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帼志
摘要: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提出,它强调培养具备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未来公民。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各学科教师以教学实践为依托,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修养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1.1 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良好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师课堂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在课堂主体明确的情况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有三种基本特征:第一就是教学氛围民主活跃、和谐平等;第二就是此种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明确适当;第三则是能够在教师主导性的充分发挥下,具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以教学内容、学生需要等为依据,并在同时对相关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和牢记,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促进其获得学科知识,才能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才能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时,为其全面和健康的成长发展提供保障。
1.2 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核心素养标准下,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在原先的培养目标上,通过对课程根本性质的坚持和秉承,进一步确定学生的培养导向,如此方能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下,实现对其知识能力、素质修养的全面提升。在初中阶段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就是为了初中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相关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在这样良好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影响下,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具备文化修养、遵守纪律、能够积极健康成长的合格公民。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
2.1 小组学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其中,合作学习模式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动力,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间的协作,就具体的课程教学问题展开讨论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在合作当中学习知识内容。课前让学生分组预习学习内容,围绕课程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在实践探究中发挥小组成员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素质。
例如,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述“友谊的天空”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通过分组预习教材当中的内容,把小组成员负责的内容加以整合,形成最终的学习效果,学生间相互协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运用小组教学方法时要注重对学生合理分组,让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发挥出来。
2.2 通过生活化素材的利用,融合法治案例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都会采用单方面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讲解,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讲解过于枯燥无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对其产生任何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存在着许多的理论知识,而其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其实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立足点,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为结合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挖掘。
以“遵守规则”一节为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小猪佩奇”这一动画形象创设了教学情境。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猪佩奇一天的经历,可以感受到规则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遵守规则,否则将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带来不便;通过小猪佩奇和妈妈的争执,可以感受到在遵守规则时,不仅要实现他律,还要做到自律。只有人人都遵守规则,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和谐。由此可以看出,在教学情境中,无须教师过多指导,学生便可以发挥主觀能动性,并透过场景中的现象感知到“规则”,自主地树立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
2.3 活用评价,培养核心素养
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现法治意识、道德情感、心理健康等内容,驱动学生实现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教师要切实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立足学科特点,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在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受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笔者以德、智、体、美、劳为要点,设计、应用教学评价。具体而言,在课堂上,笔者采用课堂练习的方式,先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从知识层面上继续给予学生点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同时,笔者立足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从德育、美育等方面给予学生评价。
例如,引导学生反思课堂所学,阐述学习所得,据此把握学生的道德认知情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点拨。在发现学生的进步后,笔者用赏识的方式,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学生获得满足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施教学评价时,笔者还善于放权,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驱动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使他们在多元评价的作用下,发现自身不足,并进行弥补,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在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进行贯彻和落实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如此方能在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中,强化其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才能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庆妹.培养思辨能力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法宝——从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谈起[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51-52.
[2]高满堂.注重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浅议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新课程,2021(39):48.
[3]王宇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1(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