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的实施策略

2021-11-24 01:43陈林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教育

陈林

摘要: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阶段,如何平稳完成两个教育过程的过渡,不光是幼儿个人需直面的重大转折,也是幼儿教师应着重规划的衔接工作。在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中,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较大转变,而幼儿自我控制意识与能力皆比较差,可见教师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此,本文从幼儿教师的角度探讨了幼小衔接工作的相关实施策略,希望能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提供建议。

关键词:幼小衔接;事实策略;幼儿教育

一、引言

相较于幼儿园阶段,在小学阶段,孩子需面临学习方式、课堂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性。如果不在幼儿教育环节使幼儿做好一定的认知和能力上的准备工作,面对全然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幼儿难免会对小学生活出现不适应、排斥甚至畏惧情绪,这不光会影响小学学习进程的推进,也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幼儿教师需在幼儿教育后期将幼小衔接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幼儿知识、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提升,使幼儿能够在过渡阶段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当下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下一些幼儿园本身在教学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小学化”倾向明显,具体表现为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对幼儿进行书写拼音、算术等小学内容的教学。在幼小衔接方面,更是片面地将衔接的重点置于知识培养层面,忽视了对幼儿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好奇心、生活自理能力、注意力水平、安全防护意识等基本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使得部分幼儿升入小学之后,更难独自应对外部环境的诸多变化。我国在2012年专门颁布了应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要求了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然而部分幼儿园对文件精神践行不到位,加之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使得幼儿教育逐渐偏离科学方向,幼小衔接工作也难以满足幼儿初入小学环境的实际需求。

三、优化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学习习惯,助力知识衔接

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幼儿才开始正式接触系统、正规的学科知识教育。因此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以知识性教学为辅,以幼儿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主。这样才能确保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能够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能够更加适应课堂集中精力于知识学习的模式,提升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指南》中也明确要求,幼儿教育要避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要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这些因素将会在幼儿步入小学阶段之后转化为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关键性因素[1]。在学习态度与习惯的培养方面,具体而言,教师要要求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并能通过教学情境和外部环境因素来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幼儿阶段的教育多以游戏和主题活动为主,以一般的构建游戏为例,教师可以让幼儿以“恐龙乐园”为主题,用积木、积塑等搭建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和结构。这种构建类游戏的意义不光在于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度,而且能够凭借幼儿对方形、圆形、半圆形、圆柱体等不同形状结构的积木单元,以及平铺、架高、排列、重复、围合、架空等不同建构技能的把握,锻炼幼儿的认知能力、数量分析和空间能力,进而为其进入小学阶段后进行系统性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二)加强自我管理,注重能力衔接

对比幼儿园生活,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都是相对独立的状态,对幼儿个人的基本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教师要切实做好能力衔接教育,提升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比如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物品管理能力、安全防护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多元的主题活动。在活动开展中,教师要赋予幼儿一定的自主性,使得幼儿能够结合任务和情境来自己思考应该如何做,辅之以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小学阶段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学习管理而非生活管理,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不能再对幼儿的生活进行面面俱到、大包大揽式的管理。

比如教师可以以“我会自己整理书包”为主题设计活动,将幼儿日常上学所需的书包、文具、书本、水杯等物品摆放在桌子上,锻炼幼儿学习自己整理书包。对于自主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师可以列好一份清单,列明整理的顺序,比如先放书本、再放文具、再放水杯等,最后一定要拉好书包拉链。让幼儿可以按照清单来练习,熟练之后就可以去掉清单等。也可以在每次游戏结束之后,让幼儿自己收拾整理游戏道具,将道具摆放至专门的存放区,增强幼儿的物品管理意识等。

(三)培养行为规范,强化行为衔接

幼儿园的生活相对自由,幼儿所受到的管理和约束也更少。而迈入小学之后,幼儿则需面临许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守则,而幼儿的自主控制意识和能力又比较差,因此初期可能很难适应小学的管理环境[2]。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抓好对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结合不同的学习和生活场景来教会幼儿在不同场合下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文明守则,这些内容即便是在小学阶段也是共通的,因此有助于幼儿在小学环境中予以迁移应用,提升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乘坐公交车”的游戏,鼓励幼儿联系自己乘坐公交车的经验来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扮演。例如有的扮演“司机”,有的扮演“老人”乘客,有的扮演“上班族”等,大家依照自己的人物角色进行情境演绎。比如“司机”除了要开车,还要监督其他“乘客”自觉买票,帮“乘客”找位置等;当“老人”上车时,其他“乘客”让座;当不小心撞到其他“乘客”时,要礼貌致歉等等。通过还原生活场景来教导幼儿遵循文明行为规范,乐于助人等。此外,在日常幼儿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向幼儿渗透尊重老师、团结同学、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不乱丢垃圾等基本的行为规范。

四、结束语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師除了要扎实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之外,也要加强同幼儿家长之间的联动,家校互动来共同促进幼儿在知识、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提升,使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与变化。

参考文献:

[1]邓友萍.浅谈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青年,2021(18):89-90.

[2]胡海宁.实施教研策略 助力幼小衔接[J].山东教育,2020(18):26.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幼儿教育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