高级检索”界面,以“三全育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文献1 431篇。其中,期刊类文献1 350篇,硕士论文18篇。以“高等学校”并含“三全育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文献7篇,均为期刊类文献。上述文献发表年限集中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且研究热度逐年递增。此外,从目前国内出版的专著来看,利用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平台,以“三全育人”为书名进行检索,共检索专著14部,且大多为课题研究成果。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岳修峰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研究》、宁秋娅主编的《厚土育金——中国农业大学“三全育人”实践与探索》等。
综合分析上述文献和专著,可得出三点结论:一是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研究人员多为以高等学校党委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体的思政工作者。二是其研究方法基本围绕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系统展开。其中,一些学者对“三全育人”进行了学理阐释,还有一些学者结合所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例,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果进行经验分享和案例推广。三是其研究思路大体呈现出较为一致的特点,即从价值意蕴、理论内涵、逻辑关系、原则特点、现存问题及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述。总体而言,近年来,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与其研究内容相关的论文发表和专著出版数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我们也应理性地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推动该领域研究向纵深发展。
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学者们对其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
当前,学界对于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全育人”的内涵、内在逻辑关系、价值意蕴等三个方面。
1.关于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内涵
在对“三全育人”内涵的整体阐释上,多数学者认为:所谓“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指新时代高等学校应遵循教书育人、学生成长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按照育人主体、育人时间、育人空间三个维度而构建的全新的育人模式和“大思政”工作格局[1]1。但在进一步梳理“三全育人”中三个要素的具体含义时不难发现,当前学界对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界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一是全员育人。杨晓慧认为:“全员育人是指高校全体教职工都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自觉在各自的本职工作中对学生实施直接或间接的思想价值引领。”[2]王艳平指出,全员育人既指明了育人的施教者范畴,亦强调了育人支持系统,是最具能动性的育人要素,其中不仅包括学校教职员工,还涵盖学生自身、家庭成员以及社会各界力量,从而形成由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组成的“四位一体”育人共同体[3]。
二是全过程育人。大多数学者认为,从横向来看,全过程育人是指将立德树人贯穿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并有机融入高等学校教材选用、教学设计、课程讲授、教学评估等各环节;从纵向来看,全过程育人覆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将育人工作向前后两个方向无限延展,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质采取适当的育人策略和手段,从而形成长时段、可持续、贯穿式、全领域的育人机制[2]。此外,张平等人则将全过程分为时间、空间、范围和方式四个维度。他认为,在时间上覆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在空间上延展至课内课外全过程;在范围上包含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在方式上涉及线上线下全过程[4]。
三是全方位育人。关于全方位育人的内涵,当前学界并无统一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观点:其一是场域说,刘承功认为,全方位育人应涵盖高等学校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各场域的育人途径和载体[5]。其二是空间说,王艳平指出,全方位育人是指高等学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等育人空间[3]。其三是效果说,刘润等人指出全方位育人强调的是育人空间和成效的全面性,在打造立体式育人空间的基础上,还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6]。其四是层面说,王习胜强调,全方位育人应把控育人之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影响[7]。其五是环境说,魏金明认为,可将全方位育人解释为环境概念,其实质是探讨通过建构系统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营造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8]。
2.关于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内在逻辑关系
在对“三全育人”诸要素间内在逻辑关系的阐释上,学者们普遍认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中,一些学者从三者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杨晓慧认为,全员育人是确保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得以顺利开展的人力资源;全过程育人涵盖了全员合力、全方位联动的客观要求;全方位育人则既离不开高等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担当,又需要主动对标全过程育人的实际要求,开发各种社会力量的育人功能、整合各种实践载体的育人方式、挖掘各种场域中的育人要素[2]。梁伟等人指出,在“三全育人”诸要素中,全员育人是基础和前提,全过程育人是载体依托,全方位育人是拓展、延伸和保障[9]。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作为逻辑起点。他们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人则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见,人、时、空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体现了育人过程中的主体要素、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鉴于此,进行全员育人的同时,势必会伴随着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三者相互贯通、缺一不可[10]。
3.关于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价值意蕴
学者们对于“三全育人”价值意蕴的研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三全育人”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学者们普遍认为立德树人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它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特征,既是培养可堪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立身之本[11]。“三全育人”作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行动指南,是以“培养什么人”为价值引领,紧紧围绕“怎样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而展开的整体谋划和全面考量[12]。其目标指向是通过汇集各层级的育人资源和力量、聚焦全过程的育人领域和环节、整合各方面的育人途径和载体,充分挖掘并调动高等学校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各层级的育人因素,打通思想政治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盲点、断点,破解高等学校育人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把立德树人体现在育人效果上,是新时代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13]。
第二,“三全育人”契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14]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其工作质量和成效对高等学校其他各部分工作影响巨大[15]。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工程,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需要按照“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的原则要求,根据受众对象、所处阶段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优化改进工作思路、方法和策略,以满足育人工作的实际需要。“三全育人”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工作指针,通过明确立德树人的全局性和优先性,深化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定位;通过厘清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内在关联,丰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目标;通过促进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和育人场域的深度协同,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在探索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方位协同的一体化育人过程中,有效契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2]。
第三,“三全育人”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才培养既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亦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16]。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17]。“三全育人”是对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凝练,不仅是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要求和系统部署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内容不断嬗变与优化的内在要求[18]。“三全育人致力于构建立体化、跨时空、全领域、多要素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德’的统摄地位引领‘树’的途径方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12]。新时代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打造一体化育人体系,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16]。
近年来,学者们对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在实践层面发表了众多可资借鉴的观点,总结其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现存问题
系统梳理现存文献不难发现,学者们从多个维度对于当前高等学校践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刻审视和剖析。
第一,从“三全育人”的内在构成要素着手。胡守敏认为,全员育人中的主客体体现为角色缺位,全过程育人中的时间轴体现为轴承断裂,全方位育人中的空间域体现为方向偏移[19]。张睿在协同论视域下,进一步探讨了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在协同运行过程中,存在全员育人的人力资源整合不够充分,尚未形成协作效应;全过程育人的关节点无缝对接不够顺畅,尚未形成长期效应;全方位育人的立体联动不够紧密,尚未形成融合效应等问题[20]。艾楚君等人指出,“全员”育人中系统集成力量不均,“全过程”育人中育人环节全贯通不足,“全方位”育人中育人资源整合不够[12]。
第二,从“三全育人”的实施主体着手。张文风指出,部分教师误认为“三全育人”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全体教师“一刀切”式参与,其实质是“管理凌驾于教学”,其考核指标易诱发教师功利心,对部分教师的职业发展作用不甚明朗[21]。梅纪萍等人认为,部分教师在理解“三全育人”的教育观、育人观、学生观等方面存在偏差,育人专业能力亟待提高,育人职责使命较为模糊[17]。刘彬认为,新时代高校教师推进“三全育人”建设中,“重教书、轻育人”的错误观念未能明显转变,对于育人资源的整合仍旧停滞不前,协同育人的系统合力未能形成,内外形势变化下的本领恐慌尚未消解[22]。
第三,从“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着手。邓国彬强调,“三全育人”缺乏有效的协同和保障机制,各方面育人资源尚未有效整合;缺乏创新机制,育人供给端尚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整体需求;缺乏科学评价机制,人才培养全程化和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13]。白玲认为,高校“三全育人”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教育机制亟需完善、评价机制有待健全[23]。丁丹认为,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缺乏,“孤岛化”现象突出;高校“三全育人”耦合机制不强,“中梗阻”尚未打通;高校“三全育人”实效性欠佳,“系统化”仍不完善[16]。
2.关于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方面,在实践路径层面。刘润等人认为,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应坚持问题导向,凝聚立德树人思想共识;坚持“一线育人”,提升思想价值引领实效;坚持精准施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课内外、校内外、线上下、境内外、队伍等“五位一体”协同联动,形成强大育人合力[6]。张伟等人从育人主体出发,表示应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院系党建工作;优化完善高等学校院系五位一体育人系统;建立健全院系、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以此引领和保障“三全育人”工作取得实效[24]。在此基础上,丁丹进一步提出,高等学校应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功能、画好“大思政”同心圆以及推进“十大”育人体系立体联动等方式,切实提升“三全育人”工作的协同性、耦合性和实效性[16]。
另一方面,在长效机制层面。刘润等人以纵向为视角出发,提出在宏观上应建立校级层面的领导工作机制;在中观上,应建立部门层面的协同育人机制;在微观上,应建立院系层面的融合工作机制[6]。张仙智则从横向角度入手,强调在制度建设上,构建“学校总体方案、学院二级方案、系部项目方案”的三级制度体系;在平台建设上,注重实现数据共享的全员育人、“区块相连”的全过程育人和“供给互通”的全方位育人;在标准建设上,不提“一刀切”的要求、不搞“一篮子”堆砌、不做“一锤子”评价;在队伍建设上,抓好“管理干部队伍、学工队伍、教科研队伍、工勤队伍”的建设[25]。鄢显俊表示,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教师是关键,因此要着力加强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制度设计,不断完善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师资培训与定期沟通机制[26]。此外,宁秋娅指出,高校“三全育人”建设应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即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推进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健全党委与行政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加强组织领导[27]214。
当前,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已然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纷纷围绕其展开了多维度的研究,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和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提供了丰硕研究成果。但也应看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深化理论内涵、完善实践研究体系、拓展研究领域等三个方面予以改进。
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学者们纷纷围绕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内涵外延、逻辑关系、价值意蕴、践行经验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和成效,为切实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但就当前学界对于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研究现状来看,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挖掘,应理性审视现实问题。
1.内涵界定尚不统一
纵观学界对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内涵的探讨,基本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多数学者将“三全育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宏观上对其进行内涵界定;一些学者致力于对“三全育人”中三个构成要素内涵的具体阐释。这表明当前学界对于“三全育人”内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特别是对其三个构成要素中全方位育人的内涵阐释仍存在争议、众说纷纭。对此,究竟应该全面整合、补充完善,还是有所鉴别、去伪存真,都有待学者们继续研究和深入探讨。
2.实践研究较为分散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实践研究众多。从研究方法来看,整体和部分并存。具体而言,在实践研究中,一些学者将“三全育人”视为一个整体,从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制度标准等方面,探讨其工作方法和运行机理;一些学者着眼于局部,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要素入手进行路径探讨。从研究内容来看,宏观与微观并存。系统梳理现存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从宏观上探赜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的实现途径;少数学者立足于某一高校在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实践,通过经验分享和案例推广,为其他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总的来说,当前学界关于“三全育人”实践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因其体量庞大、内容繁杂,导致研究成果呈现出碎片化、孤立化状态,尚未形成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实践体系,无法真正满足高等学校育人工作中整体性、系统性的现实需要。
3.研究视野较为局限
当前,学界对于“三全育人”的研究大体上已形成固有的研究定势,其研究视野大多集中于综合类院校,对于理工、医学、涉农、艺术等专业类院校的研究涉猎较少,甚至尚属空白。但实际上,专业类院校因其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融入能够适应其人才培养需要的育人元素和工作方法。这一矛盾致使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专业类院校推广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阻力。
“三全育人”理念首倡时间虽早,但由于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诸多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1.加强理论研究,深化理论内涵
理论研究的持续深化是助推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实落地落细的基础和前提,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应进一步廓清“三全育人”中三个构成要素的理论内涵,特别是对全方位育人的研究范围进行清晰界定,形成广泛共识。在此基础上,明确立德树人作为“三全育人”的合理内核和题中之义的重要地位,并将其贯穿于综合改革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行动指南,以“三全育人”中三个构成要素为实践逻辑,切实增强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系统研究,完善实践研究体系
构建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一体化“三全育人”实践研究体系是确保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对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们不仅要进一步探索出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实践路径,还应在搭建育人平台、构建育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平台和机制建设是“三全育人”从理念到实践落地生根的有力保障,学者们应树立问题意识,聚焦“三全育人”工作中的短板弱项,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培训交流等平台,构建领导工作、协同创新、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破解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而形成一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整合式育人资源为基础、以系统性综合改革为抓手、以一体化育人体系为目标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确保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推进、见行见效。
3.加强专业类院校“三全育人”建设研究,拓展研究领域
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提升专业类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意义重大。鉴于此,学者们应跳出固有的研究定势,对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研究现状进行合理、科学的审视。在此基础上,可根据专业类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依托现有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全面开展针对专业类院校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活动。具而言之,理工类高等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求知、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医学类高等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涉农类高等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职责使命,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艺术类高等学校应培养学生树立扎根人民、回馈时代、崇德尚艺的可贵情怀[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