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敬业、团队、创新等企业精神,是企业成功的法宝,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重要的育人价值。文章从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案例几方面,对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企业文化;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6-0010-03
当前,部分高职毕业生对企业文化不了解,就业之前选择就业单位比较盲目,就业之后较难适应企业的管理,对企业难以形成归属感。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把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看作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分开进行,而高职院校课时有限,搞“两张皮”,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好。因此,多维度、全面系统地探索企业文化融合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有助于更新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拓宽两者的内容,提高教育成效,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企业愿景、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通过多载体、多途径让高职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等。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指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使大学生接受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教育。实际上,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两者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上有很多共性。所以,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必要引入企业文化,更早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且将企业文化作为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黏合剂融入两者的教育过程中,更贴合现实需要,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这就表明坚持德育为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探讨立德树人背景下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所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强调敬业、团队、创新、诚信、爱国等精神,这些企业精神是企业成功的法宝,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重要的育人价值,尤其有助于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助于在校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及敢为人先的“双创”精神。
三、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挖掘三者的相通之处,充分发挥优秀企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功能。这种“融入”,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各个模块之中镶嵌了企业文化元素。
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改革与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艰巨的任务。要推动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就需要着力以多路径灌输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要素,把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贯穿到学生管理、学校建设、课程教学的始终,进行整体谋划。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探索立德树人背景下企业文化如何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企业文化与学生管理同向发力、与校园文化同步前行、与“企业文化赏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同频共振。
企业文化与学生管理同向发力:注重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的管理特色,特别是管理过程突出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的管理特色,特别是管理过程追求高效率和高效益。很明显,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机构,在管理上是有一定差异的。学生毕业后要想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就需要其在校期间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用人标准、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等有所了解,有所体验。因此,高职院校可结合校企合作企业的管理特色,从外部监督管理制度和学生个体自律公约等方面创新学校特色管理模式,让企业文化、企业人才标准等融入学校教学管理中,通过结合企业管理特色的日常管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比如,高职院校可推行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让学生到企业接受锻炼的“现代学徒制”等。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同步前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企业的竞争、效率、质量、服务、纪律等思想理念,体验现代企业管理及运行方式、工作流程,实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素质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校企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色,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融入的角度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比如,高职院校可定期开展企业员工与专业学生参与的校级技能大赛、企业专业实训周等活动。
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赏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同频共振:高职院校开设“企业文化赏析”类課程,能让学生对不同企业的管理文化有所了解。在不同企业文化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和创新创业元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爱国、敬业、诚信、创新等优秀品质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还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融入企业文化课程教学中。
四、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案例
依靠技术创新和品质升级,中国品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中国热”,越来越多优秀企业的产品成为中国的“品牌符号”。中国品牌创国际名牌之路,无不体现了中国制造创新开拓、锐意进取的精神,注重自主研发、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远见卓识。众所周知,华为就是民族企业的“一面旗帜”,“华为精神”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优质素材。
课程内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课程思政: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教育、诚信教育。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
教学设计如下:
Step 1:引入话题,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据报道,2020年全年在全球范围内卖得最好的手机品牌依次是三星、苹果、华为、小米和OPPO。小组讨论:这5个品牌各自具备的优势是什么?这些优势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接着,进一步探讨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猜猜在非洲市场,销量最好的手机品牌是哪个?这一品牌具有哪些核心竞争力?(2)这个案例对大学生创业有什么启示?
教学意图:智能手机日益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大学生对于手机有丰富的使用体验,用手机作为引入话题,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掌握枯燥、抽象的概念和定义。
Step 2:小组讨论完成表格,了解“中兴事件”,分享感悟。
(1)事件过程。2012年:美国商务部调查认为中兴违反了美国向伊朗、朝鲜出口通信设备的禁令。2017年3月:达成和解,中兴支付11.9亿美元罚金,开除4名高管和35名相关工作人员。2018年4月:因中兴没有开除35名涉事员工,美国商务部激活“全面禁止美国产品出售给中兴禁令”。2018年5月:中兴通讯公告称,受拒绝令影响,本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2018年5月13日:特朗普称将恢复中兴业务。2018年7月2日:美国暂时、部分解除对中兴的出口禁售令。2018年7月12日:美国商务部与中兴达成协议:取消制裁。2018年7月1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拒绝令解除,中兴再次缴纳10亿美元罚金,并改组董事会。
(2)事件感悟。1)中兴作为全球第四大通讯运营商、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美国的制裁时,企业经营活动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中兴事件对中国企业有什么镜鉴意义?
教学意图:通过上述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企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尽快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理念。
Step 3:小组了解、讨论“华为事件”,分享感悟。同上,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事件经过。涉及“孟晚舟”“实体名单”“台积电”等几个关键词时,学生需逐步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孟晚舟为什么被捕?汇丰银行在中间扮演了什么角色?(诚信教育)
问题2:法国阿尔斯通案、日本东芝受美国打压的案例给孟晚舟被捕案带来什么样的启发?美国为什么要打压华为?(爱国主义教育)
问题3:有哪些中国企业和机构也被美国先后列入管制“实体名单”?这些企业、机构具有哪些共性?(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问题4:台积电与荷兰ASML有什么关联?它们的生產和经营为什么会受到美国控制?(自主研发创新、核心竞争力思考)
问题5:华为以及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自主研发创新、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问题6:中美贸易战期间,任正非说过:“如果一些穷苦人民为华为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我无法接受。”“当我们面临要侵犯客户利益的时候,宁可关闭公司也不会被利益所驱使,而去做不应该做的事。”“如果美国减轻对华为制裁需要中国在贸易摩擦中让步,那么宁可不要美国放宽制裁。”这些话体现了华为企业文化中的哪些核心价值观?(爱国、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问题7:最后复盘“中兴事件”“华为事件”,让学生回答综合性问题,“中兴事件”“华为事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学意图: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领会到一种经济现象的背后往往有一种文化力的作用——华为能镇定自如面对美国的全面打压,源于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源于伟大祖国对民族企业的强有力支持。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发扬“华为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Step 4: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各小组调研与本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探寻该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将调研结果在全班进行分享。“企业核心竞争力调研报告”要写明企业名称、企业规模、企业经营范围、品牌产品、同业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企业文化及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以及企业发展建议。
教学意图: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加深学生对校企合作企业的了解,尤其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前景等。同时,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信息搜索、调研分析、团队协作、公众演讲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是他们在今后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应该具备的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赏析”课程思政三个研究视角,多维度、全面系统地探索企业文化融合高职学生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益探索,也是拓宽高职院校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式和教育路径的有益探索。解析、提炼、建设企业文化,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有助于教师提高教育成效,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芮明珠.论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
[2]张红.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3]芦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20.
[4]程倍倍.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职教通讯,2019(15).
[5]屈海龙.高职院校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8.
[6]李红.“双创”背景下应用技术型大学生企业文化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6(02).
[7]张东.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中企业文化育人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3).
[8]王纪安.新时代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育人的科学化水平提升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
[9]谢军,颜晶晶.加強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into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ang Min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Changsha 410004, China)
Abstract: Professionalism, teamwork, innovation and other enterprise spirit are the magic weapon of enterprise success, which contains rich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important educational valu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corporate culture into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corporate culture into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ways of integrating corporate culture into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cases of integrating corporate culture into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into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rporate culture;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