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难』的破解路径

2021-11-25 03:45周慧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实践体验

周慧

[摘要] “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往往困扰着小学生,而写作文时感到无从下手有缺少阅读积累、缺少生活发现等多种原因。破解小学生“作文难”的路径:立足语文教材,发挥示范功能;指导观察生活,丰富素材积累;融入课外阅读,拓展习作空间。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习作乐趣。

[关键词] 作文难;破解路径;实践体验

“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往往困扰着小学生,这有缺少阅读积累的原因,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多读,才能善写;有缺少生活发现的原因,只有用心体验社会、感受生活,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可以说,作文是学生用擅长的表达方式和喜欢的语言风格,抒写他们所了解、所熟悉的生活的过程。那么,破解小学生“作文难”的路径在哪里?在此,笔者谈几点做法。

一、立足语文教材,发挥示范功能

教材就是例子。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多为名家名篇或经典之作,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写作发挥示范功能,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学生学习课文不仅是学知识,学技巧,还是学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将课文当作教学生写作的范本,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触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激活写作思维,锻炼写作技能。实践证明,从教材入手,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感觉,灵活运用语言表达的方法,克服写作的障碍。

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四时景物皆成趣”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四篇课文。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课文语言优美,充满情趣和韵味,又各具特色,为本单元的习作——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强化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写作打下基础。教学这一单元,教师怎样组织孩子们练笔呢?清晨的一场大雾给了我们很好的契机。早读课上,笔者让学生放下手中的课本,一起出来观看雾景,观察学校门前那条大道,观察操场上的那几棵树,观察对面的几幢楼,观察雾中人们的活动……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雾的作文。通过有目的地指导,加上对本单元的写景课文的学习,学生就容易从课文中获取灵感元素,并进行创造性地发挥,轻松解决了“没有东西可写”的难题,一篇篇文字优美的文章应运而生。更为令人惊喜的是,不少孩子将课文的优美词句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如“浓雾渐渐散去,梧桐树似乎要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借着太阳的金光,绿色的叶子明亮地照着我们的眼睛”。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是极好的习作的例子,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写作经验,学习课文的立意、结构、语言表达,然后逐步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这样,教师从教材入手,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灵活地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从而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

二、指导观察生活,丰富素材积累

优秀的作文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因此,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往往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可以说,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源泉。鲁迅说:“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首要途径,是直接获取生活资料的最重要的手段。学生常常抱怨作文时不知道写什么,其重要原因是缺少观察与发现。语文教师应该比常人更具备一双发现的眼睛,用自己的发现带领孩子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習惯。

早些年,笔者在乡镇教学。乡镇孩子特有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广阔天地,但乡村生活的恬静、乡村人们的快乐,他们往往还不能主动发现。于是教师因势利导,引导他们留心生活中有趣的事,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把这些作为主要习作内容,使习作内容丰富起来。不断的生活积累,让孩子们的习作也渐渐丰满起来。春暖花开的季节,笔者看着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产生了一个念头,今天的日记就写油菜花,让孩子在放学的路上去观察,去构思。有了指向,孩子们的日记就丰富起来,原本无话可说的也通过观察写出了自己眼中的油菜花。于是,大段大段优美的文字出现,尽管并不完美,但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如“远远望去,这里就是一片金色的海洋”等,乡村的自然风光跃然纸上。然后,教师又抓住契机,组织交流,让学生体会同是油菜花,在不同人笔下有不同的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儿逐渐凋谢,油菜花只剩下星星点点,大部分已结出绿色的籽。再适时提出让学生去写观察日记,学生不解:“不是已经写过了吗?”教师笑道:“再去观察,一定会有可写之处。”孩子们疑惑而去,但第二天的交流依然精彩。这么多年过去了,笔者还记得当时的那些闪光的句子:“油菜花已凋谢得差不多,大部分结成绿色的籽,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有几朵还未凋谢的,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几朵小小的浪花……”多么真实而富有生命力的句子。等到油菜籽逐渐变黄,即将成熟时,再一次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这一次孩子们不再惊讶,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观察,发现了变化。日记中孩子们侧重了解油菜籽的作用以及农人收获的喜悦。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把三篇日记联系起来读,发现油菜花不同时期的美,并结合起来形成一组成熟的文章。正是有了这些平时点滴的观察与积累,孩子们写起来感到毫不费力。由此可见,抓住生活环境的特点,及时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积累,提高了作文水平。

三、融入课外阅读,拓展习作空间

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灵活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拓展写作空间。所谓厚积薄发,课外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习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因此,为写作做准备,是课外阅读的重要目标。同时,写作可以把阅读所得加以表达、强化,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得其方,写作的能力也随之而增长。”

课外阅读与写作如何巧妙相融呢?在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了利用“阅读补白”来促进写作的有效办法。书画中常有“留白”,留下读者想象的空间,留下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阅读中也有留白,即读者与文本之间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空间。在对文本留白的探索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如在全班学生阅读黄蓓佳的《漂来的狗儿》时,有许多地方学生意犹未尽,这就是一段段精彩的“留白”。探索“留白”,可以生成精彩的构思、精美的文笔。于是,在许多值得学生思索和表达的地方,教师坚持让学生进行片段练习。一段时间下来,有不少孩子的表达渐渐有了书中作者的语言风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光靠有限的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需要细心地去经营、打理,这样阅读才能成为写作的得力助手,成为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除了上述路径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习作乐趣。孩子们有着五彩斑斓的童年,一次次活动丰富着他们的经历。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组织,以活动为契机,指导学生描绘活动场面,关注活动人物,体验活动带来的习作乐趣。

周 慧   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猜你喜欢
实践体验
注重品德体验 增强内化动力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打造深度思考的初中历史课堂探析
学生唱主角 体验做中学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习作课的预习准备活动
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论数学师范生MPCK发展的三个阶段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验模式探析
教学设计要注重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