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建设分析

2021-11-24 13:16
现代交际 2021年2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道德素质道德教育

孟 悦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开始从对物质的不断追求转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公民道德建设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产生了新期待、新要求。因此,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

2001年,党中央第一次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民道德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9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这是在新时代,党和国家根据以往公民道德建设的经验,提出新的纲领性文件。《新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对我国公民道德体系的建设起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地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一、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的认识

1.公民道德的内涵

公民道德是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着力点。简言之,公民道德就是指,作为公民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公民道德是公民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的道德,既是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体现,又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共同基础。

2.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从字面上来看是对公民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公民道德教育不仅能够影响公民的思想意识,同样也能影响公民的行为方式。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一个国家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培养主体范围很广,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也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一是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如今,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形式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双向互动,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和效果。大学生处于校园学习阶段,还没有真正接触社会,只是接受理论知识,并没有应用到相对的实践活动上,很难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二是高校教师道德理论基础不够深厚。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在传授相应专业课知识时,把道德理论贯穿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目前,高校教师注重学生的专业课教育,缺乏以德施教、以德育教的行为。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我国提出了《新纲要》,表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意识在不断向前发展,但现阶段公民的道德行为却没有完全匹配上公民的道德意识。大学生虽然在学校中接受着相应的道德教育,但还是存在一些群体道德失范问题,例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大学生没有明确地把公德和私德区分开来,缺乏社会公德的行为也大量存在,例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损害他人利益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3.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错综复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和现象。社会不良环境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影响,必须引起学校的重视。学校是大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一个教育场所,一定要在学生迈入社会之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1.高校教育不足

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不论是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还是道德教育的形式上,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当前高校的教育情况来看,首先,大部分高校重视学生的智育、成绩,忽视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缺乏相应的道德实践活动。学校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理论灌输,要帮助大学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道德资源。一些学校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充分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最后,由于一些高校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未能引起大学生的重视。大学生对违反社会公德造成的影响认识不足,还是会存在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高校是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高校教育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2.大学生认知不足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主流道德意识是良好的,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摆脱了高中应试教育的束缚,一时间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在没有良好教育的引导下,容易产生社会公德的认知偏差。特别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如在宿舍违规使用电器、饭堂插队、浪费粮食、网络意识较差等行为。虽说这只是部分大学生的行为,不能以偏概全,但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还是不可或缺的。

3.家庭教育影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自古以来,家庭都是教育的起点,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偏向孩子的智力教育,对孩子的道德教育缺乏关注。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程度不断加深,缺乏对孩子正确的德育引导,长此以往会让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严重等问题。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的思想、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

4.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国外的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带来的功利主义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其逐渐功利化。同时,社会公德制度不完善,也限制着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网络日益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很多缺乏约束力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从而产生一些道德失范现象。

四、新时代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对策

1.落实高校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高校是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必须不断落实高校公民道德教育。高校教育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些理论课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还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会使课堂枯燥无味,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教师要调整教学形式,改变教学方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道德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一是课上采取师生双向互动模式,不能只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尽量鼓励、引导让学生发言,教师对其回答进行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可以采取小组研讨,鼓励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教学,在互相交流中不断提升学生自身道德修养。

加强高校公民道德教育,要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教职工的道德水平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教师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语、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教师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应的道德知识教育,把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结合起来。最后,高校应该给大学生提供相应的道德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大学生把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以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

家庭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起点。现代家庭社会中,父母不仅是学生的监护人,也是学生的老师。因此,父母需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作为家长,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爱祖国、爱社会、严于律己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要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孩子的心灵,做到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提高,用良好的家教家风涵育大学生的道德品行。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环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落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环境的改善,需要党政机关、城市社区、乡村基层组织落实公民道德教育。党政机关及时落实国家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城市社区和乡村基层组织大力宣传有关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运用多种传播手段、方式,宣传相关道德理论知识和基本道德礼仪,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发挥教育阵地的道德教育作用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高校的课堂理论,同时要发挥各类教育阵地的道德教育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我国红色旅游文化基地,切身体会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学习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教育基地的社会实践学习,可以把爱国主义精神深化到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作用,把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网络之中,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共同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

5.落实道德实践活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只重视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还要将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大学生在校园中接受教师传授的道德理论知识,在家庭中受到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缺乏的是参加相应的道德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因此,需要以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利用大学校园中的各种团体组织,组织大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政府、社区也可以举办相关道德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实践理论知识,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至关重要,《新纲要》要求高校要抓好重点群体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重要力量,需要重点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积极办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发挥各类教育阵地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落实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道德素质道德教育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立标·定向·示法:习近平公民道德观的三重维度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巴州纤检所开展第十四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