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北朝科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是由山西大同大学李海教授撰写书稿、内蒙古师范大学段海龙教授整理、修订的一部中国科技史著作。书籍的编写始于2010年前后,李海教授发愿撰写“一部北朝科技史的书”,经过师生两代人近10年的先后努力,终于面世。令人唏嘘的是,李海教授已于2017年6月去世,未及见到著作出版。斯人已去,著作长存。古今中外学术史上,不乏这样的憾事,所幸学术薪火相传,代代不绝。正如关增建教授在该书序中所言“斯稿犹存,李海教授思想犹在,我们仍能通过他的著作,领悟他的所思所想,为他的学术成果,仍在泽被后世而欣慰”。诚然,面纸如晤,我们可向作者请教、讨论,增益学问。
《北朝科技史》是一部断代史和区域史著作,论述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5个朝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出成就和杰出人物。中国历史在秦汉大一统以后,进入长达400年的战乱和政权割据时代。东汉末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的统一之后,战乱又起,晋室南迁,经历五胡十六国的纷乱局面。拓跋鲜卑建立北魏逐步统一北方,与南朝并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自386年北魏建立到581年隋朝建立,589年统一南朝,中国历史再次进入大一统的隋唐时代。历史著作中,将秦汉和隋唐之间的这段历史,一般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仍,但同时民族大融合,思想解放,交流频繁,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以往的大多数历史著作,对这一时期的笼统处理,不详细区分朝代,并不能清晰地展现其间的历史继承与演进。南朝主体继承魏晋以来的传统,而北朝是鲜卑入主中原后,兼容并蓄,形成新的国家治理格局,既有对汉以来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对多方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是开启后来隋唐格局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开展以北朝为主体的研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就科学技术史而言,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科学技术在秦汉形成基本体系后的充实和提高时期。北朝近两百年历史中,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突破,发展了原有的中原科技,又吸收融合佛学为代表的域外文化,在天文学、算学、农学、医学、地理、建筑以及机械技术、传统工艺、食品加工技术等方面涌现了大量人才,产生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如北魏开启度量衡“大小制”并存制度、北齐张子信的天文观测三大发现、北魏至东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北齐綦毋怀文的灌钢法等一批成果,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标志性成就。《北朝科技史》一书对这一时期近两百年科技发展的梳理,不仅丰富了中国科技通史中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而且为进一步探究北朝与南朝科技发展区域和分科不平衡性,并为深入分析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历史条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通过断代史的系统梳理,有助于总结科技发展特点、规律以及经验和教训。
撰写一部以科技为题材的断代史著作,如何选择体例,安排内容,是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中国传统史书的修撰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历朝修断代史书多沿用纪传体,以人物为纲,记叙史实,间有专题史,如天文志、乐律志、河渠书、灾异志等。近代以来,西学分科传入中国,不仅以分科编写史书,如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编写中国通史时也多以朝代为经、以各朝分科史为纬。就卢嘉锡任总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各卷而言,《数学卷》《天文卷》《农学卷》《度量衡卷》《地学卷》《生物卷》《医学卷》等基本以学科发展的时间序列编撰,其他各卷如《物理卷》《机械卷》等以学科本身的现代分科体系编撰。这些工作都属于史学工作中的著史,另有考史、论史等著作。随着科学技术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各专题的研究逐步深入,涌现一批研究专著,多是专题史的考论之作。
此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2]基本以朝代为纲、分设各科论述,北朝科技史纳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之中,未做进一步区分。《北朝科技史》一书则基本沿用《通史卷》中的断代体例,而分科更细、更符合北朝科技发展特点,内容也更细致、集中。当然,如前所述,《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数学卷》《天文卷》《农学卷》《度量衡卷》《地学卷》《生物卷》《医学卷》等卷,也分章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分科之故,对北朝科技的一些主题,探讨也很深入。因此,以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脉络、规律、特点而言,有《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以各分科论述的深入程度而言,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相关各卷。而《北朝科技史》作为一部断代史,侧重于描述北朝科技发展的体系性,比较完整的呈现北朝时期各科发展的整体面貌,而对一些专题的论述删繁就简。这也是该书的特点之一,属于修史,而非专为考史、论史。前人在评述历史学家时,称或精于细处考证、或擅长节取要点综论,擅长考史者未必能著史,也是考虑到史学各有门径,非必一概而论。《北朝科技史》从体例而言,和我国科技史的一些早期著作相似,不辟蹊径,不以新理论、新史观代入尝试去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结论,而以史实为基础,梳理北朝科技发展的基本面貌。因此,这样的著作,更能为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科技等提供较全面的基本信息。就何堂坤、何绍庚所著《中国魏晋南北朝科技史》而言,书籍收入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的《中国全史》之中,基本体例也是分述各科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有助于“将目光投射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整体表现上,以大文化的观点来思考历史文化现象,从而探寻其特点与规律”“对中国史的描述,既体现树木,又展现森林,并突出中国历史的文化品位”。[3](百卷本《中国全史》总序)《北朝科技史》同样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通史,了解中国通史有裨益。
具体而言,《北朝科技史》采取总分的结构,在“前言”中综述北朝科技的特点,继而根据北朝时期科技取得重要成就的领域设立章节,依次按照度量衡、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建筑、手工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9个方面展开。在章节中,主要论述之前的发展史、当时的科技管理,主要人物,著作,成就。这样的布局,能够清晰明了地展现各科整体面貌,可读性强。各章前面的溯源部分,是该书的重要特点,断代史并非真断,“知其来处方知其往”,也更好地阐释了北朝科技“传承与发展”的特征,也体现了著者在撰写断代史时,胸中时时存着通史的观念。因此,才能做到删繁就简,整体明了。此外,对当时科技管理的陈述,对进一步探讨科技与政治等的关系做了铺垫。对人物、著作、成就的论述,有助于科技教育、科普功能的发挥,便于讲好“中国故事”。
总之,《北朝科技史》侧重于体系性、描述性,简略得当,便于北朝史研究者参考,能够系统了解北朝的科技发展。该书如果能够在上述9个领域的论述之后,进一步探讨北朝科技与南朝科技的交流及其区别,以及与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的关系,则更能满足北朝史研究者的兴趣。当然,我们不能对此苛求,毕竟北朝史的研究尚属薄弱,探讨科技之外的相关环节,即便作出一家之言,也很难经受时间考验。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条件的探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历来是见仁见智、难以客观,作这样的总结也许违背了著者修史的初衷。
《北朝科技史》一书的著者前后相继,撰修近10年,整理成43万余字的著作。读其书,知其人。李海教授在一个尚未有科技史学科建制的单位,在物理学教学研究之余从事科技史研究,退休之后,更对北朝科技兴趣浓厚,立志“写一部北朝科技史的书”,弥补现有的北朝科技史相关著作中很少提及北朝的缺憾。[4]也许是著者几十年间在北魏故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浸染之故,亲履北朝寺窟、都城遗迹,熟读《魏书》《北史》《北齐书》《周书》等史籍,在钻研前代文献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考察研究,以科技史学者的修养自发撰修一部北朝科技的信史。
《北朝科技史》与时下很多书籍的编写不同,不是将所参考文献的内容编入书中,而是熟读深思,详加考量,参以计算、调查、研究,融会贯通之后,付诸笔端。以北朝度量衡内容为例,历代史书以及现当代的著作,对北朝的度量衡虽有记载、论述和考证研究,但未曾对人物、北朝各代度量衡单位演变详细梳理,该书依次论述了北魏立国初期的尺度、日常用尺、律尺以及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日常用尺、律尺,总结了在我国古代度量衡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北朝度量衡的特点,指出我国古代度量衡大小制的使用,并非自隋代结合北朝大制、南朝小制而开始,“北朝的度量衡大制和‘古制’,经过隋朝的发展,到唐代法制化,形成唐代的度量衡大小制”。[1](P54)同时,经过计算,指出古代度量衡相关三史之一的《隋书·律历志》中,李淳风计算“后周铁尺”不够精确。此外,书中北朝度量衡考证的结果贯穿全书,与都城建筑等的考察相互参证。李海教授此前长期关注北朝度量衡,并发表《北魏尺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对度量衡的改革及其影响》等文章,对北朝度量衡史熟稔于胸。因此,《北朝科技史》虽然是修史,但并非没有考史的内容。
《北朝科技史》论断谨慎,博采众家之说,不作妄断。例如,在讲述北朝数学时,对《孙子算经》的成书年代,引述众家观点,分述先秦成书说、汉魏成书说、西晋成书说、南北朝成书说。然后综述道“先秦成书说,确不成立;汉魏之说失之笼统,且刘徽是否注释过《孙子算经》史无凭证;西晋和南北朝之说均有其立论的依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围棋在两晋时有从17道变为19道交叉使用的过渡时期,但书中言19而不取17,说明19道围棋已基本取代了17道,其时当为晋末。因此,在无进一步的证据之前,定《孙子算经》成书于晋末与南北朝之初是较为合理的。”[1](P106)在论述《张丘建算经》时,对其成书年代,同样分述各家的不同观点,最后论定“无论哪种观点均认可《张丘建算经》是北魏时期的著作”。[1](P119)作者这种写法,颇能客观、中肯的阐述相关学术观点。当然,有个别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澄清,比如对《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的生平,该书依据《齐民要术》题署“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撰”,判断贾思勰曾任北魏青州高阳郡(山东临淄一带)太守。[1](P157)而此前的著作指出贾思勰当过高阳县令,但北魏的行政区中有两个高阳郡:一个属于瀛州所领,郡治在今河北省高阳县境内;另一个属于青州所领,郡治在今山东桓台县东。贾思勰任职的是哪个高阳郡,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梁家勉根据《齐民要术》内容判断,贾思勰任职地当在今河北省高阳县境内。[5](P221)
《北朝科技史》作为一部史书,在资料的选择和内容呈现上,有诸多可取之处。首先,作者能够完整地引述必要的古代史书内容,便于读者从史书文字入手,了解古人的记述和评价。其次,依次阐述相关研究文献中的观点,向读者完整呈现历来的研究进展。再次,该书篇章的安排虽然没有结语部分,但在各小节论述中,一般采用“总-分-总”的方式,便于读者掌握北朝科技发展的相关信息。另外,该书图表的使用也恰到好处,引用了拓片、书影、板图、几何图形、演算步骤图、称漏示意图、墓志、城郭平面示意图、考古实测图、复原透视图以及建筑遗迹和遗存器物的实拍图等,也列表统计了北朝的度量衡以及历法的编修使用等情况。因此,该书文字平易,图表明晰,信息丰富,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综上所述,《北朝科技史》上追古代史学断代史传统,效法近代分科史和科学技术通史写法,删繁就简,直观明了地呈现北朝时期的科技发展整体面貌和清晰脉络。著者实事求是,不做过多引申,不求一家之言,力争编修一部北朝科技信史。该书以其基础性、体系性的优势,能够为科技教育、科普提供直接的素材和案例,为北朝史研究、中国科技通史等研究提供参考。相信该书这种不求新奇、简洁明了、踏实谨严的写作风格,能够为后学撰修中国古代科技断代史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