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文
摘要:伴随着现阶段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改革,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全面成长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贯彻立德树人的重要问题之一。立足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角度上而言,良好的心理发展需求是其全面成长的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将学科知识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内心世界。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期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式
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他们的日常学习压力较大,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如果心理压力较大,那么将不利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方式,给予学生及时帮助,让学生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抗挫能力与自信心等,但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从整体的角度上来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改革要求,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发展需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促使学生心理发展更加积极、乐观。所以,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具体的心理教育目标,并结合课本教材中具体的知识内容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进而合理融入于课堂中。
例如,在进行《兰亭集序》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明确了具体的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活动,并且促使学生深入领悟王羲之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知识,有效引导其产生了更加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良好的生命观念,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如此一来,有效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引导学生实现了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不仅仅只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们进行单纯的心理健康理论灌输,而是需要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同时有效增强学生的体验等。因此,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创设出良好的情境,结合情境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同时缓解学生的日常学习压力,进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
例如,在进行《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这一表达与交流教学环节中,笔者让学生们在课前进行了准备,回忆自己在成长道路上受过哪些挫折,最终的解决方式是什么,以及自己经过这些挫折之后的感触是什么等。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再引导学生们进行依次进行分享,笔者也为学生们分享了自己遇到的挫折,并引导学生们挫折是人生中的常态,但是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决定了结果,所以我们需要勇于面对挫折,不断的进行突破。如此一来,对学生们进行了平等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实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三、引導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阅历、思维等相对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一时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从而帮助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进行《沁园春长沙》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分组,要求各小组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沟通与探究,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并且借助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除此之外,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体现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笔者及时对各小组进行的表扬,体现出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促进了学生的形成积极、阳光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学生的心理发展是现阶段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各个学科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们在心理上有着较大的负担。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结合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在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够为祖国输入更多优秀的人才,助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继平.积极心理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华夏教师,2018(29):36-37.
[2]李晓丽.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6(15):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