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在神经系统解剖教学中的初步探索*

2021-11-24 04:29刘冬播陈传好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解剖学医学教育医学生

刘冬播,石 彦,陈传好

(1.蚌埠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安徽蚌埠 233030;2.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近几十年来,在医学教育领域经历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和创新,从问题导向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基于案例式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到翻转课堂、慕课等医学教育模式的尝试和实践,其目的都是为了完成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培养医学生独立探索和发现知识的终身学习能力,提高未来临床工作的胜任力[1-2]。这些教育改革的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凸显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困惑和问题。PBL教学法的出现有其必然的时代背景和条件,其核心理念主要集中在提供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机会和空间,这种强调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教育模式已经在许多医学院校中开展和推广,而对教育资源和教师数量的高需求是其目前存在的“短板”[3];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对传统课堂教学流程和形式进行颠覆性改变的教育模式,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教师主动放权,学生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学生自我管理感和参与感增强,但对教师信息化素养要求较高,另外,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4]。不管何种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形式的变革,最终都是为了抓住医学教育的“初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自我控制者,回归医学教育的本质。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医学教育改革中具有挑战性的课程。《系统解剖学》常被认为是一门内容繁多、枯燥的课程,医学院校大多采取理论结合实验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阐述教材中有关组织和器官的基本构造与结构特点,学生通过被动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来记忆解剖知识要点,实验教学中主要采用学生自由观察与教师示范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重复性地复述和回顾,学生只能根据书本上的知识点对模型和标本进行初级地观察和简单地辨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感和主动性不强,对知识点掌握和临床运用较为表面化和片面化[5]。随着现代医学教学理念和有效教学策略在医学院校的不断普及和推广,解剖学的教学也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对于解剖学教育家来说,探索具有创新性、刺激性、参与性、多模态性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6]。为了积极应对解剖学现代教育中出现的新挑战,我们在神经系统章节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该策略把创造性思维贯穿运用到学生解剖知识的获取和运用过程中,鼓励学生使用模型制作、互动演示等创造性活动阐述知识点,目的是将解剖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传授方式转移到以学生为主的自主知识建构上来,探索其是否在学生学习记忆,以及在临床环境中正确应用解剖学知识中起一定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我校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中选取90人,随机分为两个行政班级(对照班和教改班),每班45人。两班学生入校成绩、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班男22人、女23人,年龄为(19.2±1.6)岁,教改班男24人、女21人,年龄为(19.9±1.5)岁。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系统解剖学》(柏树令和应大君主编),神经系统学时数为30,分5周进行,每周理论课和实验课各3学时。

1.2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策略,依据神经系统章节的教学大纲,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制作和调整相应的PPT课件。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控教学节奏,通过课件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教授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实验课期间学生首先自主观察和辨识标本及模型,然后由教师集中进行演示和讲解。整个教学进度、讲授内容和相关知识点的考核方式与教改班保持一致。教改班:采用本研究设计和构建的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采用自制模型、演讲、歌唱、情景剧、绘画等形式来进行神经系统结构和器官的演示,整个过程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每周课程结束后由学生自主选择本周课程内容中某个或某些器官结构并汇总至学习委员处,学习委员统计各器官结构的选择率,针对出现选择某个器官结构的学生数量过高的情况,通过沟通协调和重新分配的方式引导其中一部分学生转而选择未被选中的或者选择率过低的器官结构,以扩大和保证演示过程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选择对象确定后,学生进一步决定采用的演示形式。自制模型形式不是让学生完成高仿真度的模型,而是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和运作过程,利用容易获得的材料,通过自己对知识的重新架构和创造,制作出能够体现解剖知识基本构造和原理的甚至是有趣的简化的模型;演讲形式表现为创作出以某器官结构或神经回路等为主题的演讲稿并在其他同学面前进行演讲,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解剖知识、该领域里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新进展以及有趣的科学小故事、小品文等;歌唱形式是将神经系统的某些器官或某个器官上的结构创作编排成歌词或顺口溜,通过某首熟悉的旋律表达出来;情景剧要展现某个场景下某件事情的发生和进展,事件要与神经系统内容相关,可以是围绕着某器官衍生出的相关临床案例,如对某个病人的接诊过程;采用如素描、水彩等绘画方式记录器官结构并向大家介绍创作过程也是很好的展示方式,对于绘画内容要求不能简单地临摹原貌,同时要有自己独特的构思和见解。除此之外,对于其它表现方式并不限定。演示过程安排在每次实验课期间,对于某些形式如情景剧等参与的学生可以是两个人以上,教师制作分值量表并在此期间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量表涵盖了创造力、知识的关联性、表现力、知识展现的准确性和互动性5个方面,每个方面4分,共20分,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20.0 %。

1.3教学效果评估

1.3.1理论知识考察 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由教研室命题小组从“基本结构”、“运行机制”和“拓展训练”三个层面进行命题和组卷,统一时间对学生进行测试。基本结构考察的是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结构名称(占总分40.0 %),“运行机制”考察的是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的运行过程等(占总分30.0 %),“拓展训练”是基于前两项的知识内容呈递给学生有关外科手术的案例,解决相关的临床问题(占总分30.0 %),案例来源于本校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和脑外科等科室,并根据学生临床知识储备对内容和难度做适当调整。试卷总分100分,集中封闭式阅卷。

1.3.2实验操作考察 教学结束后统一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标本和模型辨识的检测。考试中每次两名学生进入相应实验室,每人随机抽取一张标签,上面有十个结构的名称(每张标签上的结构在考前由电脑随机生成),学生在标本和模型上进行寻找,准确辨识出一个结构记10分,共100分,监考教师记录每位同学成绩和所用时间,每位学生考试结束后即刻离开,不得与未考学生进行交流。

1.3.3学生反馈 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方式的自我体验和评价。问卷包含6个方面:专注力的保持、课堂学习兴趣、对神经系统的理解、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性思维培养。调查问卷由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编制,并由学校医学教育专家审阅。

2 结果

2.1两班学生理论知识考察成绩比较 理论知识考察两班学生在“基本结构”方面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改班在“运行机制”、“拓展训练”方面的得分以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班(P<0.01),见表1。

表1 两班学生理论知识考察成绩比较分)

2.2两班学生实验操作考察成绩比较 实验操作考察标本和模型的辨识检测中,教改班学生的成绩高于对照班(P<0.01),而辨识过程所用时间低于对照班(P<0.01),见表2。

表2 两班学生实验操作考察成绩比较

2.3两班学生线上问卷调查满意度比较 学生反馈线上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改班学生在专注力的保持、课堂学习兴趣、对神经系统的理解、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性思维培养6个体验层面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班(P<0.05),见表3。

表3 两班学生线上问卷调查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现代化的医学教育理念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参与者为中心进行转变。随着创新交互式的教学策略和技术的应用,出现了如PBL、CBL、翻转课堂等教学法的变革,这些研究已经表明,在医学教学中使用基于创新理念和信息化技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构建起积极的教学框架,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7]。近些年在解剖学的教学中也在逐渐尝试和融入这些新兴的方法和手段,它们使得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从枯燥乏味的情境中解脱出来,变得具有吸引力,极大地激发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些策略也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解剖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人体标本的缺乏等[8]。

同其它学习的方式和过程一样,解剖学的学习应该也是一种主动性的和探寻发现式的认知过程,需要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起独立自主的学习策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一定范围内无法完全激发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医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和学习无力感的境地[9]。所以,这就需要在解剖学教学中建立起一种发现式的、有意义的学习方法,医学生在教师适当程度地引导下,利用自身的潜力和智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剖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神经系统作为《系统解剖学》最后部分的章节,内容繁杂,牵涉到的神经运行机制较难理解和掌握,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我们在此章节的教学中,逐步构建出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为每位医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采用自制模型、演讲等形式对神经系统章节牵涉到的知识点进行重构和演绎。通过这种策略,医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机械式逐渐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有益于医学生对解剖知识的掌握和融会贯通。本研究通过三个角度对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理论知识考察环节中,教改班学生在“运行机制”、“拓展训练”方面的得分以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班,表明通过该策略的教学过程,医学生对神经系统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提高了对临床外科病例诊断和治疗的敏感度,初步建立起临床外科手术思维;实验操作考察环节中,教改班学生对标本和模型辨识的成绩高于对照班,而辨识过程所用时间低于对照班,表明该策略提高了医学生对神经系统基本结构的观察力和认识力;学生反馈环节中,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发现,教改班学生在专注力的保持、课堂学习兴趣、对神经系统的理解、自主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性思维培养6个体验层面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班,说明在解剖教学中,运用积极有趣的创造性思维策略,给医学生提供了一种更佳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其对解剖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学习激情,增强了学习的自我把控力和主导力。

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充分体现出医学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的主旨,尊重医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出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医学生通过精心的自我设计和积极的参与不断培养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方面,比如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评价系统,如何针对医学生的不同性格和心理特质制定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创造性思维参与形式。通过对医学生学习效果的对比和评估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系统解剖学》的教学中采用该策略可以帮助医学生利用自己的创造力、领悟力和好奇心克服在学习解剖学知识中遇到的困难,具有一定积极有益的作用。

猜你喜欢
解剖学医学教育医学生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